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澎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测绘院 530023)
摘要:对土地的变更调查是以我国目前的土地资源应用情况为基础,为了提升土地资源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所有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都要以《土地调查条例》为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调查了解和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储备量,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综合管理。鉴于此,本文重点就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现状与变革及关键环节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关键字: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现状;变革;关键环节
引言
土地变更调查目的是以往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通过本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全面汇总本年度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及时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保证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实现“以图管地”,满足国土资源“批、供、用、补、查”日常监管需要,并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信息。
1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现状与变革
1.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标出台
我国已于2007年下半年出台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该准则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土地调查工作、规划工作、评价工作等各类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该法规的出台为当地土地资源调查工作中有关土地分类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我国土地资源变更调查工作以及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此外,该标准的出台及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土地变更调查结果的有效共享范围,极大提升了土地资源变更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及实用性,为我国土地资源的规划及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2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及实施
由我国已出台的法律法规可知,我国已将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纳入了我国土地利用的年度计划当中,并将实际的耕地保有量以及新增的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以及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耕地保护工作的考核准则。另有法规表明,实际的耕地面积以及新增建的用地面积的确定应以土地资源变更调查数据为参考,而实际的耕地面积当作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工作的主要指标。实际的新增建面积则作为当年年度计划执行考核的最高准则,而新增设的建设用地面积的相关使用费的收取则按照本年的批准用地费用缴纳额度以及标准的应付额度之间进行考核,并要求在规定期限内进行缴纳。与此同时,《土地调查条例》也明确对土地变更调查的工作周期、调查内容、调查方式以及组织方式和质量控制等过程进行了规定,且将每年所进行的土地资源变更调查也纳入其中,建立了完善的土地资源调查系统,完善了相关的法律制度,创新了法律体系,为进一步提升土地调查数据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和我国土地资源变更调查工作提供便利。因此,同以往的土地资源变更调查工作相比较,在政策角度上来讲上述法规的出台对我国土地资源变更调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客观角度来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管理方式也随之改变,这就为新形势下的土地资源的变更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技术手段。从主观角度来看,我国国土资源已加快了信息建设管理的步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二次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明确规定各省市建立、健全土地资源调查信息数据库,以及相关土地变更信息统计机制和相应的监测机制。第二次土地资源变更调查工作细则也明确规定了各地数据库的建立规范及建设标准,所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势必成为推动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里程碑。
2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关键环节
2.1外业调查环节
外业调查应该是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最基础环节,主要包括权属和地类调查两大内容,权属调查目的是理清本年度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变更情况,地类调查是对本年度的地类图斑、线状地物变更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包括对地面新增物的测量。外业调查过程中通过常规测量与仪器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有效获取地面图斑的界限和地类权属等信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调查时间有限、人力资源短缺的原因,使得外业调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调查结果不全面,集中反映了一些重点区域和重点地类的变更情况;使用的调绘法的线划不够精确,同时对地面新增物的补测结果也达不到测量要求;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变更调查的质量和精准度,更不利于对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及时更新。
2.2土地利用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的普遍推广和应用,对土地变更情况的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在国土资源组织实施的土地更新调查、数字土木工程等相关业务中,很多地方已经初步建立了土地利用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保证了对土地变更情况调查的信息化和动态管理。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等相关技术规范下,全国范围内将建立从国家到县区等四级联动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土地变更调查方法也将转变为以数据库为核心的数字化方式。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外业调查数据信息的有效录入,实现土地利用在图件和数据信息上的同时更新。但是由于受到外业调查结果不精准、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性要求较高,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不够充分和理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在充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的信息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影响了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土地资源变更调查工作的准确性,相关管理部门需不断增强对基层外业调查人员以及相关信息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定期展开相关培训工作,不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及实践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引入一定的专业性技术人才,不断充实我国国土资源的调查水准,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严格制定系统的管理章程,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做到责任到人,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整个土地资源变更调查队伍的工作水平,防止因人员流动而发生工作脱节的问题。
2.4提升土地调查的技术水平
在保证数据调查准确性及可靠性的基础上,不断研发及推广数字信息化的土地调查技术,为我国基层国土资源部门配备相应的数字化设备,减少野外手工调绘的工作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外业调绘的技术难度,提高调绘技术的精准度及调绘的效率,同时建立健全系统化的信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操作的难度,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接口,为外业调查成果的输入提供了便利,也能通过充分应用其他数据成果,提升调查效果,确保调查质量。
2.5建立健全技术规程及相关技术标准
在土地资源变更调查工作中通过不断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来改变以往的土地变更方法以及土地变更调查的要求,所以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完善的技术标准及技术规程,更好地与现阶段的土地资源变更调查工作相适应。
2.6完善土地变更调查机制
在确保技术水平以及人才质量的前提下,还要在经费分配,组织投入,地图供应,模式变化以及质量掌控等过程形成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机制。例如,统一制作、发放调查地图,建立健全专门的土地调查体系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变更调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依据,因此必须保证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现势性。未来我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将不再局限于国土部门,而是由更多领域更多部门的相互协作来完成,有效扩展我国土地变更调查结果的深度和广度,保障调查数据满足和部门的工作和决策需要。
参考文献:
[1]吕艳.陕西省延安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2].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度我市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紧急通知[J].海口市人民政府公报,2015(02):12-17.
[3]马海涛,汪继伟.农村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汇总工作流程探讨[J].科技信息,2012(05):586+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