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华茂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200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水利工程建设属于其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水源,而且还可以满足生态环保需求。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堤防护岸施工属于一项关键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选择土壤材料、清理堤基、堤身填筑、铺料施工、堤坝压实等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进行选择,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而且还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技术
引言
堤防护岸工程作为我国水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抵御洪患水灾侵害的作用,堤防护岸工程施工对水利工程使用安全与各项功能的发挥有着深远影响。因此,为预防和减少洪水灾害的出现,进一步提高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本文对水利工程堤防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1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施工重要性
一是对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施工的问题,历来是我国水利部门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建设好堤防护岸工作,防止洪水的侵蚀,就是对百姓财产和人身安全最大的保障。
二是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率先采用先进的水利施工技术,结合实际工程情况,选用符合实际的工程基础,以此来加强整体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科学性,把提防护岸工程的实际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是堤防护岸工程不仅能有效地防止洪水的侵袭,还可以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果,进一步提升堤防护岸技术的应用水平,让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技术真正给人们带来生命安全保障。堤防护岸工程既可以保证农业正常生产,又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还推动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2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2.1土料选择
土料作为水利堤防护岸工程的基础性施工材料,如果土料物理力学性质未达到相关性能指标,不符合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将会直接影响到堤防填筑效果,加大堤坝渗漏等质量问题的出现概率。因此,在土料选择环节,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结合实际。提前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地质环境进行勘察,掌握河段土质成分等信息,结合抗渗设计要求与相关技术规范确定土料的性能指标要求。例如,在河道水体流速较大时,应使用粘性土体作为土料,避免所填筑堤坝受到水体冲刷力出现冲蚀现象。而在河道水体流速较小时,使用大颗粒砂土作为堤坝土料。第二,就近取材。为控制工程造价成本,优先在临近施工现场区域中挖取土料,以此来缩减土料的运输成本与时间。此外,在入场环节,对土料性能质量进行检查,随机抽取少量土体作为试样送检,退回质量检测不达标的土料,在必要情况下重新选择其他种类土料。随后,筛除土料中混入的各类杂质,如腐殖土、树木枯叶、膨胀泡发土体、淤泥土、冻土等,将含水率超限的土料进行翻晒干燥处理。
2.2堤身填筑
对清理后的路堤进行压实处理,按自低至高顺序开展堤身填筑作业,采取分段分层方式填充堤身,将堤身划分为若干水平分层。而在填充不均匀堤防保护地的特殊施工情况下,调整堤身填筑顺序,如自基底至地层逐层向上填充。同时,严格控制堤身填筑时的横截面斜率,将斜率控制在0.25以内,重点预防堤身位移与断裂等质量问题的出现。最后,在堤身填筑过程中,在现场设置一定数量的观测点,持续对堤身填筑情况进行观测,在出现局部“弹簧土”等问题时,采取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确保堤身填筑质量达标。
2.3护岸关键技术
2.3.1模袋混凝土护坡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效果的好坏,将会直接决定堤坝护岸施工质量的高低,此时就需要对膜袋混凝土填充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其主要做法如下:在机械安装调试结束后,就可以借助高压水泵注清水来对料斗进行湿润,待其满足工程施工标准后,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科学、合理分配阀门和输送管道,并按照需求泵送1:2水泥砂浆1.5m3。为了避免水泥砂浆外渗而造成浪费,还需要对管道接头是否存在异常进行实时、动态的观察和记录,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处理。在混凝土充灌工作中,需要根据注入口的左、中、右顺序来进行混凝土水平均衡的充填作业,避免防模袋布在充灌阶段由于不均匀收缩而降低工程施工效果,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在进行模袋混凝土充填阶段,要合理控制成型后模袋表面饱满度,避免由于充灌压力过大而导致模袋布爆裂。该过程中,最好安排专业人员来观察在模袋中混凝土的流态状况,准确判断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等参数,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及时调整,这样既可以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能符合要求,而且还可以提高模袋混凝土护坡施工质量。
2.3.2坡式护岸
坡式护岸是在水利工程坡脚与岸坡区域铺设防冲刷材料来建造坡式护岸结构,与其他堤防护岸结构形式相比,坡式护岸具有工艺简单、环境适应性强、不影响河床环境、抗冲击效果好等优势,当前主要被用于小型水利工程中。同时,在采取坡式护岸技术时,应强化护脚防腐性能,并在地面高程无法满足防浪要求的情况下于坡顶处额外设置防浪墙。此外,在应用传统的坡式护岸技术时,要求在干地条件下进行施工,需提前堤防护岸工程现场修筑围堰,致使工程造价成本提高,且护岸施工效率及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针对于此,可选择采取无围堰膜袋护坡水下施工技术,在护岸端部挖设一定深度的防滑槽,沿滩面向堤岸方向延伸弯折埋入膜袋,并在膜袋下方铺设土工布反滤层。随后,将相邻模袋紧密连接,向膜袋内充灌混凝土,使用砂土回填沟槽,即可开展护岸施工。
2.3.3干砌石护坡
通常情况下,干砌石护坡具有比较强的整体性,其能够有效抵御8级大风和水流冲刷,在河滩变形轻微处得到广泛应用。实际上,在干砌石护坡过程中一般会结合土质和河滩形式采用1:2.5-1:3的坡地,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变坡。同时,将护角坡度控制在枯水位的0.5-1m,并且要求在坡脚砌1m2的断面,使护坡的稳定性得到提升。护坡一般会选择厚度为30cm的单层块石,上砌石厚度控制在23-30cm,下铺碎石在7cm。
2.3.4生态型护岸
生态型护岸作为一种全新的绿色施工技术,使用可降解材料制成垫子铺设在岸坡表面,或是直接铺设纤维织物。随后,在岸坡表面种植绿化植物,解决绿化植物生长问题与环境问题。如此,在一定时间后,可降解材料发生降解反应,使得岸坡植被根系与土质牢牢固结,发挥防御波浪、抵御水流侵蚀、维持岸线稳定的作用。与传统堤防护岸技术相比,生态型护岸具有施工成本低、环境效益强、工序简单等优势,既可以实现工程预期建设目标,还可以保存并增加生物多样性,为水生生物与两栖动物提供栖息空间。
结语
在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实践中,需要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水利施工管理体系,对堤防护岸施工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控,提高堤防护岸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余小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6).
[2]胡传安,丁练军.试论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7,(23).
[3]王立志.刍议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0).
[4]黄伟,魏亮.河道堤防护岸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创新标准与研究[J].智能城市,2019,5(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