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
泰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225300
【摘要】目的:就血清维生素E(VitE)检测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应用予以分析探讨。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本人工作医院收治的200例CKD1~5期以及血液透析(HD)、腹膜透析(PD)患者,为其进行血清VitE水平检测,并比较其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血红蛋白、白蛋白等资料,分析其血清维生素E水平危险因素。结果:CKD不同分期、HD及PD患者血清VitE水平存在差异(P<0.05),VitE水平与年龄、病程、基础疾病、性别有着相关性(P<0.05)。结论:CKD不同分期患者的血清VitE水平不同,随着CKD进展,血清VitE的缺乏情况增加,临床医师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指导其饮食治疗及个体化的维生素E治疗方案,以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血清维生素E;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为了解不同分期的CKD及HD、PD患者中血清VitE的水平,分析CKD患者中血清VitE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及血清VitE水平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本文就血清VitE检测在CKD患者中的应用做了如下研究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本人工作医院收治的200例CKD1~5期以及血液透析(HD)、腹膜透析(PD)患者,患者比例为男115、女85,年龄48~80岁,平均(64.33±12.66)岁。
1.2 研究方法
对200例的不同分期的CKD及HD、PD患者进行血清维生素E水平检测,并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岁)、基础疾病、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脂、钙磷水平、炎性因子、肿瘤、感染发生等,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分期中及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人群中血清VitE水平情况,并且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处理软件选用SPSS20.0,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率(x±s)予以表示,P<0.05表明指标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不同分期CKD患者血清VitE水平对比
CKD1~5期患者VitE水平分别为(40.69±11.39)μg/mL、(30.53±10.21)μg/mL、(22.77±9.52)μg/mL、(16.54±5.29)μg/mL、(9.27±3.77)μg/mL,各分期间指标水平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分析VitE水平与年龄、病程、基础疾病、性别有着相关性(P<0.05)。
2.2不同分期CKD与HD、PD患者血清VitE水平对比
CKD1~5期患者VitE平均水平为(23.84±8.04)μg/mL,HD、PD患者血清VitE水平分别为(11.24±5.69)μg/mL、(15.74±3.62)μg/mL,三者间指标水平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VitE作为一种天然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分布于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以及质膜的特定位置,可对脂质过氧化作用以及微血管内皮细胞二脂酰甘油合成形成有效抑制,降低二脂酰甘油-蛋白激酶通路的活性,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及微血管功能损害。当其浓度异常降低时,会引致体内生理生化反应、新陈代谢紊乱以及自由基连锁反应加剧,进而出现DNA、蛋白质以及生物膜等氧化和过氧化损伤,进一步诱发各种慢性疾病[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CKD1期患者VitE水平相对较高,但伴随病程进展,患者VitE水平在不同分期阶段均逐渐减少,且不同分期患者VitE平均水平与HD、PD患者指标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血清VitE水平会伴随病程加重而逐渐减少,且其与年龄、基础疾病、性别之间有着相关性,是VitE水平减少的危险因素。故需积极为患者提供相应VitE治疗,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以及抗氧化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综上,CKD不同分期患者的血清VitE水平不同,随着CKD进展,血清VitE的缺乏情况增加,临床医师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指导其饮食治疗及个体化的VitE治疗方案,以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卢玉龙,田儒进,杨坚, 等.血清胱抑素C、叶酸、维生素B12在慢性肾脏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3):271-274.
[2]朱勤,潘玲,王曼, 等.糖尿病肾病等慢性肾脏病对维生素代谢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1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