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流水线中的计算机控制技术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6期   作者:禄涛
[导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工程生产和管理越来越多地应用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电气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

        禄涛
        贵州通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50000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工程生产和管理越来越多地应用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电气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计算机技术可以作为辅助系统在电气自动化流水线中进行监测、控制、运维等操作,文章基于电气自动化流水线中应用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展开论述,探讨具体的应用实践。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自动化流水线;计算机控制;控制技术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核心,以电子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为基础,综合可编程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兴学科得以快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较传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更加精密化、生产设备信息化、自动化程度高、机电控制系统最佳化等优势,故而其在现代工业生产以及其他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依然成为助推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
        1电气自动化流水线中的计算机控制的重要性
        电气工程和电气自动化生产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已经衍生发展出多种形式,包括远程监控、集中式监控、现场总线监控等方式。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人工监管的局限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流水线的开展取决于需求,考虑到信息数量和连带影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使生产要素分配更加合理,资源配置得以优化,管理成本减少。相较于传统工艺化生产,计算机控制技术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提升了运行系统的控制水平,且不需要构建额外的管理模型。
        2电气自动化流水线中的计算机控制技术
        2.1PLC技术
        PLC控制系统主要是由通信模块、IO接口、存储单元等组成,该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能够优化生产过程。PLC技术本质属于一种可编辑逻辑的控制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优化控制管理。在电气工程生产中,PLC技术结构在开关量控制、模拟量控制、数字量控制和数据信息采集监控等环节均有较好应用,与电子仪器机械设备的适应性较高。尤其涉及电源系统的管理和监测,对数控和集成化管理有一定优势。
        2.2GOOSE虚端技术
        作为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GOOSE虚端技术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终端信息的控制与调控,能够实现工业生产中的二次信息改良,使用户理解信息的过程更加简单明了,使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生产变得更加顺利。GOOSE虚端技术是近年来电气行业继电保护发展的新领域。在大多数电气自动化生产中,交直流混联的设施仪器比例较高,继电保护装置是确保其正常运作的基础,不误动、不拒动、强容错的保护原理需要依赖高精密算法。
        2.3监督控制技术
        顾名思义,监督控制系统(SupervisoryComputerControl,简称“SCC系统”)是以监督为主要功能的控制系统。在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背景下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与计算机系统相连接,能够接收卫星信号,以此来为驾驶者提供实时的路况信息,同时还可以对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帮助电气自动化了解当前的流水线位置,根据实际需求规划后续的路线。与此同时,将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当中还可以对流水线的运行速度的进行实时检测,与此同时,该系统还具有防盗防损的功能。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功能损坏的话,可以及时维修,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为自动化流水线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电气自动化流水线中的计算机控制优化
        3.1完善基础建设工作
        电气自动化流水线想要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发展,必须要重视计算机控制电气工程中基础建设工作的完善。通过加强对变电站、变配电的监控系统以及智能电力仪表和其他智能设备的建设,保证好这些基础系统的建设后,才能使电站可以安全稳定地工作。计算机控制技术较传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更加精密化、生产设备信息化、自动化程度高、机电控制系统最佳化等优势,故而其在现代工业生产以及其他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依然成为助推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因此在电网企业开展相应变电站建设工作中,必须要重视电力设备的招标工作,为采购电力的设备在性价比与质量方面都要具备绝对的安全可靠性,另一方面在电力设备的设计中,与设计方和供给进行有效的沟通工作,为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3.2提高电力运行系统控制能力
        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在相关人员的努力研发中,电气自动化系统更加的完善,传统电气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但基层岗位的工作质量随工作时间存在呈线性变化,工作时间越长,工人越疲惫,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会降低,导致资源浪费。电气自动化流水线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摆脱人工岗位的不足,确保每一个产品质量均符合标准。比如PLC技术在电气运行系统中的模拟量控制,录入生产期间的具体的电流、电压、压强、温度、重力等因素参数,将模拟量进行数字化和离散化转换,锁存后进行模拟输出,合理规划生产方案。
        3.3加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发展方向
        在国内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路程中可以看出,国内的电气自动化要想稳定地提升,就要在日常生产中加强安全高效的工作意识。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以及现代技术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准确把握相应的应用发展方向将是进一步提升应用水平的基础和关键。就目前来看,集散控制系统兼具分散控制以及综合管理的优势,是满足现代工业生产控制和管理需求的有效方式,具有巨大的应用发展前景。对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等进行全面整合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具有生产一体化管理的优势,能够实现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总体高效益、高柔性的智能制造,无疑也是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的一大方向。
        3.4加强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在计算机控制技术有效运用的过程中,专业化的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电子控制行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需要过硬、过强,除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之外,还需要精通数据库、多媒体以及网络通讯等方面的技术。与此同时,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更新速度比较快,工作人员要主动关注行业动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为了实现对人才的培养,高校需要及时更新教材,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并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来为行业发展提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企业也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可以建立专门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培训基地,定期开展培训和学习活动。
        结束语
        综上可知,计算机控制技术作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技术,其在控制工业生产和支持生产管理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准确把握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适当优化,无疑是充分挖掘该技术优势和功能,助推现代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值得大力研究、探索、尝试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13)85-86.
        [2]胡润斌,张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J].科技传播,2014(12)114-115.
        [3]颜玉贞.探究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J].通讯世界,2020,27(8):142-143.
        [4]王泽坤.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9):4919-4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