浅析建筑电气技术管理 王秋实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6月下   作者:王秋实
[导读]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繁荣,房屋建筑施工项目以及规模不断增多和扩大,同时也推动了相关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电气技术即电气工程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到了工程的整体进度和质量,因此,加强对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黑龙江哈尔滨身份证号码:230804****08080935 王秋实     150080

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繁荣,房屋建筑施工项目以及规模不断增多和扩大,同时也推动了相关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电气技术即电气工程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到了工程的整体进度和质量,因此,加强对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就当前建筑电气技术管理中的重点问题以及具体措施进行探究分析,希望对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建筑电气技术在现代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服务功能,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建筑施工进行调整,在保证建筑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前提下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1.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管理的特点
        因为电气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总体性以及多样性的特点,所以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也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说:①电气施工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电气系统之中具有多种子系统。这些子系统间不但互相独立运行,而且存在着相互交叉、互相连接的关系,所以在工程施工的时候应该遵循不同的工程施工标准和施工流程。②电气施工的总体性表现为周期长、工序多等方面。电气工程施工会伴随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始终,而且其会晚于工程施工完成。还应该开展接地、埋管、试验以及测试等操作。所以应该对电气施工予以整体的规划。③现代建筑物通常把管线与线缆等埋到墙中,这不仅会影响施工的标准与监管,而且会使得返工以及返修的施工难度大大增加。
        2.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2.1配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配电设备自身的重量、型号等因素直接影响到配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例如,如果配电设备的重量相差很大,那么其安装的施工技术也不尽相同。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出现以下问题:①安装配电设备时,其的高度达不到要求,桥架不够坚固;②开孔要求与实际工程严重不符,不能与配电设备进行安装;③施工安装前,未对配电设备进行检查,导致配电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2.2管线的预留和预埋方面
        在进行管线的预埋预留之前,施工人员要熟练的掌握图纸内容,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进行管线施工,无论是管线的型号还是铺设形式、明确标高、抹灰层厚度还是装修使用的材料都要铭记于心,做到严格执行图纸设计的内容。若在混凝土构件中敷设暗敷管线,应最大程度沿着管线初始进入的方向进行铺设,保证管线与构件表面保持最大距离15mm。在对路径相同回路不同的绝缘电线进行处理时,可采取把他们铺设在一个管线槽中,但要做到保证他们能够同时被切断电源,保证线路安全。对于不同电压电路相互交错的情况进行处理时,需在配线盒中配置金属垫板,实行隔离原则。对铺设的管道进行施工切断时,必须保证切断口处光滑平整,并且要做封堵处理。
        2.3管线敷设施工技术所具有的问题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多种多样的管线敷设施工技术,应该联合实际的观察,合理选择与之相符合的管线敷设施工技术,但在实际施工中,具有以下不符规范的问题:首先,没有依据实际的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管线敷设,施工环境比较潮湿时,管线敷设没有采取相应的密封措施;其次,对于在混凝土中进行管线敷设时,没有选用直线的方式进行;再者预埋处理的管线,往往靠近建筑物外表面,不符规范;最后,未将工程现场管线敷设时的不确定因素及其影响加以考虑,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致使没有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
        2.4防雷接地技术
        在建筑电力工程中进行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避雷装置的稳定性。电力工程中常用的防雷接地装置一般由接闪器、引下线以及接地装置构成。


其中接闪器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受雷电导体提供保护作用,接闪器会高于建筑物本身,雷电通过接闪器直接导入大地。目前常用的接闪器有避雷针、避雷带以及避雷网。引下线是接闪器与大地之间的连接导体,目前常见的引下线由圆钢,扁钢或裸导线制成。接地装置指的是埋入到地下的接地极组,又叫导雷入地的散流极。进行防雷接地装置安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坚持自下而上原则,按照接地装置-引下线-接闪器的顺序进行安装。②明装接闪器以及引下线选择热浸镀锌材料。③明敷避雷带以及引下线保持平直。④保留至少两个接地电阻测定点并标识清晰。⑤定期抽检系统导通状况。
        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对策
        3.1施工准备阶段施工技术管理
        在施工之前的质量控制主要是以下两方面:其一是图纸会审,施工人员在施 工之前就要熟悉图纸,要和工程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设 计图纸中会影响施工质量与功能的问题进行处理。电气工程设计十分复杂,在设 计中需要由多个设计人员一起完成,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和 交流,在根本上提升电气施工质量;其二是做好技术交底与施工组织设计,这些都是工程施工的指导性工作,是整个建筑施工顺利完工的保障。电气施工管理人 员要依据工程情况编制施工组织文件,并且上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查。施工组织 设计的内容有电气工程概况、电气安装工程关键位置和施工方案等。同时还需要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质量和安全进行严格要求。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电气材料的 质量进行控制,要在施工之前做好材料的采购工作。建筑电气材料种类比较多,不同品牌的材料质量都不一样。若是购买了一些劣质的电气设备,则会直接影响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因此,在购买相关的材料和设备的时候,必须要由购买人员和经验丰富的施工技术人员一起,这样才能够对材料设备的技术指标、规格以及 型号等进行明确,保障购买的设备材料都符合建筑施工要求。在采购的时候还可以选用信誉比较好的单位和企业,这样也能够保障电气施工质量。
        3.2做好电气设备的安装工作
        应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装与使用的正确性,做好设防工作,在工程施工中,常常会忽视电气设备的安装施工工作,一些照明电路之中存在和负荷电流不适应的导线或者熔丝。部分铝排与 保险丝上下线盒装设地点的故障容量存在着不吻合的状况,或者操作电缆与动力电缆和热源相距较近,缺乏较为可靠的隔热措施,这些情况都可能会导致火灾情况的出现。所以,一定要根据有关安装规范、标准、要求以及说明书内容等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工作,切实保证电力设备在预定的环境之下正常开展工作。
        3.3做好建筑电气工程安全调试工作
        在建筑电气工程竣工以后,为了保证电气工程正常运行,施工单位要做好设备调试工作,对整个电气设备进行大范围的检查。首先,要做好通电亮灯工作,在进行实际调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逐项检查的设备性能,保证电气工程施工满足实际需要。对安全性能要求比较高的电气设备,要进行反复的调试,结合实际情况,密切各个环节的联系。在进行电气设备调试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认真分析系统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了满足实际设计的需要,需要重点做好设备安装质量和内在的质量,在经过实效调试以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满足建筑工程建设的需要。与土建工程施工不同,在进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需要做好现场调试工作,及时有效发现潜在的问题,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结束语:
        电气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之下,人们对电气施工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管理工作,遵循专业性、针对性和整体性原则,并且要在工程施工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主体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在完工之后做好竣工验收,以此对建筑电气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控制。
参考文献:
[1]杨欣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4):110.
[2]吴彦超.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5):139.
[3]邢春旺.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科技传播,2014,6(01):44+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