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 836099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我们不能忽视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它们是影响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无形杀手,要从源头上实现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在预警管理模式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提前防范了风险因素,相关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隐患和变化,以前瞻性思维做好防范工作,及时消除危险,降低危害风险。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预警管理;应用
1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减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可以进一步规范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近年来,通过对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原因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没有太重视安全管理,虽然设立了监督管理部门,但这些部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对此,要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机制,对施工现场各方面进行有效监督管理,规范施工技术人员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从而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在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并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从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多角度入手,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未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企业,还可以得到社会和施工单位的认可。因此,要求施工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施工现场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施工安全事故原因
2.1人为因素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是影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基本建设规模逐年扩大,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紧缺,许多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和相关施工经验的人员加入到施工过程中,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发。从近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来看,70%的事故是由于相关管理人员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安全检查不到位,安全技术针对性不强,可行性不强,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差,安全意识薄弱。最终,项目经理和一线工人都成了建筑安全事故的受害者。
2.2自然环境影响
施工现场大多位于露天环境,易受天气、地质条件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施工中遇到雷电、沙尘暴、雪灾、暴雨等恶劣天气,会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甚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建设项目的进度和天气有一定的因素。如果在雨季发生洪水,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如果在冬季可能出现暴雪天气,且冬季气温较低,各种设备冻结不能正常使用,将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机械设备也可能发生故障,导致安全事故。还有的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进行的。各种地形地貌会影响施工,造成更多的难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2.3机械设备失控
建筑施工离不开各种设备的辅助、。好的设备不仅能保证施工质量,而且能提高施工效率。一些人员不能做好设备维护,安全意识淡薄,肆意操纵设备,不遵守操作规范,导致设备性能越来越差,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预警管理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完善安全预警管理机制
在安全预警管理中,必须把预警分析放在重要位置,涉及到监测、识别和诊断等方面。施工中会面临多种风险因素,需要加大对施工情况的监督。同时,面对监测信息和相关问题,还要深入分析,确定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对于最终的结果和程度,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专家打分、查表、情景分析等方式。以BIM系统为基础,施工企业可以建立一致的三维模型,全面、准确地模拟整个施工过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找出安全风险的重点监控对象,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处理机制。
3.2安全风险的识别和监控
3.2.1监控人员风险
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对人员风险的监控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与越来越多,因为个人行为可能会造成安全风险。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在施工现场设置摄像头,监控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利用智能监控系统的数据库计算功能,分析施工人员的异常行为,可以起到自动预警功能,利用广播系统提醒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注意安全风险预警管理,根据工程特点确定作业风险点,灵活操作各种信息化设备,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协调现场施工人员和程序,加强现场指挥工作,避免施工安全风险。
3.2.2设备风险监控
在预警管理中,应定期和不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并全程监控设备的风险。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保持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提高安全性。第二,确定所有设备的故障率,特别是掌握安全红条的故障率。如果设备经常出现故障,需要采取更换、检修等措施。三是设备更新要快。建筑工程中经常使用的各种大型机械设备的更换非常重要。四是提高安全防护装备质量。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需要重视安全防护设备的应用,提高其质量和性能,这样即使发生安全事故也能让施工人员得到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
3.2.3环境监测
在建设项目安全事故的诱因中,自然环境导致安全事故的比例增加。基于此,施工企业应通过预警管理加强施工环境的检测,确保施工安全。施工环境预警监测主要是评价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地质条件和当地自然灾害特征。标记参数已在检测设备中设置。经过现场调查,设备将测试结果传送到控制中心,通过对比分析判断是否启动自动报警。
3.3应急响应
从目前来看,建设项目本身风险较高,突发性相对较高,完全消除安全隐患的可能性比较低,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不仅会给企业经济带来损失,还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相关企业应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尽量减少企业损失。首先,企业要派相应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观察易发生危险的区域和危险物品,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管理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的完整性。老化设备应及时更换,如果需要较大的机械设备,应提前一周做好准备工作。最后,在日常工作中,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相应的培训工作,同时必须进行相应的预防演练,当现场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3.4加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召开施工图纸会审和方案研究部署会,并按照设计图纸认真研究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使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作组人员了解和掌握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增强安全技术交底意识,按作业标准组织施工,指导施工队伍规范作业,减少质量隐患,提高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施工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确保安全生产顺利实施。
4结论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预警管理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性工作,可以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施工安全。对施工单位来说,要运用更加先进的预警技术进行管理,确保预警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建立完善的预警监测体系,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使我国建筑业得以稳定发展,进而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施庆伟.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决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7.
[2]钟国益.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4.
[3]沈俊.研究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及预警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49):161-162.
[4]易龙涛.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预警技术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