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73219850418XXXX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是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实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建设单位有一支管理过硬、技术过硬、能力过硬、团结意识强的人员队伍。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是否达标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功能性、安全性、实用性、美观性等有了更高要求。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相关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虽说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有关建筑质量的规章制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规章制度并未形成较为健全的体系,也就意味着这些规章制度对于建筑质量管理的约束和监督不够全面。抛开这个因素,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也很难形成丰富的企业质量管理文化和良好的管理模式,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正因为与质量相关的规章制度的严重缺失,才阻碍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应给予更强烈的重视和关注。
1.2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重视程度不够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的忠实度不够是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工程施工期间,部分建筑企业过分追求建筑施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盲目追赶工期,这种管理行为使得建筑工程虽然能够按时或者提前完成,但是在建筑质量方面却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这在建筑后期的开发应用中很难满足用户的建筑安全需求[1]。
1.3监督工作和质量验收不到位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普遍周期长、工序多、投资大,这些是建筑工程的基本特点,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把控不是那么容易实现,因此,监督和质量验收工作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很多建筑工地的监督和质量验收工作是不尽如人意的,很多工作落不到实处、发挥不了真正作用,造成建筑工程出现过多的质量问题,也因为发现不及时,从而会给修复工作造成更多困难。因此,监督工作应尽早展开且质量验收工作也需落实到实处,方可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2.1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应从项目实际出发,优化和创新现有的管理机制,使管理体系符合项目的实际,满足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需要。完善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更好的实现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管理系统可以覆盖整个建设过程的各个方面,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可靠的效果。明确了管理流程,主要是为了保证管理工作能按照预定的程序顺利进行,以便更好地执行各项制度,避免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最后,科学控制施工过程,及时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提高施工质量[2]。
2.2加强对原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种的原材料,由于施工过程繁琐复杂,所需原材料的种类和数量颇多,这为原材料的采购增添了一定的难度,众所周知,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其使用寿命,原材料作为建筑工程开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采购的过程中一定要慎之又慎[4],通过建筑工程现代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按照合理的步骤开展管理工作。首先,在原材料采购之前,工作人员首先要对原材料的成本进行预算,针对材料的标准进行科学的制定;其次,在采购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定标准进行原材料的采购,不仅可以保障各种原材料的产品质量,而且有效的将建筑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最后在采购完毕之后,安排检测人员针对原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原材料的标准符合施工要求以后,再进行投入使用。
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还能有效防止建筑成本的铺张浪费,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效益扩大到最大化。
2.3增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与控制
(1)做好施工设备与岗位人员配备的检查工作
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中用到的相关机械设备以及测量仪器上使用前实行严格检查,且使用过程中应按相关规定定期保养及维护,以保障工程机械能够正常运行。不仅如此,还要详细检查工程各个岗位的配备人员是否充、合格,且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已经全部就位。
(2)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工作
在施工中常会因为一些失误的操作,导致出现质量安全隐患的现象,及时的现场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并迅速排除质量隐患(如基础底板及顶板钢筋量较多且尺寸较大,就需要采用两次检查法:即下梁前检查梁钢筋,后检查板钢筋。否则如果在梁板钢筋全部完成后再检查,一旦梁主钢筋漏安装,需采取的补救措施成本就非常大,如不能完全监督到位,留下的质量隐患就很大)。除此之外,还要组织相关单位定期或是不定期的检查,防止相同问题出现第二次。与此同时,还要根据现场收集到的项目数据进行分析,其相关数据是否符合设计、标准等相关要求,从而方便调整不合格的项目,并且做好数据存档工作,以便于后期如再出现类似问题时能快速解决。
2.4把握施工进度
在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规划方案进行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需要制定相对应的计划并使其贯穿到每个施工环节。对建筑工程施工方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严格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保证采取策略的有效性,同时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从而可以保证制定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其次,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了设计方案、施工技术等等,因此,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考察和分析,才能确保设计体系的可行性,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2.5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参与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操作能力
解决人员问题,必须从管理层开始自上而下实行统一管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者是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员,其理念、管理策略、制度建设原则等都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息息相关。首先,项目管理人员要求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意识,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点之一。其次,项目中层管理人员、技术总负责人通过技术把控、制度建立等方式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后,实施建筑工程施工的各级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其工作内容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施工参与人员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人员制度管理、技术规章制定、岗位职责的明确、技术培训等方面。比如: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各级人员管理条例,建立建筑施工各专业技术规章制度,明确各层级岗位职责和权限,进行各级人员的技能培训等都是有效的策略。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应从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单位的人员队伍方面实行人员素质和能力提高建设,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目标,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完成起到促进作用。
结束语
目前,因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创建速度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行业拥有着更大的发展机遇。但是,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对建筑工程的各方面质量要求也在逐渐升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是其管理工作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提高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效率,势必会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鹏.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方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32.
[2]刘亮.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J].全国流通经济,2019(18):106-107.
[3]李冬梅.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路径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55.
[4]臧传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