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第5期   作者:杜伟
[导读] 在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建筑业改革进程的日渐推进
        杜伟
        奥德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建筑业改革进程的日渐推进,装配式建筑因为其具备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等特征,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我国在建筑行业中的需要,可以说是我国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基于此,以下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利于缩短建筑施工的实际工期,在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对建筑资源的浪费,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实施。可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分析施工管控要点,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空间更为广阔奠定良好基础。
1预制装配式建筑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当下建筑行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该种施工技术不但能够基本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性,并且提高施工单位以及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施工难度更低,施工流程更为便捷。并且这种施工技术能够让建筑的整体重量更轻,并且具备更高的抗震能力,为了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就要深入了解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结构类型以及施工技术,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施工效率以及经济效益。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2.1预制构件运输与存储
        各类预制构件在运输中要拟订完善的运输方案,对各个施工环境集中分析,拟订完善的运输设计方案。对运输时间、运输流程、运输线路有效规划,在运输过程中要对非常规尺寸、非正常形状的预制构件有效运输,拟定针对性保护措施。在运输应用车辆选取中,要对各类运输构件基本规格进行分析合理选取。做好运输中上车、下车安全保护,提高运输车辆稳定性,防止车辆运输过程中受到惯性作用影响出现不均匀移动与歪斜影响。在各类预制构件存储中也要设计对应的方案,在方案拟定中要注重合理选取支撑物,选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强化构件安全性。用于构件存放的场地要具备较高的整洁度,地形相对平整,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水措施,避免场地内部积水对构件质量产生威胁。
        2.2剪力墙的预制施工技术
        对于整个建筑而言,剪力墙是非常关键的结构,需要承受整个建筑的重力,对力学性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剪力墙之间需要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连接,对尺寸形状要求也相对较高,如若不然在后期装配时可能会引发其他问题,最终影响施工精度。为了确保装配与拼接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在剪力墙对应位置预留孔洞与插筋,装配时对其进行浇筑。由于孔洞和插筋位置的合理性对后续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直接决定了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因此必须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位置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
        2.3预制窗体施工操作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预制窗体是重要部分。在预制窗体结构装配中,施工技术人员要注重对窗体具体朝向适度调控,做好窗体位置核对,这样能保障螺栓顺利插入到窗体中,之后应用螺母进行紧固,对紧固程度进行控制。现阶段,为了全面提升项目施工整体质量,要对各部分构件质量提出更多更高要求。做好施工生产流程管控,促使预制窗体具有良好韧性、强度值,优化窗体性能。在装配中,要保障预制窗体预留相应的空间,可以有效应对自然环境热胀冷缩变化,避免窗体安装位置产生裂缝问题。


3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手段分析
        3.1强化过程管理和进度审核工作
        虽然我国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但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因此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还不是非常完善,很多地方无法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基于此,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充分结合市场以及自身情况,制定科学严谨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并在实践过程中严格执行。在过程管理中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是两个重点内容,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控制。施工进度过快必然会影响施工质量,而施工进度过慢则会增加施工成本。所以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合理推进施工进度,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
        3.2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支持
        装配式建筑如果想要更为健康有效地发展下去,不可能脱离现阶段的良好的市场导向的支持,同时也无法脱离政府部门的有效支撑。在推广应用各种新型技术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成本,如果仅仅拥有市场导向的作用的话,整体效果是不够明显的,这将会导致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受到冲击,此时则需要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和支持。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出与装配式建筑政策法规相互关联的法规政策,对装配式建筑时间做出推广和完善的时候应该设立专门负责的部门,出台相应政策,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诸如拿地政策和资金支持等等,此类方案将会极大程度地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进而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角度上。
        3.3运输阶段施工质量控制手段
        预制建筑结构件在预制厂中施工完成后,需要将其运输到建筑施工场地进行装配与拼接。整个运输过程对于整体的施工质量同样有重要影响。因为在整个运输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很有可能会削弱预制结构件的质量。基于此,在正式进行运输前,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对运输的工具、运输的方式、运输的时间、运输路线的规划以及运输过程中建筑结构件的摆放问题等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只有充分考虑各项细节问题并对其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够有效避免运输过程对建筑结构件造成不良影响。
        3.4技术体系的完善优化
        虽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不够成熟,但是在国外的发展时间已经是相当长远的,许多发达国家都拥有独属于自己国家性质、状态的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体系,所以针对性地研讨发展独属于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体系也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具体化、配套化和系统化的设计来完成对产品的主要结构的设计工作,包含系统设计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设备、主体结构和厨卫等部件。保证研发出的结构体系能够更好地推动工业化生产和施工活动的建设。此外,我国部分单位面临着模数不协调的问题,所以应该形成崭新的集成技术,用于推进针对构件的制作处理,此举可以促使建筑产品部品构建体系朝向更为完整的方向建设与发展。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传统的现场施工技术相比较而言,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此项技术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所以还不是非常成熟,有待进一步的积累与推广。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整个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流程为主线,分析了不同阶段控制建筑施工质量的主要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地积累装配式建筑施工经验与技术,对于进一步推广该项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江彦,陈伟,王利明,黄惠敏.高层装配式建筑关键施工工艺分析[J].建筑机械化,2020,41(12):27-30.
[2]肖翔.关于装配式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160-161.
[3]李儒光,肖洪吉,卢雪松,高亚凤,程晓敏,田焜.装配式建筑发展及提升策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6):56-61.
[4]陈春雷.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0(11):114-115.
[5]孙俊鹏.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