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华
陕西天德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72300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现行政策使城市化向纵深发展,建筑业也快速发展。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相关的建筑法规来制约和控制其健康发展。建筑法规可以有效制止违法建筑活动,促进良性合法的建筑活动,规范建筑相关从业人员的行为,使建筑活动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科学、有序、健康、良性发展。
关键词:建筑法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作用;
当前,建筑法规在我国法律法规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组成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现阶段,随着建筑业的日益发展,我国的建筑法规也日益完善,在规范建筑行业建设全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建筑活动的基本原则
1.保证质量与安全的原则。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灵魂,是整个建筑过程的重中之重,要保证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与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因此,在建筑活动中,必须遵循保证质量与安全的原则,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无事故,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保证使用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2.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原则。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筑活动应当严格遵循法律法规,依法施工,依法办事。所有建筑活动的参与单位与个人,无论是建筑单位、勘察设计单位还是工程监理单位,都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执行和履行自己的义务与职责,依法办事。
3.建筑工程安全标准的原则。建筑法规安全标准对建筑行业的安全标准进行了统一的技术要求,在建筑活动过程中,要保证建筑工程严格按照安全标准施工,建筑工程安全达标。国家标准是指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统一的技术要求,行业标准是指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二、?建筑法规的不足之处
1.制度不够完善。通过对工程建设规范的大概了解可知,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完善,对许多违反工程建设法律规范行为不能进行有效的制约。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来说,存在缺陷是必然的。对于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些法律规范不能让这些问题得到实际的解决,而是敷衍过去。近年来,我国的法律规范基本形成,但是某些部分之间还是无法直接连接,导致法律规范之间出现空白地带,法律规范的作用不能实现全面化,出现断层现象。这种断层现象就是工程建设制度中从在的不足。
2.?制度缺失很明显。事实上,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建筑法律制度,在我国的建筑法规中可以看到明显的缺失。当你在施工场地实习或者在某种建设公司实习工作过程中,你就会看到明显的制度缺失,并且随着时间的过去,这种问题并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对于这类情况,想要实现建筑法规国际化是难上加难。在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实现国际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于从事这类行业的底层人员来说,他们最基本的权益受到伤害无法维护,这种现象在整个行业中是很常见的,并且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建筑法规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1.有利于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近些年来,我国各地日益频繁爆发的自然灾害,对我国各地建筑物的威胁愈来愈大。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地震频率大的区域,执行更为严格的建筑物抗震标准,尽可能减少地震等天灾所带来的损失。
同时,加强建筑领域的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建筑质量方面的腐败问题,扼杀建筑物偷工减料的现象,这也是我们有必要通过完善省域范畴内的建筑法规来解决这些问题。对此,我们可从这两年日本强震中建筑抗震、防火等安全性方面的规定,面对其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保障这一事实,反思我国建筑法律法规完善之必要性。因为,日本《建筑基准法》规定,其高层的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一个建筑工程要获得开工许可,除了设计、施工图纸等文件外,还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因此,尽管日本多次8.8级特大地震让人恐惧,但在其较为严格与较为完善的国家建筑领域的相关法律和地方相关配套法规的保障下,其受震之地的建筑物仍然基本完好。由此反观我国的地方建筑,由于其建筑物偷工减料的事件不时在耳畔萦绕,楼脆脆、楼歪歪、楼坚强等现象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因而即或面对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不仅我国不少的普通民居建筑,即使学校等不少的公共建筑,也难以承受其强震威胁,就更不用说8.8级特大地震了。究其原因,恐怕与我国各地省域范畴内的建筑法规的不具体、不完善,或针对性、操作性不强不无关系。由此可见,要使我国各地的建筑“固若金汤”,有赖于对建筑质量的有效监管;这也是其中的有效举措之一。而这种“有效监管”的本源,即在于我国各地有必要依据国家建筑法律的法定原则,完善我国的建筑法规,以利通过各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建筑施法行为,确保我国各地省域范畴内的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有利于较好地解决建筑能耗问题。众所周知,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威胁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两大障碍。而在全社会总能耗中,建筑能耗即占近三分之一。为了改善生存环境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均将节约能源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建设总量逐年扩大,建筑用能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也不断增大,但建筑用能利用效率低和污染严重的问题却一直未能解决,建筑节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究其原因,除了起步晚、资金投入少、认识不足、技术落后等因素之外,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亦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完善我国的建筑法规,解决其建筑能耗问题,不仅显得非常重要,而且显得尤为必要。
四、建筑法规的优化建议
1.完善法律规定。全球化进程加深了中国与各国之间的联系,法律方面也是如此,受到了来自国际的冲击,我国应该借鉴别国法律的长处,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予以应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的监督,我国应该对现有建筑法规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知,结合建筑活动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对存在不足的部分进行修改,确保建筑法规不断得到完善。应该成立专门的小组,对我国建筑领域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全面了解,查看法规的盲区,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修改。
2.对制度进行更新调整。从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发展状况可以判定,我国对建筑法规的完善程度会逐渐加深,应该结合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对制度的内容进行更新调整,如此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当前制度缺失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协调各方面关系,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对制度中缺失的部分进行补充,将存在的问题的条款进行必要的改善,让制度处于日趋得到完善。
3.让法规得到贯彻落实。政府应该展开建筑法规的宣传,让建筑工程各单位能够对法律内容全面了解,然后根据当前的具体情况展开相关的法律讲座,让建筑人员对法律制度的内容有清晰地认知,也要对执法人员进行必要的法律讲解,让其对法律的具体作用知晓,自觉在执法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标准。宣传部门制作相应的手册,将建筑法规的的具体情况写入其中,分发给相关人员。如此就可以让施工人员在进行建筑活动的时候自觉遵守法律,执法人员也会在执法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执行。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建筑法规执行不彻底的情况就能得到有效改善。
总之,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建筑法规体系也逐步得到完善。建筑领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我国建筑法律法规体系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对建筑领域的立法十分重视,大量的法律法规在逐步修订和完善过程中,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逐步提出解决措施,随着问题的日益解决,建筑法律法规才能得以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周美忠.建筑法规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2019.
[2]赵松涛.关于建筑法规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作用.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