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2月5期   作者:陈祖书
[导读] 道路桥梁工程作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其质量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
        陈祖书
        身份证号:51021619730202****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作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其质量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务必要给予高度重视,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尤其是要针对各种常见病害,做好针对性的防范和处理措施,以免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及其寿命。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对桥梁进行加固,在消除病害的基础上,增强桥梁的承载力,延长使用寿命。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思考
引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桥梁问题逐渐显露,其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钢筋锈蚀等病害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其质量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包括施工行为、客观环境等等都可能会造成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尤其是容易出现诸如桥头破损、路基下沉、裂缝、钢筋锈蚀等病害状况。所以,务必要充分认识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对其实施有效处理的重要性,并针对性用好施工处理技术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1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
        1.1桥头破损
        就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桥头破损是一种发生概率相对较高的工程病害。桥头破损主要表现为桥梁两端发生了一定的变形,进而导致桥梁整体应力结构出现一定的变化。这一问题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工程整体稳定性受损,所以如果没有实施有效的处理,对桥梁的使用安全可能造成较大的威胁。尤其是很容易诱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对于桥头破损问题,必须要针对实际情况展开深入分析,了解其原因并针对性地予以处理。通常情况下出现桥头破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施工作业材料问题造成的,材料质量不佳使得桥头承载力与抗冲击力相对不足,进而在使用过程中被车辆反复碾压,出现了桥头破损问题[1]。
        1.2钢筋锈蚀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钢筋是除混凝土之外最为重要的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桥梁的使用寿命。锈蚀是钢筋中较常见的病害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加剧,当锈蚀达到一定程度时,钢筋可能会发生断裂,使构件丧失承载力。不仅如此,钢筋锈蚀后,会在表面形成氧化层,导致钢筋与包裹在外面的混凝土表面产生剥离现象。目前,可将钢筋锈蚀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外部环境中氯离子含量过大时,引起钢筋锈蚀。(2)混凝土发生碳化后,破坏钢筋的钝化膜,进而导致锈蚀。(3)混凝土的水灰比过大,容易造成钢筋的锈蚀速度加快。(4)环境的温湿度会对钢筋锈蚀有直接影响。
        1.3路基下沉
        路基下沉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道路桥梁的病害问题。道路桥梁的路基不仅承担着工程的自重载荷,而且投入使用后还有持续的交通载荷,所以如果路基施工质量不佳,则很容易出现路基下沉的问题,导致桥头跳车。路基下沉不但会造成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受损,更有可能影响其平衡性,从而对交通运输造成不利影响。路基下沉的出现根本上来说都是因为路基施工质量不佳所造成的,进一步分析又包括地质条件勘查不全面,软土处理不到位,地基施工技术不规范等原因。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是地基的质量无法满足工程需求,所以在施工中务必要对桥头路基施工高度重视[2]。
        2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2.1喷锚施工技术
        喷锚施工技术是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处理桥头破损的重要技术,对桥头实施有效加固,提升整个桥梁的稳定性。喷锚施工技术的主要原理,就是在超强喷射机和喷锚设备的作用下,将具有超强粘结性的硅胶材料喷射到道路桥梁需要加固的指定位置,从而提升结构的稳定性。喷锚技术相对于其他的各种加固技术来看,在多方面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其粘结性高,施工便捷,而且施工效果非常稳定,所以在当前各类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2.2增大截面
        2.2.1力学特点
        截面增大后,主梁从原本的一次受力构件变为二次受力叠合构件,除需承受现有的应力之外,还要承受后期的荷载应力,即恒荷载+活荷载。所以采用增大截面的方法对桥梁进行加固处理后,应验算梁的极限承载力是否符合要求[3]。
        2.2.2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浇筑与植筋是增大截面加固法的关键工序,为确保整体质量,应掌握相关施工技术要点,具体如下:(1)浇筑混凝土前,应先检查槽钢及模板的顶面高程,确认符合要求后,进行布料摊铺。混凝土的布料摊铺厚度,可略高于振捣密实后的桥面标高,以2.0~3.0cm为宜;混凝土摊铺的长度达到10m左右时,可进行振捣密实,并用滚杠在振捣完的混凝土上进行滚压,达到整平的效果;以混凝土的凝结情况作为依据,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三次清光处理。清光时,可采用3m直尺法逐点检查平整度,及时处理不平部位;混凝土初凝后,应及时进行刷毛及洒水养护,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避免早期开裂。(2)植筋前,应检查锚固部位的混凝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在现场确定出植筋的准确位置,并做好标记;可采用冲击钻进行钻孔,钻头直径应略大于植筋直径,成孔后将孔口临时封堵,避免落入杂物,影响后续钢筋的植入;当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及时进行清孔,可使用高压气清除孔内的粉尘,再通过化学法进行清孔,以此达到预期的清孔效果;液体的存在会导致植筋结构胶强度下降,因此,要确保孔壁的干燥性;植筋前应对钢筋进行除锈,向孔内注入适量按比例配制的结构胶,缓慢植入钢筋并确保钢筋植入到底,最后将孔口的结构胶清除干净[4]。
        2.3桥梁破损修补
        在对桥梁中破损较为严重部位进行处理时,应将该部位松动的混凝土全部凿除,使其露出骨料,并对裸露在外的锈蚀钢筋进行除锈,用微膨胀水泥浆作为界面剂,通过环氧混凝土进行修补。对修补的部位进行凿毛,用清水对混凝土基面进行清洗,从而使基面达到清洁、干燥的要求;按照厂家提供的配合比,对聚合物砂浆进行拌制,随后在缺陷部位涂刷一层。当缺陷修补好后,用钢丝刷将混凝土接缝处的浮浆去除掉,并以清水进行冲洗,晾干后抹环氧树脂浆液进行封闭。桥梁破损部位修补完毕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其中环氧砂浆的抗压强度应达到规定值,混凝土表面应坚实、无油污,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部位应无裂缝且外观平整,钢筋表面也应无锈蚀的迹象。
        2.4养护中的维修加固方法
        针对运营后的桥梁病害,维修加固方法有桥面补强层加固法、喷锚混凝土加固法、扩大基础加固法、桥墩套箍加固法、扩大截面法、粘贴钢板法、粘贴碳纤维法、体外预应力法等等。各种维修加固方法,各有适用的条件与部位,各有利弊,根据实际情况考虑[5]。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些病害问题,导致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所下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对桥梁结构进行加固,消除病害,提升桥梁承载力,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加大对桥梁加固技术的研究力度,除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外,还应开发一些新兴技术,为桥梁工程加固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官超.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13-114.
        [2]杨润萍,李婷峰.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91.
        [3]王大鹏,杜晓龙.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门窗,2019(22):130.
        [4]毛伟.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地产,2019(22):138-139.
        [5]李国志.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27):6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