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良辉
山东源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250104
摘要:我国的地理环境具备一定的复杂性,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人员应结合施工地点的地理环境来进行施工设计。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从而间接地提升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效率。在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后,为能使电力系统建设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展,电力施工单位对于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人员也在不断地对电力工程领域的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前言
输电线路施工项目开展期间,工程场地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务必要参照管理的规程标准,结合施工项目的特征,工程场地实际情况,切实做好监管工作,以此实现随时察觉隐患,及时处理相应问题,减少安全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保障场地工人的安全,扩增施工企业的各方面效益,为推进建筑行业的进步凝聚力量。
1我国输电线路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概述
当前我国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接地技术、防雷措施及施工天气的选择。导线在雷雨天气时,若没有做好防雷措施极有可能遭到雷电攻击,导致导线损坏,甚至对人身安全也会造成巨大威胁。输电线路在经受过雷电攻击后极易引起跳闸事故,人们的生活及企业的生产都将会受到影响,最终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电力施工单位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时应做好输电线的避雷措施,目前最常用的避雷方式是通过避雷线的架设使电流能够分散传输,这能够有效地减少流经杆塔的电流,从而使导线能避免雷电的冲击,使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性能得以提升。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的设计时应重视接地工作的重要性,接地工作与防雷措施都能有效减少输电线路被雷电攻击后产生的消极影响,效降低雷电导致的跳闸故障产生的概率,从而使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最为基础的保障。
2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策略分析
2.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开展前期,施工单位应制定出全面且详细的图纸,明确施工的地点及施工的日期 ;面对专业施工人员数量不足问题,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其施工技术能够提高,从而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做好充足的人员准备。同时明确施工的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确保施工人员有规范的操作,使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符合国家的要求。材料管理部门应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材料管理制度,要求材料的购买必须符合制度要求,要确保材料的质量及数量严格按照材料管理制度进行购买。在进行材料购买后,材料管理部门还应注重材料的管理,通过井然有序的管理使材料在使用时能更加方便,从而提高施工的效率。
2.2加强基础技术
基础工程作为塔杆施工的重要内容,它能够使塔杆更具安全性与稳定性。针对于不同的施工环境应采用不同的基础工程施工方式。例如,施工场地若选在风化岩石较多的地带,则应采取岩石嵌固基础作为基础工程施工方式,且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对基坑进行掏空处理 ;而阶梯性基础作为一项传统的技术需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与时间,因此如今对于阶梯性基础的运用已逐渐变得稀少 ;若工程施工开展地的土质偏软弱,则会导致基坑的开挖工作难以进行,此时应采取联合基础进行施工,但需耗费较多的材料,且施工的操作与其他施工方式相比更加复杂。因此,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基础工程阶段也应注重施工技术的选择,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使施工效率得以提升,使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
2.3加强杆塔技术
塔杆是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的选择影响着输电线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当前被运用最为频繁的塔杆种类为铁塔,铁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用时限较长,不易受到风雨的损坏与侵蚀,因此受到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喜爱。在实际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普通的塔杆不足以满足线路的支撑要求,因此如今的塔杆都是经组装后再使用。但使用塔杆组又会产生其他附加问题,因此必须考虑塔杆组的材质及塔杆组的组装方式,还应明白塔杆在组装后的避雷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再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后,施工人员再进行输电线路的施工,以此来提高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性,使输电线路塔杆的安装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2.4加强架线技术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架线工作主要有张力展放以及拖地展放两种方式,其各有特点。张力展放需大型机械设备的支持才能进行,这对于企业的财力耗费较大,但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能保证导线的完整性,而拖地展示则更多依靠施工人员的操作,能极大减少企业资金的耗费,但由于施工人员在进行拖地展放时导线会与地面产生摩擦,从而可能造成导线的磨损。因此,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在进行在线工作时要寻求的不是完美的架线方法,施工相关单位应考虑怎样做才能使架线工作开展能实现最小的资金与能源损耗。
2.5加强线路检修技术
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完成后相关部门也应注重线路的定时检修 。若出现停电事故时,线路检修人员应立即对线路进行检修,在时间充裕情况下应做好检修的设计和准备工作,从而使检修工作进行的更为合理,降低日后线路检修的难度。同时线路修检人员应注重自身生命安全,在进行线路检修时要穿好全套的工作服,要确保自身操作的规范性。在完成输电线路修建后应立即与塔杆保持距离,退出到塔杆安全范围区域,随后再进行接地线的拆除。确定检修所有相关工作完成后检修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检修情况。
2.6输电线路施工安全风险管控
(1) 选用施工安全监管责任意识强的分包企业
为了提升输电线路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效果,则需要相关企业在选用分包商时,严格审查核分包商的资质以施工团队的总体实力,从中筛选出优质的施工队伍,以此保障安全生产,确保场地工人的作业安全。对于已经达成协作的施工团队来讲,在输电线路施工项目开工前,务必要对全部的施工人员开展专业相关的培训,以此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这样一来,施工人员才可以自觉遵从相应的规程标准,完成全部的施工内容,保障施工安全管控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2)加大安全培训力度
作为施工企业,如果想要强化作业工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就应在进场开工前对其做好相应的安全培训工作,以此扩充施工人员的安全常识储备量,使其拥有安全责任意识,这样才能在施工中主动遵从相应的规程标准完成工作内容,用以减少各类安全问题、安全事故产生的可能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安全培训工作开展期间,施工企业应当预先将以前类似工程项目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以事例的方式告知施工人员,使其可以认识到安全施工的关键性,继而防范类似事故的产生。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应定期委派安全管理人员,亲自到施工团队中开展安全动员大会,推广和宣传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时刻警示施工人员,强化其安全责任意识。
结束语
从目前情况来看,输电线路项目的施工管控工作效果好坏,会直接关系到施工场地作业工人的个人安全,因此这不单是管理者需要做好的工作,更加需要施工场地工人认识到安全生产的关键性,唯有如此才能规范施工行为,防止或减少安全事故产生的次数。因此,作为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应当选用多种方式,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使其可以主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规范个人的工作行为,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可见,施工企业在进场开工阶段,加大安全风险管控力度,能够保障项目顺利开工,从而确保施工品质、施工安全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韩凤仪 .110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质量控制[J]. 科技风 ,2015,15.
[2] 植康荣 .110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问题与施工质控分析 [J]. 科技经济导刊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