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能评工作开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王玉志
[导读] 摘要:为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切实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和审查工作效率,优化创业创新发展环境,在有条件的区域探索建立“能源三控+分类管理+能效标准”的节能审查模式。
        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  南京  210003
        摘要:为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切实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和审查工作效率,优化创业创新发展环境,在有条件的区域探索建立“能源三控+分类管理+能效标准”的节能审查模式。本文对某省区域能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区域能评  制度改革  主要成效  存在问题
        1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切实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和审查工作效率,优化创业创新发展环境,在有条件的区域探索建立“能源三控+分类管理+能效标准”的节能审查模式,制定了《某省以“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取代项目能评、环评试点工作方案(试行)》,工作方案要求积极探索以“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取代项目能评、环评为突破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省开发区进区项目准入标准,实行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的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区域评价取代每个项目的独立评价,并确定了首批试点开发区。
        2试点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1)高效工作体系,保障工作推进。此次区域能评试点工作由省商务部门负责试点工作的整体组织和协调,省发改、工信部门负责制定区域节能审查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并组织实施。在全省统一部署下,试点开发区的大力支持和强力保障下,有效建立了目标明确、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保证了试点工作的推进落实。
        (2)降低企业负担,提高审批效率。试点开发区内实行承诺的标准大大放宽,从原本要求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吨标准煤以下放宽到5000吨标准煤以下。试点工作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切实优化了试点开发区创业创新发展环境、简化了项目审批流程、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降低了企业负担。


        (3)强化区域能评作用。强化区域能评在试点开发区能源“双控”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中的约束和指导作用。一是试点开发区严格按产业清单进行招商;二是试点开发区严控进区企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按照能耗总量增量控制目标要求,做好一个时期内试点开发区新增能耗的平衡工作;三是严控进区项目能效水平,按照区域能效标准审查项目能效水平,进一步提高进区项目能效水平;四是按照区域能评提出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指导进区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进区项目用能水平。
        3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能评改革试点工作与节能审查政策匹配度不高。目前,国家层面只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的政策和标准体系,对于区域能评缺乏顶层设计。试点开发区在编制区域节能报告时,需要对一个时期内所有建设项目应遵循的标准予以明确,在现有条件下难度较大。
        (2)区域能评与能源“双控”工作的协调难度较大。节能审查是从源头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区域节能审查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确定区域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各设区市“双控”目标是按照行政区域分解到区县一级,部分县(市)、区并未分解到开发区等层级,同时,由于开发区能耗统计基础工作薄弱,能耗数据缺失,确定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基数和控制目标难度较大。
        (3)区域能评后续监管难度较大。实施区域能评就要处理好“放管服”之间的关系,实行承诺备案制度是推进“放管服”的一项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地加快审批速度。但是,相较于行政审批,承诺备案的约束力较弱,必须监管到位才能确保项目按照承诺建设,避免产生难以纠正的严重后果。区域能评的监督管理由开发区节能审查部门负责,由于基层工作力量不足,难以全面掌握所有行业政策和标准等要求,相关支撑机构资源较少,监管实际操作难度较大。
        (4)区域能评改革试点推广难度较大。区域能评改革试点的大前提是试点开发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可控。本次试点某开发区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商务特色集聚区,高耗能项目较少,产业结构总体较轻,项目能耗需求相对较小,适宜开展区域能评试点工作。但如果要将试点推广到一些工业园区或集中区,特别是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的区域,项目建设涵盖面广、规律不明显,确定一个时期内区域能源消费“双控”目标难度较大且完成目标可控性相对不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