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超
重庆交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其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尤为重要,这项技术的施工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年限,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加以研究和探析,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接下来将对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和优化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土木工程建筑的发展,不仅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而且与民生发展息息相关,提高整体的工程质量是确保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稳定持久发展的重要基础前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整体土木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点,然而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对施工工艺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一旦施工工艺不符合施工要求,极易在施工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因此,需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做好严格管理,从而提升整体的工程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概念
通常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是指的体积较大的混凝土,一般在1m3以上,这种体积大的混凝土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因素产生裂缝问题,如水泥水化热之后,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相差较大,或者产生温度硬度,都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内外温差大、表面系数低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全面分析,当出现裂缝问题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裂缝的进一步扩大,保证施工质量。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在实际的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一旦裂缝的开展程度过高,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和建筑安全,从而带来不可预估的严重后果。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温差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建筑施工工艺的影响。首先,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形成强度的过程中由于水泥和水发生水化热反应会大量放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增加,当外界温度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差异超过一定范围时,很容易产生温度应力。温度应力将随着内外温差的上升而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增加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概率。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施工工艺不到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流程虽然看上去简单,但其实有很多细节因素需要注意,无论是具体施工方案的设计还是原材料的配合比,以及具体的施工环节等各个方面,都是需要有专业的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来操作的。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些建筑施工单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对施工材料的把控不到位,对施工流程监管不力,甚至会缩短工期,简化某些操作环节,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从而忽略了整个建筑施工的工艺,这无疑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从而给整个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3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具体优化措施
3.1施工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之前,应该做好原材料准备工作,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混凝土原材料,如符合设计与规范的水泥、品种多掺量小的外加剂、经过严格检验的粉煤灰、考虑施工要求选择的混凝土膨胀剂等,在施工之前需要将这些原材料进行充分的搅拌,而且施工方与混凝土搅拌方应该建立良好联系,保证混凝土充分供应,促使施工正常进行。在实施混凝土试配的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主要是把控水泥的性能,可以选择低热、中热、微膨胀或者收缩性小的水泥,保证原材料的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质量。
3.2预埋冷却管做好降温处理,保障混凝土结构强度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离不开预埋冷却管的降温处理。在混凝土结构中安装冷却水管用循环水的方式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当降温时,一旦冷却管内的含水量超出了最大可承受的范围,那么水流就会加快,从而影响水循环体系正常有效的运转,因此一定要控制好冷却管内的含水量。另外,相关的技术人员对于混凝土结构中的冷却管出现硬化的情况,一定要给予及时的保温和养护,因此在预埋冷却水管的施工中一定要设置测温装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其它环节的施工,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3.3加强控制约束力
首先,加强控制建筑结构外部的约束力。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滑动层的方式,使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横向受力约束得以降低,同时通过设置垫砂层的方式,减少地基对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的纵向受力约束,这样一来可以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安全风险因素缩小到最低范围,再做好温度控制防止措施,从而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内部应力的变化。其次,加强各种温控措施的综合运用,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建筑材料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而且还能改善建筑材料之间接触形变的现象,从而避免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现象。
3.4浇筑技术
在进行底板浇筑的过程中,可以实施斜面分层浇筑技术,对其进行平面分条、斜面分层,在底板下端实施浇筑。需要注意说的是,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每一层的浇筑应该根据从下向上、以坡浇筑的方法。同时,在进行层间浇筑采用间歇方式时,假如间歇的时间较长,或者超出混凝土初凝的时间,需要结合施工缝处理要求进行,保证浇筑的可靠性。在实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该根据60天强度进行,满足设计要求,重视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等材料的质量,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防水效果。在夏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度较高,需要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进行降低,内部预埋管道时可采用水冷散热的方式降分,更好地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效果。
3.5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对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尤其是防止早龄期开裂至关重要。建议浇筑完毕后尽快进行养护,为了防止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表面失水过快,在浇筑过程中应采取边收面,边覆膜的方式进行保护,把表面湿度控制在较高值,薄膜之间要上下错开,搭接压紧搭接宽度符合规范值,当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在底板、顶板薄膜上铺设保温棉毡,同时尽量避免破坏薄膜。对墙柱等不能覆膜的结构,应采取带模板养护,养护时间至少为7~14d,拆除模板后应进行喷水养护,保持表面一定湿度,避免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出现。在施工中,当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可将模板固定装置稍微松动,降低后期拆模难度。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业也不断进步,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也有了迅猛的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来推动建设项目更好地完成。勇于进行探索和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度监测及裂缝控制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246.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2018
[3]侯林宇,梁翃瑞,许杰.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砖瓦,2020(10):56-57.
[4]李鼎文.空间大悬挑型钢混合肌理饰面清水混凝土结构综合施工技术[J].砖瓦,2020(11):167-170.
[5]张海星.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砖瓦,2020(05):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