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键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 200135
摘要: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在其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为了适应当前我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我国开始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使各种建筑施工项目逐步启动。与此同时,为了控制建筑施工的成本、效率,以及影响建筑施工项目开展的环境因素,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促使建筑施工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运用探讨
引言
从当前实际工作情况的角度上来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仍旧处在一种初级的发展阶段中,其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比如工业化生产效率低,技术水平不高等。因此需要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的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为与装配两部分。是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要求,预先制定出建筑所需要的相关材料。装配是指在固定的地点,将建筑构件提前组装好。目前,建筑市场上最常见的建筑材料类型为通用型和专用型装配材料。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之所以能够在建筑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因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优化施工结构,提高施工质量。首先,可合理完善建筑格局。在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于建筑施工工程中,不仅有助于解决原有的建筑结构和预先设计与应用实施不匹配的问题,还能够进一步拓宽建筑材料的使用空间,并借助组合墙体施工方法,使建筑空间、建筑结构得到灵活应用,更好地满足布置建筑格局的需求。其次,有助于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节能与环保是装配式建筑的两大功效,该技术通过进一步缩短集成、组装流程,大大减少了建筑材料的实际使用数量和建筑内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尤其是在墙壁、地板等建筑结构中应用新型保温材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本身的安全程度,还能提升建筑材料的实际利用效率。在建筑内外墙上应用绿色环保材料,能够有效节约建筑内外墙材料以及提高墙体颜色的持久性,减少建筑材料对环境的污染。最后,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会有效减少建筑设计、建筑建设所需要的时间,降低施工建设的难度,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现场,组装构建可与其他施工项目同步进行,或者预先完成,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
2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探讨
2.1实现资源消耗的减少,增加资源的实际使用效率
装配式建筑的组装结构主要由预制构件拼接而成,然而,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是利用特定模具在生产线通过机器以一种流水作业的形式生产而成。由机器以及模具完全代替传统的手工作业,在使用上可以达到重复循环的效果,工厂中具有明细的工人分工制度,这样可以最大化的减少资源方面的消耗,使以工人为主的现场操作形式转变为机器设备自动化为主的作业形式,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在材料以及人工消耗方面有着极大地节约。
2.2装配式内剪力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其中每个预制构件是否连接稳定,是施工中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预制内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内外剪力墙是建筑中用来抗震、抗风的重要墙体,所以,其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进行预制剪力墙的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要提前将水泥浆灌注工作完成,保证下层楼板可以完整地嵌入预制板的螺栓孔内,这样不仅能连接效果进行强化,同时还可展示其整体性的特点;二、在施工过程中,剪力墙的连接螺栓,需要置于结构中心位置,这样才能体现剪力墙的稳定性,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三、在剪力墙的施工工程中,要注意每一个构件之间的连接都是非常紧密的,这样才能保证内剪力墙在最后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必要时,还可以用钢筋混凝土,对墙体加固,以此提高内剪力墙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2.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1)在工厂预制以及现场组装环节中,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对涉及的工作人员展开专业知识以及综合技能方面的培训,同时,帮助工作人员掌握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难点,还能够强化其自身的业务能力,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促进整体建筑质量的提升。(2)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出场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指标来认定相应的构件,只有在其质量合格并且验收后才可以出厂,而在构件的运输过程中,则要充分结合运输体量以及运输距离等因素来科学合理地制定运输方案,而对于那些边角容易产生磨损的构件,则要对其进行重点保护,在其运送到施工现场时,以及堆放仓储的过程中,也要展开必要的保障管理工作。(3)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现场组装,施工企业以及涉及企业都应当充分结合建筑的主要特色以及施工环节展开优化设计,减少其中复杂、繁琐的组装工序,进一步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以及整体性,以不断健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监督体系以及管理体系的方式,促进装配式建筑验收技术的稳步提升。
2.4预制构件吊装
在开展预制构件吊装工作前,首先应选好合适的吊装位置。通常情况下,在确定吊点时,施工人员会选择弯矩最小的地方。如预制构件为体型较小的柱形构件,吊装时可以直接采取单吊点的方式。还要选择好吊装方式,要综合考量预制构件的实际特性、起吊机械设备的相关类型和具体的施工现场,从而选择出最为恰当的吊装方式。此外,在吊装过程中,如发现不对称构件,为了确保预制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可采取吊点方式或者辅助掉线方法,以减少正负弯矩的差值。
2.5缩短了项目工期,提高了工程质量
与传统化的建筑施工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实现了项目工期的缩短。因为装配式建筑中所使用的PC构件主要是提前由工厂制作而成,运送至施工现场可以直接完成组装,使现场施工在时间上的消耗得到了减少,实现了工序之间无法规避停工时间的减少,例如,传统化的施工模式,对于现浇混凝土构件而言,如混凝土柱、梁以及楼板等,在完成浇筑工作之后,必须等混凝土构件具有一定标准的强度后才能对下一道工序进行施工,对于现浇混凝土实现一定强度的这段时间而言,在预制构件的实际组装过程中是不可能存在的,预制构件仅仅凭借这一特点,就可以使项目的整体施工时间得到缩短,在预制构件中可以将建筑必须配备的水、电以及气等各种管线进行提前埋设,这样在完成组装工作后,可以直接开展电线等各种配线环节的施工,无需在墙上以及地板上二次实施开槽和打孔等工作,不仅实现了项目施工时间的节约,而且使构件得到质量的保证,同时大大减少了因为开槽和打孔等方面的作业原因在构件以及人财物方面产生的浪费。
结语
装配式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其在建筑工程中所突显出来的优势,是以往建筑施工技术难以比拟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的知道,装配式施工技术也有它不可忽视的缺点。因此,我们在运用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时候,应该重视其合理性,以此来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使得建筑项目可以在增强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同时,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从而满足当前越来越快的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林博.住宅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5):268.
[2]赵启良.住宅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3):6-9.
[3]郭佳.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2):1631.
[4]周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06):107.
[5]司鹏飞.探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20(05):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