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范锁花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范锁花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新城镇建设发展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道路上来往行驶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帮助城市有效缓解通行压力,有关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道路施工技术的科学规范应用管理工作。
        北京路鹏达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昌平区  10220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新城镇建设发展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道路上来往行驶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帮助城市有效缓解通行压力,有关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道路施工技术的科学规范应用管理工作。本文详细探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并分析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以期对市政沥青路面施工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开发工程项目日渐增多,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市政道路在城市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然而在具体施工中众多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造成工艺要求没有达到预期标准,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为有效延长市政道路的实际使用年限,应对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加以深入研究。
        1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主要内容
        1.1沥青路面施工准备技术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在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沥青路面施工之前,要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试验路段的铺筑作业,无论是哪种混合料都有必要展开试摊铺工作,这样才能够科学明确合理的松铺系数、施工工艺以及压实遍数等施工内容,编制出最佳的施工技术方案,为后续工作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条件。当施工人员在完成沥青路面的试验路段铺筑工作后,管理人员需要详细如实记录并编写施工总结,将其传递上交到监理工程师手上进行有效审查,只有当监理工程师审查判定合格后,施工单位才能够根据之前试验段所采取的的施工工艺技术展开市政道路工程大幅面路段的铺筑施工。
        1.2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科学控制
        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审查,确保实际投入路基使用的沥青混合料是设计最佳级配比,不会影响到后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可以通过采用马歇尔试验指标展开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工作,马歇尔试验指标是确定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试验,该试验过程是基于对试件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标准击实,科学准确测定出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并经过一系列计算后,分别绘制出油石比与稳定度、流值、密度、空隙率、饱和度的关系曲线,这样一来就能够得到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石油比。在明确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石油比后,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督促施工人员按照该配合比展开施工操作,不能够私下任意修改相关数据,影响到沥青混合料各项指标无法达到实际生产配合比的施工要求。
        1.3沥青路面摊铺
        在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控制中,摊铺施工是一项重要工作环节,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施工人员在进行沥青路面摊铺作业前,首先要认真做好路面基层的清理工作,保证路面基层无任何杂物。在清理完路面基层各种杂物脏污后,施工人员就可以在路面基层上面喷涂上透层,然后在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整个路面摊铺的平整度和实际厚度,避免路面存在着凹凸不平的地方,一旦发现某个区域的摊铺厚度不够均匀,就必须及时作出优化调整。安排运输和布料,摊铺机前应有足够的运料车等候。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外空挡等侯,推铺时被摊铺机缓缓顶推前进并逐步卸料、避免撞击机。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余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施工人员在操控摊铺设备进行沥青路面摊铺时,要保证摊铺速度的一致性,这样有利于降低沥青路面摊铺过程的横向接缝,避免发生沥青混合料离析问题的出现。
        1.4路面压实
        摊铺后应紧跟碾压,保持较短的初压区段,使混合料碾压温度不致降得过低。压实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状态完好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根据摊铺完成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情况严格控制初压、复压、终压。

在沥青路面压实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要科学运用专业的密度仪设备有效检测出沥青路面的实际压实情况,确保其压实度和平整度能够达到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当施工人员发现某个区域存在着异常数据信息情况后,就必须及时展开调查分析,并共同商议解决方案进行处理,充分保障沥青路面压实工作质量。在沥青路面压实施工期间需要较高的温度,该温度要与沥青温度计路面摊铺厚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施工人员在进行反复试压后才能够科学有效明确。在路面终压环节中,施工人员通常要操控专业双轮钢筒式的压路机展开压实作业,进一步巩固沥青路面的压实度。
        2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
        2.1施工前质量控制措施
        使用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铺设时,应该先铺上三层油。第一层透层油,是为使沥青混合料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而喷洒的,铺洒在道路基层上,在透层油完全渗入基层之后可以进行道路面层施工。第二层是粘层油,为加强铺设路面的沥青层之间、沥青层和普通的基层之间发生粘连而洒布的一层比较薄的沥青材料。粘油层一般是在铺设路面的当天做好相应的洒布工作。第三层是封层油,是为了保护道路免受雨水侵害而洒布的。应该对其进行试洒,喷洒应成雾状,撒布应均匀。
        2.2强化施工要素管理
        市政沥青路面工程中,施工要素众多,首先要做好人员管理,结合其岗位需求,掌握沥青路面施工相关技术,并且要合理安排劳动任务,建立完善考核体系,督促沥青路面施工水平提升。其次是材料管理,这也是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既要从沥青原材料品质入手,也要做好材料采购计划,满足沥青路面不间断施工要求。最后是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对诸如搅拌机、摊铺机、碾压机等机械,要保证选型的合理性,做好设备维护,提高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化水平。
        2.2落实好分项工程管理
        通常市政道路往往分段铺设,对于分项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落实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求。在沥青路面中,要做好计划安排,在保证路面质量的同时,还要合理调配现有资源,减少沥青路面施工损耗。分项工程要纳入统一计划,确保道路工程进度整体可控。同时,还要基于技术管理规范,就现有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展开深层次的研究,使之更加体现标准化要求。此外,要做好复杂任务的分解工作,通过强化组织管理,对市政沥青路面施工任务,进行有效分解和匹配,高质量建成沥青路面。
        2.3逐步完善质量监理程序
        许多沥青路面质量问题,均与现场监管有所关联,监管不力使得原材料、拌制运输、摊铺碾压等环节质量失控,带来诸多沥青路面问题。为此,要强调沥青路面施工监理,首先要就明确监理机构职责及工作流程,深入沥青路面各施工环节,并把握好监理力度,使路面质量更加可控。其次要建立程序化的质量控制措施,在沥青路面施工前,便需说明监理要求,并要求道路施工、质检等协同遵守。最后,要将质量检测数据视为沥青路面施工监理的主要依据,尽量避免主观判断,提高监理工作的高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控制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为了充分保障市政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整体效果,有关单位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技术控制管理工作。施工管理部门要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沥青原材料采购管理和施工环节质量控制,一方面则要注重沥青路面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创新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管理模式,督促施工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内容操作办事,杜绝出现各种施工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爽元.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交通世界,2017(29):63-64.
        [2]黄文达.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施工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144.
        [3]陈旭军.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常见问题探讨[J].公路,2013(9):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