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山东潍坊 262100
摘要: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天然气作为便宜、安全、环保的清洁能源,在城市建设中逐渐替代了液化石油气。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城市液化石油气市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瓶装液化石油气行业安全管理和市场发展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市场发展
引言:目前,广大农村地区仍以瓶装液化石油气为主要炊事能源。液化石油气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特质,近年来安全生产事故频发,需要根据其特性及当地实际情况,厘清行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行业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健康稳定发展。
一、瓶装液化石油气市场当前存在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天然气管网的规划建设逐步在城市建设中完善和提高,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便宜、安全、环保的优点逐步显现出来,使得液化石油气市场劣势越来越明显。瓶装液化石油气拥有使用方便、供应灵活、热值高等特点,在经济社会各领域都有普遍应用场景,长期来看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瓶装液化石油气市场也存在规模化企业少、管理不规范、设施维护成本高、终端安全用气意识差等问题,这就为瓶装液化石油气行业的安全监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从行业安全监管角度,对瓶装液化石油气市场的安全、健康发展提出几点思考,以供参考。
从全国来看,除中燃百江等企业,集团化经营的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很少,多数企业仍然是小型民企,甚至是夫妻店。以潍坊市为例,全市940万人口,16个县市区,建成了230多座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全市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规划建设不合理,数量多、分布散。全市8个县,每个县约20座供应站,大多数分布在各镇街;个别县超过40座供应站,基本上每个镇街都有2-3个供应站。二是企业规模小,经营效益差。最大的供应站储气能力400立方米,年售气量3000吨;最小的企业储气能力60立方米,年售气量60吨;约200家企业储气能力100立方米,年售气量200吨。由于站点多,单站售气量小,大多数企业经营效益较差,安全资金投入不足,但与农业生产相比利润仍然偏高,且营收稳定,所以绝大多数年龄偏大的企业主仍不愿退出该行业。三是企业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大多数液化石油气供应站为家庭式个体经营,在管理上制度极不完善,又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职业工人,日常安全管理全凭个人经验,没有制度可循。四是部分场站规划建设不规范。大部分场站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标准规范的升级,一部分场站距离周边建构筑物以及站内各类设施的安全控制间距已经不符合要求。个别的场站还存在土地、规划、建设、验收等手续不完善的问题。五是站内生产经营设施陈旧。部分场站的储罐、烃泵、压缩机、台秤等生产经营设施陈旧,维护保养不及时,个别设备锈蚀较重。
安全阀、仪表、报警器等强检设备不按期检验,储罐、钢瓶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流于形式。六是绝大多数液化石油气钢瓶为居民所有,无法有效组织定期检验,使用到期报废钢瓶、钢瓶超期未检等现象比较严重。
二、提高瓶装液化石油气市场安全水平的主要措施
综上所述,液化石油气市场的种种乱象急需遏制整改。液化石油气市场管理部门应加强审批管理、日常监管和执法保障,进一步规范液化石油气项目建设、经营服务、运输储存、气瓶安全质量监管等行为,推进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站点整合,提高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根据作者多年来对瓶装液化石油气行业管理及市场发展情况的了解,提出以下几点加强瓶装液化石油气管理的思考:
一是整合液化石油气企业和站点。引导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整合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点,培育一批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跨区域经营的大型企业。根据各地燃气规划,迁并、取缔一批距离近、规模小、不具备改造条件的站点。鼓励企业提高液化石油气的储气能力,合理布设液化石油气换瓶点,提高经济效益,构建布局合理、服务高效、方便快捷的供气网络。
二是规范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站点及其经营活动。对不符合规划的、建设经营手续不全的、隐患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违法充装的,一律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从严查处。
三是强化液化石油气项目监管。按照各地规划,对照施工图纸,对辖区内的液化石油气站点进行全面检查,对所有问题和隐患进行登记造册,限期整改。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在燃气工程审查、消防验收、经营许可和充装许可审批、换证等环节对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供应站点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和站点,要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或整改不合格的,依法予以查处,直至取缔。
四是规范液化石油气钢瓶管理。对液化石油气钢瓶进行排查摸底,对更新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用户给予适当财政补贴。组织液化石油气企业采取以旧换新、抵价折旧等方式回收用户自有钢瓶,并定期检验。对回收的报废钢瓶,交由钢瓶检验机构统一进行报废处理。对液化石油气钢瓶实行电子标签管理,确保液化石油气站只能对自有合格钢瓶进行充装。
结束语
液化石油气市场涉及燃气管理、市场监管、消防、住建等多个部门和单位,监管难度大,管理环节多,要全面规范,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保障液化石油气行业安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GB 27550-2011.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S].2011
[2]GB 14193-2009.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