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对策 彭磊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6月上   作者:彭磊
[导读] 对于建筑地下防水工程而言,其主要作用是减轻地下水对建筑造成的危害。当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建筑工程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质量缺陷问题逐渐变得严重,这虣使得绝大部分髙层建筑的地下室会岀现漏水现象,从而不仅会降低高层建筑地下室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还会给髙层建筑整体的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北京路鹏达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彭磊   102202

摘要:对于建筑地下防水工程而言,其主要作用是减轻地下水对建筑造成的危害。当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建筑工程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质量缺陷问题逐渐变得严重,这虣使得绝大部分髙层建筑的地下室会岀现漏水现象,从而不仅会降低高层建筑地下室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还会给髙层建筑整体的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当下建筑程地下防水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岀了有效的措施以及先进的防水施工技术,旨在提高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质量,促进高层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质量;对策
        引言
        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为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空间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当下,大部分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和城市用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相关部门人员只有逐步开发地下空间,这样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大部分城市而言,其均存在较广阔的地下使用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满足城市人口使用土地的要求,还能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对于地下结构位置而言其存在较强的特殊性,经常会出现地下水、雨水滲漏的问题。如果经常出现下雨天气,那么还会产生地下工程被雨水淹盖等现象,从而就会给地下空间的利用带来不利影响。对于这些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相关人员没有对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建设进行良好的改进与管理。因此,建设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创新,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
        1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特点
        针对地下室防水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1、地下室建筑图纸数据过大,所以,针对地下室的工程常常会使用后浇带的方式来替换伸缩缝和沉降缝。在进行后浇带二次混凝土浇灌任务中,经常需要将后浇带与混凝土进行融合处理,但经常会出现渗水的情况。2、针对地下室的混凝土结构来讲,由于其建筑面积过大,属于大面积浇灌建筑,在结束浇灌后,由于内外约朿力度的改变,以及水泥自身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其中出现的裂缝会直接导致地下室出现渗水漏水的状况,大大降低地下水的防水效果,是地下室岀现漏水情况。使地下室结构不够稳固。3、对于地下室的施工来说,会有大量的施工设备存在,例如管道维修、电气工作等等,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穿墙引线,那么在穿墙过程中就很容易岀现渗水的情况。4地下室的建筑材料通常为混凝土结构,止水片的操作不合规常常会导致渗水问题的产生。
        2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筑工程设计问题
        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设计任务时,常常会依照工作经验断定混凝土中的厚度是否符合规定,只有满足数值标准才能更好的达到防水要求,但在这过程人们大大忽视了其他因素对地下室结构产生的影响。在工程施工前,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防水任务的处理,就会导致在施工后期,地下室的混凝土结构岀现碳化加速的情况,对钢筋产生腐蚀,进而造成混凝土墙体出现缝隙的状况,使地下室结构不稳固,加重了地下室渗水的几率。并且,还有一部分地下室结构设计人员,没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对地下室水位没有过多的研究,导致季节雨水对地下室防水系统产生影响,使得地下室出现渗水危机。在处理地下室墙角与底板之间的关系时,可以通过改装成圆弧形或坡脚型进行设计,当时用直角形结构时,就很容易造成地下室墙体渗水的情况。
        2.2施工方面存在问题
        在针对混凝土搅拌任务时,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混凝土比例比对,做好抗渗性能测试,降低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性,减少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加强地下室结构的稳定。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灌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按照实际进行准确的计算,计算出混凝土浇灌速度与供料速度之间的联系,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物料供应不足的情况,最终在多次加工的时间拖延下,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进而造成地下室渗水情况的出现。


对地下室预埋件以及钢筋密集地区进行塌落度试验,对同一区域进行同等速度的混凝土浇筑,加强该区域下料强度,过强的振捣会导致地下室墙体出现缝隙,大大降低地下室防渗水性能。
        2.3不合理使用施工材料
        容易引发地下室渗水的主要原因取决于防水材料的不合格。针对地下室工程来讲,当防水混凝土之中掺杂膨胀剂之后,才可以对地下室的外墙进行施工处理。
        3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3.1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对于建筑地下工程而言,科学、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能够提高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工作人员在开展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区域的状况进行检査,并在检査结果的基础上制定施工方案,建筑企业设计单位要在业主提供的地下室防水功能、防渗透等级、内部构造的基础上,来开展混凝土的浇筑工作,首先在底板处安裝高于外墙20厘米的模板,然后再浇筑宽度为80厘米的混凝土。同时,设计人员还要考虑地下工程防水管和排水管的布局,只有将盲沟和积水坑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才能降低地下室的浮托性能,进而还能提高建筑物地下室的完整性此外,施工人员还可以在地下室内部设立多条通道来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
        3.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材料而言,其主要是防水混凝土和防水卷材。优质的防水材料能够提高建筑工程地下防水的质量,因此,管理人员要对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同时,管理人员要采购具有合格证且通过质检的施工材料,在材料进人施工现场前,技术人员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再一次的检査,施工现场使用的材料要根据其特性储存在适当的区域这样才不会造成材料的损伤,从而才能确保使用到的防水材料都能符合相关规定标准。
        3.3地下防水施工细部构造的质量控制措施
        对于防水混凝土底板结构而言,现代建筑行业要求底板內部不能设置施工缝,必须对底板进行连贯的混凝土浇筑才能确保地下工程整体的防水性能满足使用需求。对于部分特殊工程而言,如果其要求在底板内部设置一定的施工缝,那么设置的位置就应当选择在受力且产生变形现象可能性较小的地方,设置施工缝的施工工序应当在底板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再开展,采用的混凝土主要为防水膨胀型混凝土。其次,对于地下室外墙而言,其应当在底板上方200毫米处设置水平形式的施工缝,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地下室的内部结构符合施工的规定标准。同时,施工人员在预设施工缝吋,还要在施工缝的周围设置一些沉降缝和后浇带处这样才能为后期的施工工序提供良好的便利。最后,对于后浇带法而言,其在浇筑过程中要选用高于周围一个等级且是补偿性微膨胀类型的混凝土,同时还要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入12%的水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内部结构稳定性和施工的质量,还不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内大面积建筑地下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城市空间的使用效率。因此,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只有结合工程的实际状况来对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技术进行改革创新,对施工工序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地下室的防滲透性能,从而就能提高高层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质量,进而不仅能够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还能为城市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刚. 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的探讨[J]. 黑龙江科学, 2014, 005(003):49.
[2]张晓华. 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 山西建筑, 2004(18):88-89.
[3]赵利涛. 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14):394-394.
[4]祝和意. 广州地铁车站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技术[J]. 铁道工程学报, 2011, 28(001):80-85.
[5]邹佳音, 李想.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