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医养结合建筑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5期   作者:张威
[导读]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建筑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张威
        开源国际建筑设计院(广州)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建筑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制约了养老行业与医疗行业的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阐述了医养结合的建筑设计原则,分析了当前医养结合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要点。
关键词:医养结合;建筑设计;原则;现状问题;设计要点
        老年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在建筑设计中,要结合老年人的个性特征及其生活和心理需求,提高建筑空间的舒适性和实用性。此外,在建筑设计上,还要注入人文关怀,创造适合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场所,丰富老年人的休闲生活。只有满足以上两点,才能有效地加强建筑设计的老化,促进养老行业和建筑行业的共同发展。
1 医养结合建筑设计原则的分析
1.1 无障碍性
        由于老年人的年龄较高,身体机能下降较快,在建筑及其配套设施设计时要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基础,合理规划内容,为老年人的出行、居住带来便利。而无障碍性就是基础设施规划中首先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其目的在于打造适合不同类型老年人需求的设施、设备,在发挥建筑功能性的同时,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具体来说:首先,针对老年人的行动障碍,要在行进道路设计上确保其平整度,避免高低落差的產生,确保老年人的出行安全;其次,对于老年人的视觉障碍,需要加强室内采光效果,为其营造一个干净、明亮的生活空间,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辨识度较高的安全标志,便于老年人出行;最后避免噪音对于老年人的干扰,要加强对建筑空间隔音效果的处理,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噪音对老年人的影响。
1.2 安全性
        老年人身体抵抗外界病毒侵蚀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建筑设计时,除了要注重其功能性外,还要对空间的安全性给予高度关注,尽可能选择污染小、节能性高的建筑材料,以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在卫浴等水源较多的区域内,还要做好防水措施,以免危险的发生。另外,对于门窗等设施也要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开关窗方式的便捷与安全,且门窗高度不宜太高,以免降低室内的通风效果。
2 医养结合建筑设计的现状问题分析
2.1 功能配置不全面
        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与其他养老建筑不同,其完善的医疗功能设施和配置是它总重要也是最突出的优势。此类养老建筑不仅要考虑到老人,也要考虑到工作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在为老人们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的同时,也该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有的养老建筑在配置医疗护理的功能空间这一方面较为混乱,同时医护人员的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功能配置缺乏、功能缺失,导致老年人无法得到高水平或是全面的护理,工作效率较低。
2.2 空间设计不优化
        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年人,那么此类建筑在前期设计工作时就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思维特点、行动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但目前许多此类建筑的设计者没能认识到这一点,只是以自身生活经验为借鉴,以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观赏性和艺术性为重点,未能结合老年人的生活需要,空间设计比较不合理。如果老年人尤其是失智或失能老人,住在空间设计不合理的养老建筑中,出行受到限制,复杂的空间布局会让他们迷失,不够人性化,对他们的服务反而起到了消极作用。
2.3和医疗衔接不紧密
        当前我国大部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与专业医疗机构的衔接都不够紧密,尤其是“社区型养老建筑” 和“机构型养老建筑”。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慢性病或是突发病,这对医疗配置以及和医疗结构之间联系的要求较高,要做到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调理慢性病,在遇到突发病时能够利用绿色通道及时将其送往周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但目前许多养老机构无法做到这点,或是存在欠缺,耽误老年人的治疗。


3 医养结合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
3.1用地选址要点
        在进行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之前,应要求有关部门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用地选址,在强化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效果的同时,以为后期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而且在进行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用地选址时,还应考虑以下几方面要点:第一,由于养老设施建筑主要服务对象为老年人,这就应结合老年人身体素质要求和其他方面因素选取养老设施建筑地址,尽可能保证养老设施建筑在医疗机构附近,确保医疗机构能够及时治疗老年人自身疾病。第二,在进行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用地选址时,应将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建设在公园或者广场的附近,有效提升养老设施建筑周围环境的舒适性,对于促使老年人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2建筑整体布局设计要点
        为保证养老设施建筑能够满足医养结合的要求,在进行建筑室内空间布局设计时,必须考虑老年人日常生活体验和各项疾病治疗效果,有效提升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全局布置效果,继而彰显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优势。从医养结合的角度出发,在进行养老设施建筑整体布局设计时需要考虑设计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保证医疗机构全面融入养老设施建筑当中,有效减少老年人治疗各项疾病的中间环节,从而提高老年人疾病治疗的及时性。第二,应在养老设施建筑中设置运营服务空间,有效提升养老设施建筑综合养老层次,以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务,积极改善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不合理的地方。除此之外,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加强物业管理和医疗服务等工作在养老设施建筑中的作用效果,强化养老设施建筑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彰显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整体布局优势。
3.3公共服务设施设计要点
        一般来说,在进行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养老设施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并在各类公共设施的支持下有效缓解老年人日常生活和疾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枯燥感,确保养老设施建筑能够满足我国养老行业综合发展需求。从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公共服务设施设计的角度出发,其中需要考虑的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保证老年人空余时间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就应在养老设施建筑中布置标准化活动中心,以为老年人提供合理的养老场所。第二,为避免养老设施建筑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抑郁症问题,则应在养老设施建筑中设置心理辅导室,对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压力实施有效疏导。在提升养老设施建筑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的几率。
3.4开敞空间设计要点
        作为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的独有空间,开敞空间设计对于强化养老设施建筑中医疗功能与养老功能衔接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就应加强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开敞空间的设计力度,借以保证开敞空间的作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从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开敞空间的角度出发,其中涉及的设计要点如下所示:第一,在进行开敞空间设计时必须保证相应空间中有足够的阳光,确保老年人能够在开展各项活动时享受阳光滋养,逐步提升老年人对钙元素的吸收力度,有效预防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骨质疏松等问题。第二,在进行开敞空间中活动设施设计时,还应保证各类活动设施具有无障碍的特点,逐步提升各类活动设施在老年人活动和复健中的作用效果,进一步提高养老设施建筑中老年人自身健康和养老水平。
3.5建筑环境设计要点
        如果想充分发挥医疗景观的作用,设计人员需要对舒适、亲和以及明晰等因素综合考虑,在视觉环境中增加草绿柳青的色彩,在嗅觉环境中融入花草香气,在触觉环境中融入水体、光线等,在听觉环境中设置轻音乐。设计建筑环境时,还应保证养老结构无死角、无黑暗,对于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要进行人工光照。除此之外,还应考虑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周边生态环境的要求,并在各项要求的支持下对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周边生态环境事实优化调整。灵活应用一系列绿色环保的建筑环境设计模式,提升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环境设计效果和绿色环保内涵,促使我国医疗行业与养老行业协调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趋势促进了医养结合建筑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医养结合建筑实际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为了保证医养结合建筑建设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对医养结合建筑设计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胡朋瑞.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策略[J].中国科技纵横,2018(10)
[2]何显明.基于适老化理念的养老建筑空间设计概述[J].江西建材,2017(21)
[3]卢大纲.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