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
雅安市消防救援支队
摘要:大型灾难事故的发生地点道路复杂,未知变量太多,致使通信技术无法发挥出其最大效用,各个部门也不能精准配合消防救援部门及时展开营救工作。所以,探索新的通信保障方法势在必行。该论文主要侧重于讲述:在大型事故中,消防指战员遇到的困难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旨在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消耗。
关键词:灾害事故现场;消防通信;保障方法
引言:
这些年,安全生产事故层出不穷,在对人们生命财产方面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灵上的伤害。在面对大型事故时,应以营救生命,降低损耗为己任。并在事后合理妥善地处理事发现场,最大程度降低灾难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然而,受环境的制约,通信手段在事故现场往往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因此需及时在事故现场建立紧急备用的通信网络,以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各级指挥机构也要充分合理地进行人员调配工作,助力消防救援工作的完成。
一、事故发生现场的通信情况
由于事发突然且十分紧急,消防救援队伍难以准确预测灾难,及时到达发生地点。同时,灾难的发生会破坏通信设备,甚至会对传输设备造成影响,影响通信质量的稳定性。
灾难发生现场,消防指战员要及时准确的传递灾情信息,满足最基本的通话需要,同时营造良好的通信环境,确保现场工作稳定进行。除此之外,消防救援部门还应该做好备用方案,确保动态音频图像能够及时传送到指挥部。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数据资源,确保各个部门的传递信息及呼叫服务正常运行,并对相应工作进行合理安排。
二、事故发生现场的通信问题
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各类事故层出不穷,已经严重危及了社会安定。而以下几种通信情况,会影响信息的传送与接收,在事故现场十分常见。
(一)线路中断
一般来说,自然灾害的受灾面积较大,且会对地表形态造成巨大影响。这使得地面下的光缆和有线传输系统会出现“罢工”等问题。而空中线路与地面基站的破坏都大大增加了救援抢修进展的难度,受灾地区难以接收信号,消防救援队伍无法及时赶到,指挥部无法及时了解最详细的受灾情况,
(二)线路堵塞
由于事故发生会对人力与财力造成巨大的损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讯的意愿更加强烈。极短的时间内,信息量剧增,甚至超过可容载量,对通信设备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造成了拥堵现象,使得信息无法传递出去[1]。
(三)电力中断
电力是通信的基本载体,也是在灾难现场最容易受到破坏的供应系统。即使很多地区拥有备用电源,也无法进行长时间的电能供应。而电能供应不稳定又会使机房中枢陷入瘫痪,无法确保救援工作顺利完成。
(四)人员水平
消防营救方式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受灾情况因地制宜。现今,我国的消防救援专业化培训仍是一大弱项,很多一线消防指战员尚未完全把握专业知识,使得消防工作开展进程变慢。救援过程中一旦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一线消防指战员难以与后方指挥部取得联系,可能错过最佳营救时间。
三、新型通信方法
作为救灾分队的前锋,消防救援部门正致力于加强受灾现场的通信建设,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减少人生与财产方面的损失。所以,消防指战员要切实把握通信技术,身体力行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结合云端大数据库,在灾难现场面对突发事项随机应变。保护人民安全,维护社会长治久安[2]。
(一)专用卫星通讯网络的建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但昂贵的费用与较高的操作技术,使它较少出现在日常生活应用中。可当出现大型灾难时,卫星网络可以协助消防救援队伍进行正常运行。有关部门可以利用动态Ss技术,组织现场形成一个大范围的网络信息渠道,尽可能减少对资金的消耗。在地面系统对其进行完善后,再利用总部的网络模式配置卫星地面站,建立相应卫星体系。及时道路受损也可以进行指挥工作。
举例:各个通信分队都要配备通信车辆,确保营救及时。并且车内安装可接受信息设备,如北斗,可随时进行定位,而且便于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工作,及时统计现场数据并进行传送,使各部门实现精彩联动,配合完成工作。而GS系统,可以发现各种类型的损失,再利用无人机将其传输到数据库中,进行整合。相关技术者用信息绘制地图,再用清晰的数据,将信息转入云端平台,进行动态化的数据管理。
(二)波段交错的信息网络
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应用到超短波,超短波是波长大于10米小于100米,并且赫兹大于30兆赫小于30M赫的电磁波。短波通信受环境影响较小,不需要过于依赖地面设备。而且比较灵活,可以传播至很远的地方。除此之外,它的频段交错空隙大,救援期间,可以准时有效地传播信息,及时发布指令号令,所以多应用于短距离救援任务中。但由于该仪器操作难度大,对技术人员要求也很高,所以并未广泛应用。现如今,350MHe无线通信处于通信网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救火行动中,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其利用率频繁,安全性较高,更能快速且灵敏地调用公共网络,这样高速高效且精准的通信网络设备,在大型救援活动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在确保最基本的人员安全的同时,架起前后方沟通的桥梁[3]。
不仅如此,消防指战员也要学会一些其他的备用手段,如若运营商的有线网络保存尚可,相关人员即可通过光纤,光网等网络,与宽带进行连接。不仅可以保证信号传输的速度稳定,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通信速度。因为如若面对大型灾难事故,进行长距离的通信绝非易事。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并且做好提前必要的准备:准备一些扩音器材,提前学会一些简单的手语,可以进行简单的管理与分配事项,才能更好地帮助开展地区的救援工作。
(三)数据库及其基本应用
现今,随着消防通信技术不断发展,数据库越来越成为中心数据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它可以进行自我优化配置,还可以进行精细化数据编辑等。相关人员要下确保操作页面形式稳定的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特殊的检索工具。并且由于地基位置的不同,人文情况的不同,需要因地制宜,还要利用通信技术查询地域与个人信息。既然信息已经接近透明,这就免不了增强信息的安全性:所以,安全性极高的密码的设置显得十分重要。技术人员应当设计不同类型的密码,并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加以改造,全方位对数据进行保护。确保消防指战员发布的每一个信息准确性极高,减少指挥错误情况的出现,尽可能提高救援速度。
举例来说,应用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设计出模拟模型,在电脑上进行演示,以此及时了解现场情况。设计形成初期,我们要保证各个程序应用可以进行独立的运转,在不同的位置各自行事,而不是相互影响。同时明确各个数据的差异与联系,进行理念模型的设计,尽力以原版模拟真实的现场情况,给予消防抢救人员最精细的数据信息,以便后续工作的完成。
总结
灾难永远不可估量,事故的发生永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其破坏性与影响性确实我们不可忽视的。不仅破坏自然,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更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难以磨灭的阴影。消防应急通信的应用可以助力消防指战员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工作。所以更要做好后方的设备配备,形成严密的通信应用体系,并每隔一段时间内进行一次相应的锻炼。同时也要挑选最合适的设备,为建立现代化精锐队伍提前准备,做好做实救援工作的大后方。
参考文献:
[1]黄雅蕾. 大型灾害事故现场消防通信保障方法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7,10(1):33-34.
[2]杨亦斌. 大型灾害事故现场消防通信保障方法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22(33):213.
[3]唐斌. 浅析重大灾害事故现场消防通信保障方法[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9(2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