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越
身份证号 23010419890329****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是我国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能够提高农业经济、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水平。鉴于此,下面文章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措施;施工技术;技术管理
引言
水利工程发展其目标主要是利用比较有限的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利益,使社会获得正常发展,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及连续性,对工程质量影响能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使水利工程的质量有所提升,必须要重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防止施工技术产生不利因素,促使水利工程能够更加完善,给我国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水利施工技术特点和必要性
为了合理调整和分配水资源,我国需要加强建设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作用,我国整体水资源总量比较少,因此需要加强建设水利设施,科学利用水资源。通过建设合理的水利设施,有利于调整水资源,负责无法将水利工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会引发各种灾害,还会增加国家经济损失,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因此受到威胁。环境和季节等因素很容易影响到水利工程,因此水利工程对于工期提出严格的要求,此外因为地理条件的影响,增加了水利施工的难度,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使水利施工精确性因此提高,施工单位需要严格要求施工技术。
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2.1预应力锚固
预应力锚固技术主要是通过预应力的锚杆或者高强钢丝对岩土进行稳固的施工技术。预应力锚固技术的优点主要包括了:减少岩土的开挖量,避免大量的废渣倾倒。使用锚杆与强钢丝巩固了松软的岩土,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预应力锚固技术为进洞创造有利条件,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水坝工作时对混凝土堤坝和坝基进行加固,填补混凝土因养护不到位存在的裂缝。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施工中:首先,造孔施工,造孔完成后测量孔洞的深度和倾斜度,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在施工中需要注意钻孔的直径范围在110mm-150mm之间,保障施工的精确性。其次,加工锚杆的锚头,并且固定锚头。再次,对锚头进行张拉与锁定工作。最后进行封孔灌浆工作。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合理的估算预应力的损失,并且反复张拉实验,不断的调整预应力,减少预应力的损失。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反复的检查,待砂浆完全凝固后再进行封锚作业。混凝土在凝固后要达到表面平整光滑,检查混凝土是否存在裂缝、膨胀以及蜂窝麻面的问题。封锚后的混凝土表面与梁端面的错位需要小于2mm,确保施工的精确性。
2.2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要想水利工程能够如期并且高效地交工,在施工时技术必须有所突破得以优化。最先要考虑的就是提高施工导流以及围堰技术。因为水利工程必须建在河流的上游,水势湍急之处,这样才能对发电、防洪、储存水量有所帮助,呵护民生。而上游是水流的发源地,水势大且挤,地形多伴有山脉丘陵等高山地貌,这对于施工队的开展就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提高导流及围堰技术迫在眉睫。施工人员需要对当地地形进行勘测,考虑到泥石流、冻土等地理因素,安抚好周围的住户,尽量减少对于百姓生活的影响,并且围堰技术必须得以加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害以及财产损失,耽误工期。
2.3混凝土堤坝建设施工技术
混凝土堤坝的施工方式逐步改进的基础上形成一整套的常规施工模式,其主要的内容就是采用了柱状浇筑的模式,之后采用低热水泥将预制的骨料和冰水加入之后,以温度控制措施保障混凝土不会在使用前凝固,之后根据堤坝自身的受力情况利用不同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处理,在分层浇筑之后填平缝隙并进行凿毛的冲洗,之后再铺设一层水泥浆料及细骨料混凝土,在形成基本地坝之后在纵缝及横缝之间设立键槽,等到整个堤坝温度逐步稳定之后灌注接缝处,并采用四级配或者是三级配的骨料进行全面搅拌,以平仓机为基础进行强力振捣,完成基础的搅拌作业,最后以钢制的悬臂模板及预制模板进行最终堤坝塑性工作。水利工程中堤坝建设还要注意浇筑后的强度及堤坝每年升高高度的计算,以此为依据不断优化技术及大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推进堤坝建筑施工技术获得更高速的发展。
2.4防渗墙防渗处理
在开展水利工程的时,防渗处理技术是被人们普遍应用的技术,该技术通常被运用在粒状地层的作业环节,它的优势在于能够较好地掌控墙体的厚度,并且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也非常高。同时该技术也非常灵活,可以依照不同的施工地点和水利环境,运用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不但可以收获良好的效果,还能最大限度降低施工的成本费用。
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改进水利施工与技术人员的关系
在制定了水利施工的方案之后,就必须要配备比较专业的施工人员,来实施相应的方案。为了可以让水利施工的技术质量达标,施工企业充分地意识到技术性以及专业性的工作人员,是可以实现现代的水利施工技术的最为重要的元素。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让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得以强化,同时,也要优化施工技术人员的配置。首先,水利施工管理需要建立一个比较严格的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逐渐地转换原本的劳酬相当的一种分配理念,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根据技术人员实际所创造的收益,合理地进行收益分配,可以让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其次,要尽量加强专业性以及技能型的培训,不断地使施工技术人员技能水平有所提升,水利施工企业要按时培训施工技术人员,同时要引导工作人员更新其知识,充分地实现水利技术团队整体地提升,要让水利施工技术质量能够有所保障。最后要尽量充分地引入外部的资源,把外部的专家或是国外比较先进的技术引入水利施工当中去,从而促使水利施工的技术能够有所更新。
3.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更好地促进变革。不确定的因素要深层次的分析,监督和指导水利工程项目的开展情况,健全施工技术理念。对施工意见和原则进行分析,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偏差尽可能地减少,密切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联系,要深刻的认识到水利工程的施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了保证质量控制的有效性,需要加大沟通力度。从管理层面上来看,把控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是构建完善的监管机制,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权限,加强彼此的联系,提升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提升质量控制的效率。
3.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运用科学技术
提高水利工程技术水平最根本的方法是对科技进行创新,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应该加大水工工程项目的研发力度,在开展施工作业的同时也要保证工程的研发力度。其次施工的企业也应该加强和科研机构的协作,共同研发新技术,与此同时还可以为企业的施工团队招揽更多的专业人才。最后和水利工程有关的企业可以构建创新鼓励金,从而激励人们去创新,提高其积极性。企业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就应该强化对技术的创新能力,采用先进的技术以及新的工艺等,从而解决水利工程建设时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方法,同时融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先进技术以及工艺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对水工程的建设变得更加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成为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水利工程的技术变得更加成熟的今天,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情况,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效果。对此还需要加强施工技术分析与技术管理工作,通过科学技术创新与质量管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明中.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几点思考[J].四川水泥,2020(9):303.
[2]孟宪俊.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思考[J].居业,2019(9):90-91.
[3]高松.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