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郑州
重庆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400030
摘要: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张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各类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充分发挥出市政公用工程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加强项目管理,注重施工品质和施工速度,减少市政公用工程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还需要致力于经济性的项目建设,降低工程成本费用,缓解市政压力,以优质的市政公用工程,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持续助力,这也是工程建设企业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
1.1安全管理问题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具有很强的危险性,以市政燃气工程为例,管道的铺设环节需要进行地下施工,如果土壤质量不佳,很容易出现塌方问题,给工作人员带来威胁,另外,工程的施工环节需要使用大量的工程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很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工程设备,任何的疏忽大意都可能对工作人员产生致命威胁。在当前的许多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中,安全管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不足,没有把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安全管理成为了一句空话,这种形式化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会无形中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风险,把工作人员置于险地。另外,在一些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缺乏专业的消防设备,消防体系不健全,在施工中如果出现火情,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消防设备的缺失会给火灾的扑救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威胁人员安全。
1.2质量管理问题
从建设的角度上来看,如果市政公用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不仅有损于施工企业的声誉,而且还会影响城市形象。在公众的角度上来看,市政公用工程中的质量问题,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威胁到居民安全,比如市政燃气工程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造成燃气泄漏,很容易引发爆炸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由于市政公用工程对工期要求非常严格,一些企业为了实现项目施工的速度,忽视了一些施工细节问题,盲目地精简工序,对材料的质量没有严格把控,各类材料入场以后直接投入使用,许多的劣质材料被应用在工程建设中,直接增加了工程质量隐患。另外,在当前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队伍中,大量的工作人员都存在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对施工要点掌握不够熟练,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偏差,受到人员因素的影响,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与规范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无法满足实际的城市运行需求。
1.3成本管理问题
由于市政公用工程项目规模较大,资金费用高,成本管理难度很大,在市政公用工程成本管理工作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由于造价人员专业素养不足,造价费用与实际的工程建设费用产生严重偏差,给成本控制工作造成了误导,最终引发造价超预算的问题,不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另外,还有一些管理人员忽视了全过程成本管理,这种不全面的成本管理工作很容易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设计环节的成本管理为例,如果设计方案自身没有融入经济性理念,设计方案漏洞百出,就会频繁地变更工程,产生大量的额外费用,对市政公用工程的经济性建设非常不利。
2项目管理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1安全管理的强化
在安全文明教育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注重教育方式,为了激发人员的安全文明意识,需要在教育环节加入视频,给工作人员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真正地认识到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风险以及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在安全文明教育环节,管理人员要为工作人员系统化地讲述各种施工要点,包括如何落实文明施工手段。
另外,现场的消防设备必须要齐备,而且要保证这些消防设备可以正常使用,工作人员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消防设备的应用方式,在日常的工作中,管理人员要注重此方面的指导工作,以便于在发生火情后,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消防设备对火灾进行扑救,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进一步降低施工风险。在一些高危工序开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施工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在基坑施工中,如果基坑深度较大,土壤承载力较差,为了避免发生坍塌事故,可以应用基坑支护技术对基坑进行处理,提升基坑稳定性,保证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安全性。
2.2加强质量管理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得知,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质量管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由于质量管理工作的缺失,市政公用工程的功能很容易受到影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管理人员要调整管理模式,改变原有的管理思想,真正地认识到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以高标准对市政公用工程进行严格要求,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引发的质量问题。在材料设备方面,原材料和机械设备是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的必要条件,企业管理者需要着重关注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管理,材料和设备因素也是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材料管理上,管理人员要狠抓材料质量,在材料的购置环节入手,提升购置标准,选择合格产品,在材料购置之前,检查材料的出厂证明和合格证书,不能只关注材料的价格,如果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即便价格再低,也不能予以使用。材料入场以后,不能立即投入使用,需要选择样品进行参数分析,由专业的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与实际的施工需求进行比对,保证报告内容与施工需求相匹配。在人员的管理方面,管理人员要制定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要求,长期的驻扎在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施工环节的监督,站在专业的角度上对施工内容进行评价,在工序施工完成以后要进行细致的验收工作,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找到此工序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对质量问题进行处理,消除工作人员的消极工作状态,促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规范性,通过此种方式,减少人员因素引发的市政公用工程质量问题。在技术应用方面,管理人员要合理的选择各项施工技术,为了保证技术的有效落实,减少技术因素引发的工程质量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对工作人员详细的阐述各项技术的应用要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为后续的工程项目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的消除工程质量隐患,实现高质量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
2.3加强成本管理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建设是所有工程项目的共同管理目标,对于市政公用工程来说同样如此,企业方面唯有加强成本管理,才能减少资金浪费,提升企业收益,保证企业更加稳定的发展。具体来说,在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环节,设计工作必须要贯彻经济性理念,在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上,要站在经济性的角度上考虑问题,通过设计方案的优化,为后续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在项目施工环节,对于各种材料的用量要进行严格控制,把施工费用控制在造价额度之内,减少材料浪费造成的施工成本增加。管理人员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从整体角度上对现场的所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对工序进行科学调整,促进项目施工进度的提升,也能降低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成本,达到经济性建设的最终管理目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势头良好,在各类市政公用工程的作用下,城市的功能得以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也得到了扩张。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了企业形象,同时,与人们的生命安全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为了实现优质的市政工程建设,需要在项目开展环节,强化管理工作,利用高效的项目管理,打造高质量市政公用工程,降低工程建设风险,提升工程建设经济性,进一步的推动我国城市建设,给人们创设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宗辉.市政工程进度管理[J].江西建材,2011(4):92.
[2]李劲.试论市政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要点环节和优化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