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工作质量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35期   作者:1张鹏 2付立德 3肖珍珍
[导读] 近年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进一步加深
        1张鹏 2付立德 3肖珍珍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输电检修分公司  湖南 衡阳  421000
        摘要:近年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进一步加深,电能作为一种便捷环保的能源,深受国家青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特高压输电线路迅速发展。保证特高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我们电网人肩负的光荣使命。现就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电的依赖性也逐渐的增强,进而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全面建设。做好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后期运行维护问题,不仅有效的保障了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提高了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因此,我们还应不断的了解和分析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特点,及时的对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其运行水平。
1、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的主要特点
        当前,对比正在使用的电压及越高压输电线路,有着自己本质的特点和区别:
1.1结构应用参数更高。为了满足线路间隙和距离要求,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高度对比超高压杆塔更高,绝缘子串子更长、吨位更大、片数更多;加之电压额度为1000KV,导致带电体周边电场强度更高,为了保证其基本性能,大都采用分裂导线加以串联,以此来提高线路的机械性能、流通性能和电磁环境的稳定性、经济性。
1.2线路运行安全稳定。特高压输电网络因为其自身特点,能够合为更多的用电主体提供稳定可靠能源,但影响范围也更大。以往线路发生问题可能影响的是一条街或者一个城市,但现在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地区。基于此,国家在电网建设时充分考虑到其安全稳定的要求,相比原有电网具有更安全、更稳定、更耐久的特点。
1.3维护运行环境复杂。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天候多变,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及维护造成影响较大。如塔杆高度较高,雷击的概率加大,绕击的次数增多;中国部分地区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加之长串绝缘子串的自身特点,污染现象和覆冰情况更为突出,防风要求也更高。
        线路自身的特点给运行维护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如绝缘子串长度大,型号多,更换较为困难;电压荷载过大,对于检修工作的各项指标要求较高;同时,停电往往带来更大的损失,一般采取带电作业,对于人员安全技能操作要求较高。
2、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电力企业中,运维管理方面的人才相对较少,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准也不达标,这就使得资源配置不够完善,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技术人员有限等原因,这些地区的电气行业内相关工作人员关于运维的专业知识很难得到保证,在输配电方面的专业知识明显存在很多问题。由于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专业知识存在缺陷以及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局限性等,电力行业的输送电就难以达到标准。电力配置问题的处理方式是在每个地区设专门的输配电网络,各司其职,各自负责所在区域内的线路问题。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需要多地区共同进行线路维护的情况,就需要临近的多个输配电网络联合维修,这样会影响原有的运行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目标。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技术人员和设备不先进等,没有对超特压输电线路进行统一检修和维护,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
3、提升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
3.1加强计划管理
        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中,还要注重加强计划管理。在这一方面,电力单位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做起:①制订制度、月度等工作计划,保障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的科学、稳定进行。

电力单位应根据上年度的运行检修工作数据及工作的实际需求,制订合理的工作计划,同时还应注重体现季节的运维工作特点及年度大修工作需求,合理安排人员及工作次序,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②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保障工作计划的实际实施。电力单位可以成立监督小组,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同时也可以建立各个部门互相监督的工作机制,既要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又要强化各个部门的互相监督,保障工作质量和效率。
3.2对检修工器具进行设计优化
        完善的检修工器具是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前提条件,不但直接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同时也是现场操作作业的安全保障。超特高压检修工器具的研制及应用是提高特高压线路检修水平、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有必要针对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特点对检修工器具进行重点优化设计。一方面,采用新型工艺材料,减轻检修工器具的自重。因为检修工器具多为承力式结构,要求具备相应的承载力,而决定重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材料性质。在常规线路维护中较多使用的是铝合金材质,重量相对较大。为此,可研究采用材质相对轻便的复合材料和有机材质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在设计工器具时,在满足安全可靠性的基础上尽量优化工器具的功能结构型式。这样可以更加方便现场实际操作。
3.3完善“三位一体”立体巡检模式
        人工巡视已经无法满足输电线路运维巡视需要。随着超、特高压线路的日益发展,为节省电力通道资源及节约成本,线路杆塔大多采用双回及多回路设计,80~100m的高塔已经趋于常势,随处可见原先靠地面人工巡视发现线路上缺陷及隐患的弊端已经逐渐显露。应对措施:地面人工巡视已经难以发现高塔上导线、金具及线档中间间隔棒、线路通道的缺陷及隐患,因此,应大力推广直升机、无人机、人工巡视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巡检模式。在开展常态化直升机巡视,逐塔逐档排查缺陷及隐患的基础上,开展无人机针对外破区、山火区、居民区、污秽区、覆冰区等特殊区域的动态特巡监控,并结合人工消缺的方式将线路上缺陷、隐患及时予以消除,提高线路的整体健康水平。
3.4利用新技术完善各项监测技术功能
        首先是要加强对微风舞动、视频、气象和风偏、杆塔倾斜、覆冰等在线监测装置进行完善,通过海拉瓦模型,模拟出可视化的3D显示控制平台,从而实现关键监测点设备状况的实时观察,提升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维水平。此外,无人机巡航技术也可以代替传统的人工运行巡视手段,其具有迅速快捷、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等特点。通常无人机的巡航速度为20―40km/h,是人员巡线速度的几十倍,尤其是穿山越岭.跨林区沼泽湖泊地段,无人机可以不受地域地区的限制和影响;同时,在夏季电力高峰期间,无人机可以采用无间断起飞集中巡视重要故障源点,近距离的观察输电线路,通过配备的红外与紫外成像仪等先进的巡检设备,有效地发现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导地线断股断线、金具松动发热、绝缘子损坏等缺陷,也很大的避免了人员高空作业的风险。
3.5提升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水平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及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已经成为现今电网的骨干网络,每次停电必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耗费。应对措施:在开展输电线路常态化检修工作的基础上,实施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是缩短线路停电时间、减少经济损失的科学、高效手段,而线路带电作业人员也成了电力行业的“飞虎队”,在短时间内就能及时解决线路上异物悬挂、导地线受损、金具损坏等危急、重大缺陷,确保线路安全运行。
4、结束语
        特高压输电线路是我国近年来重点工程之一,其维护工作对国家的能源运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对其技术掌握还在起步阶段,相关班组务必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管理方法,让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相信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线路的维护管理工作能够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谭海光.关于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应对措施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7,(12):83+87.
[2]崔文亮,郭凯.以特高压输电运检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员工培训实践[J].企业管理,2016,(S2):30-31.
[3]何光锴.关于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科技资讯,2015,13(31):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