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人民政府 山东省滨州市 256812
摘 要: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农村;农业经济管理;问题;发展
农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体现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同时还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更取得惊人的成绩,为世界所瞩目。伴随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快速推进,大数据时代已经全面到来。
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1 内涵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指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的相关企业群或企业集团的总称。主要包括: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以农业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制造业,以现代农业物资与农业装备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制造业,以现代工业化生产技术为核心的农产品加工业,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目标的高技术产业,以加快农业高技术推广应用及提高农业效益为目标的高新技术服务产业等。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指在农业中引入现代生产要素, 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的过程, 是农业高新技术大规模地从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动态过程。具体而言,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就是指应用农业高新技术,进行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生产和网络化营销的技术活动,从而推动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 实现较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商业化经营。说到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实质上就是农业高新技术与农业经济全程结合的商品生产经营活动。
1.2 基本特征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不是简单的在传统农业中注入现代化的生产要素,而是把传统农业由“资源型”过渡为“科技型”的根本性变革,是农业与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从产业构成要素角度来说,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智力和资本高度密集的特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是通过高新技术嫁接到传统农业上形成的新兴产业,技术密集是其首要特征;由于高新技术的更新换代极快,其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必须建立在不断创新的高新技术基础上,在此过程中人才智力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构成要素;从资本高度密集方面讲,农业高新技术的一部分研究成果和技术产品,进入工厂或者企業化生产,必须以巨大的资金投入为基础,尤其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本身就具有成长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利润回收速度慢的特点,必须确保有大量的资本投入。
从产业的投入产出角度来说,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征。高投入特征表现在维持高新技术的持续创新需要相当大的投入,主要是必要的生产要素投入和新资源的投入,包括设施、设备、资金、人才以及新技术的研发、试制、实验、试销活动等;高风险特征表现在技术研发、产品市场化风险、自然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风险等;高收益特征表现在农业高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科技含量,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改善了农产品品质,从而给企业带来常规技术所不能比拟的附加经济效益。
2 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1 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一个涵盖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农业环境,农业经济,农业文化等多维度、多层次、系统化、复合型的有机整体,是衡量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是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在空间和时间上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途径。?
依据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的高融合、高竞争和高外部性特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农业产业竞争力,延伸拓展传统农业的功能边界,加快拓展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光旅游休闲和文化传承等非生产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养生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兴业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现农业产业从有形的物质产出向无形的非物质产出延伸、从有界向无界拓展、从平面向立体扩张等,都需要集聚、配置技术、人才、信息、管理、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走科研、开发、经营一体化发展道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从内涵上讲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依托高水平的研发成果和源源不断的技术供给,融合贯通农业产业和延伸产业,构成了高科技的农业产业体系,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2.2 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与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过程进行深度融合,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壮大农业新产业和新业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整体竞争力的有效组织形式,是衡量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就是要转变农业要素投入方式,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依据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智力和资本高度密集的特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生物信息技术以及低碳环保、清洁能源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形成产业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居于主导地位。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引进集成、聚集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协同推进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对于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劳动成本,推动科技成果对农业的贡献率;对于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进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生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领头雁地位。
2.3 發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合,是衡量现代农业组织化、社会化、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均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都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判别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是其身份标签,创新是其本质特色,具有产业竞争力是其内在要求,具有鲜明的经营主体是其外在表现形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是其主要目的。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带动和引领现有农业经营主体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更有可能催生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诞生,产生新的农业经营体系。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不仅给予了大量地政策支持,还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这些举措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能够推动我国农村农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立达,吴芳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J].农业科技管理;1995(05):6-9.
[2] 张红宇.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N].人民日报,2018-02-26.
[3] 马爱平.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解读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指导意见[N].科技日报,2018-01-30.
[4] 陈俊红,陈慈,陈玛琳.关于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2017(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