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斌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18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尤其是对于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而言,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推广。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随后说明了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的运用优势,并对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提升措施进行了相关阐述,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
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属于一种新兴的施工技术,目前仍旧处于不断发展以及完善的阶段,还未形成相对完善且配套的施工生产体系,而且在施工的前期有许多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因此在前期一定要进行科学与合理的施工规划,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技术,从而使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及运用。
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现状
从改革开放以来,建筑材料的生产企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建筑行业开始蓬勃兴起,但是当时并没有现在这样的大型商砼站,所有的建筑工程都需要工人加入袋装水泥、沙石进行搅拌,根据模具来形成一个一个需求的楼板,这是传统的建筑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作业非常缓慢,需要等楼板定型之后才能进行施工。后来出现了专门的板材加工厂,他们通过流水线施工加大生产量,来满足施工工地对材料的需求,板厂加工的方式仍然是建筑的主流,而我们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越来越多的方式是采取商砼进行整体浇筑,这种方式简单快捷,建筑美观,但是质量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无法相比。然而,由于城市建设的性质,商砼混凝土逐渐被引入城市建设中,但是在距市中心稍远地区的建筑项目中仍使用预制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1]。随着BIM的出现,它不仅有效地维持成本效益,而且质量变得更加可靠,因此这种构造方法已逐渐应用于其他方面。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2.1 台座模具施工技术
对于台座模具的制作工作而言,其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制作台座模具时首要的目标就是确保其定位也就是台座模具的施工质量,预制构件施工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台座模具的施工质量决定的。大多数情况下,可将台座模具施工分成混凝土台座模具施工及钢台座模具施工等。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都一定要保证台座表面的光洁程度,确保台座表面平整光滑。而且还必须不断提升与保障模具具有的刚性和稳定性,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模具的刚度还有稳定性均能确保其能承受住来自于混凝土浇筑的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同时还不会因蒸汽及其他原因产生膨胀甚至是变形等问题。为把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运用到住宅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就必须将施工便捷性作为首要考虑对象,借助台座模具施工来为后续施工连续性和质量提供保障。在使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施工时,构件在建筑中的定位和钢筋插筋等均需借助台座模具来提供质量保证,所以模具在制作的过程中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工艺进行制作,确保满足现场施工的标准,同时明确旋转的周数,为现场施工的需求提供坚实的保障。
2.2 混凝土构件浇筑的技术要点
(1)在准备开始混凝土构件浇筑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对施工设计图纸、施工设备、施工记录文件等的准备,从而确保为后期的混凝土构件浇筑的顺利施工提供坚实保障。(2)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浇筑,并且确保浇筑量和浇筑时间,从而确保混凝土构件浇筑的质量水平。
(3)在准备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做好添加剂的配比试验,确保在混凝土中加入合适剂量的添加剂以充分发挥原材料的作用,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与刚度,发挥混凝土的最佳性能。(4)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要确保浇筑作业的均匀性,并且对浇筑的动作和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同时在搅拌的过程中进行温度的实时监测。如果发现浇筑温度过高,需要立即冷却降温,避免由于温度影响破坏混凝土的强度和塑性变形能力,从而产生裂缝的情况[2]。
2.3 灌浆操作的技术要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灌浆施工技术也呈现突飞猛进的趋势,其施工技术要点如下:(1)在选用灌浆的材料之后,开始进行料拌,首先添加80%的水进行搅拌,然后在搅拌的过程中,逐步添加剩余的20%的水。在搅拌均匀之后,不能再次搅拌,需要静止存放进行排气,再进行下一步的灌浆操作。(2)使用的灌浆材料的温度要控制在5~40℃,并且防止被阳光直射。(3)在灌浆之前,需要将水均匀撒在预制构件的表面,以实现降温的效果。如果是在冬季,那么对温度的要求需要大于5℃。(4)预制墙板的方向校正是非常重要的,灌浆施工必须确保预制墙板的位置准确无误,并在预制墙板两侧现浇部分合模之前进行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操作施工的过程中,操作方式、材料性能、材料型号等内容必须和设计施工方案相符,不能随意更改。
2.4 管道敷设的施工技术
预埋铺设工作时,一定要确保管线布设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同时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线固定措施,从而使其能够由部件的中间位置穿过,进而避免产生立体交叉式的穿越。对于交叉布线的位置来讲,使用线盒是最优质的选择,而且对于线管数量密集且分布位置比较分散,可适当运用放射形方案进行位置的布设,尽量或完全不使用平行化的紧密式排布方案来对管线进行布设,最终使线管底部混凝土能实现顺利浇筑、振捣[3]。
2.5 预制柱吊装施工的技术要点
在开展预制柱吊装施工的时候,其操作标准如下:(1)在完成了上一层的楼板浇筑之后,需要将预制柱定位轴线及其边线松开,然后对预留柱进行定位,使用的是柱截面大小一样的定位钢板进行固定;(2)合理设置柱底和楼层结构层的坐浆层尺寸大小,一般为20mm,然后使用铁垫对标高进行合适的调整,以确保柱底的稳定性,铁片摆放的位置主要为两对角线的柱角上;(3)准备将预留的锚筋插入下柱的顶部位置,并且使用斜向支撑进行临时性的固定,再进行稍微的斜撑角度调整,从而确保是垂直向下的;(4)进行柱子注浆时,只需要选择一个注浆孔,其他的孔可以作为排气孔使用,待注浆全部完成后,进行封孔。
3、结束语
随着现代BIM技术的发展,我们相信建材行业中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准确性会得到更大的提高。确保预制混凝土的各个组成部分满足未来建筑需求,并保持建筑美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尽管浇灌式混凝土建筑出来的形状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化进程,但仍不能忽视预制混凝土构件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性,综合考虑产品材料、安全性和经济效益时,装配式混凝土仍然具有显著优势,随着完整生产体系的逐步完善,在未来建筑行业中,预装式混凝土构件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左意志.混凝土装配式住宅的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0):33.
[2]李兵.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164+166.
[3]陈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J].智能城市,2018,4(07):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