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5130291986****6123 四川省成都市 610200
摘要: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的建筑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但是建筑行业管理水平发展速度则稍逊于技术发展速度,导致建筑行业由于管理水平落后出现一些发展问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建筑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建筑施工事故频发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
1.1工程技术因素
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有向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的功能,如果企业施工管理人员还没有掌握先进的施工新技术,这将极大的增大安全风险发生的几率。此外,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中,过于追求新的施工信息技术,新的施工设备应用,而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导致发生安全风险的可能性大增。因此施工前需对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新施工技术的学习和培训,将施工中易引起安全风险的关键节点,采取加大安全督查和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措施,保证施工安全进行。
1.2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落后
现在的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在安全管理上完全靠经验,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只能被动地进行处理,不能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大部分企业对事故发生前的准备阶段和预警阶段都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没有建立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安全管理系统。无法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减少企业的损失。导致企业只能在事故发生后进行补救,这样不但使得企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也会导致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延误工期,甚至可能被勒令停止整顿。只靠经验和事后补救是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要想当代的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要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3财务管理方式落后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财务管理工作也开始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办公,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且加大了数据的准确性。但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由于缺乏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当前财务办公只是使用日常的办公软件,在资料传输和共享、安全性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较为落后的财务管理方式也是加大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加强安全考核
强调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安全考核及奖惩制度,提高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奖惩金额。要严肃执纪问责,严肃事故责任追究。加强对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层层传导安全生产责任压力,将安全生产责任压实到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神经末梢,要把落实所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对企业责任不落实、投入不到位、失职渎职、无视员工生命安全发生事故的,绝不姑息,坚决守住安全底线。要把工作问责置于事故问责前,不仅对出了事故要追责处罚,责任不落实、工作不深入、措施不落实也要追责处罚。不仅发生了伤亡事故要追责处罚,对受伤事故、未遂事故、违规违章行为也要追责处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企业关键少数警醒起来,自觉尽职尽责。
2.2借助现代科技做好施工安全管理
现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借助现代数字工具对企业进行管理是大势所趋。其在建筑施工行业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及。例如,BIM技术的出现,增强了主体企业对工程项目的了解程度和管理能力,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大大推动了项目的施工进度,于此同时,这一技术也能够明确指出建筑施工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于企业将问题从根源解决提供了不可忽视帮助。此外,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还可以对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及特点、成因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实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建筑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智能化的方法。其次,对于施工过程中具有偶发性且专业难度高的管理难题,借用现代化技术可以进行现场3D模拟,然后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最后,建筑施工企业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掌握时下先进的工艺技术,并根据生产要求运用更加环保安全的是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及时进行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的专业水准和安全管理能力进而有效增强安全管理的技术含量。
2.3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制度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财务管理风险是必然存在的,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制度,分散风险,减少因财务风险对企业施工项目造成的不利影响。一方面是回避风险。按照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和资金实力制定具体的防范风险措施,选择最为合理的财务风险防范方案。另一方面是转移风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将财务风险转移分散到企业的其他部门,共同分担风险,减少某个项目因财务风险造成的重大损失。
2.4加大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人力物力投入
首先,招标单位要在签订承建合同时,就应该按照当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条例,在合同条款中明确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则和权责,将施工安全相关问题明确为合同义务。通过合同条款约束施工企业落实施工安全工作。其次,施工年企业也要将施工安全工作上升到企业战略发展高度,将提升企业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作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投入更多的发展资源在施工安全工作上。再来,要转变传统的“人防”安全管理理念,多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采用“技防”的形式提高一些高危施工岗位的安全系数。积极尝试施工技术研发和应用实践工作。同时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应该重视对高素质施工安全工作人员的招聘和培养,提升企业整体施工安全工作队伍素质。最后,加大对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设备、劳动保护用品的投入。针对一些高危施工环境,应该投入更多的工时、人力和物力,优先改善施工环境,尽可能排除施工环境中的不安定因素。
2.5教育培训形式要灵活多样化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要适应新形势,把安全教育培训模式从过去的固有思维中解放出来,实现安全教育培训形式的多元化,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可以采用集中培训形式,也可以通过网络方式开展培训。对施工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更应丰富培训形式,坚持“易懂、易记、易操作”的原则,多采用实物、影像、现场参观、亲身体验、事故分析、现实说法等生动形象和直观的教育模式,通过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激发施工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培训效率与质量。尤其是大中型企业,要尽快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加快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进“互联网+安全培训”模式。一方面培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培训对象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主进行课程选择;另一方面,通过充分发挥网络数据分析和统计的功能,可实现教育培训管理、考核发证、培训档案查询等信息化,建立和完善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不断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结语
总之,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刻不容缓,施工主体应该加大对企业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追加安全管理环节的资金投入,借助现代化的智能工具对企业安全问题进行管理,从根源消除企业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促进企业和社会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宇.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及相关问题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63-64.
[2]熊新华,夏德华.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思考[J].建筑安全,2018(1):75-77.
[3]陈少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项目管理,2020,26:142,145.
[4]许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0(14):49-50.
[5]王丙焕.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21):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