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浙江宜方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丽水 323300
摘要: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各类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安全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有序地进行,应采取合理可行的策略,加强安全管理。基于此,本文将对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新时期
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介绍
1.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特征
其一,多样性。建筑工程在投入建设的过程当中,首先施工环境势必是不一样的(如丘陵地带和平原地带、湿软地基和坚硬地基、潮湿气候和干旱气候等),其次则是会涉及较多不同类型的施工项目(如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住宅用建筑以及工业生产用建筑等),最后是细化到每个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会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施工计划以及技术措施。这些不同点都会使得安全管理有不同程度的需求。
其二,复杂性。常规性的建筑项目在进行中往往会涉及到较多方面,如机电设备、排水设备等等诸多不同体系,相互交叉、彼此制约,必须要从整体加以全局化的安全管理,同时细化到每个步骤上又需要加以不同的细节管理,可以认为是非常繁杂且难度较高的。
其三,危险性。因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共同作用,加上当前城镇化地区的高层建筑、智能化建筑越来越普及,其诸多设备以及新型技术的应用,势必会带来一些在以往施工经验中没有出现过的风险隐患,这些隐患可大可小,轻则令进度滞后、成本增加,重则诱发施工事故、带来人身和经济的损失。
1.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2.1提供安全保障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施工管理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安全管理是主要的施工管理内容之一。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施工单位及时发现安全事故,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切实的保障。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项先进技术被开发出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该提高对先进设备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水平。然而,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施工单位必须不断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1.2.2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导致施工的正常秩序被扰乱,还会给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使用大量先进的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工作的合理开展,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3促进社会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社会发展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应该从施工人员的角度出发提高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为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2 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
2.1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2.1.1塔吊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中,塔吊是非常重要的机械设备之一,也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具体措施如下:
①塔吊的地基固定、防雷接地等均应符合规定要求,若是需要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作业,则应做好应急锚固措施等准备工作。为防止塔吊的大臂碰撞到架设在高空的电缆,应在塔吊上设置限位开关。
②为保证塔吊的作业安全性,应建立专门的使用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指挥操作。塔吊司机必须严格按照指挥人员给出的信号对塔吊进行操控。
作业前,要检查保险装置和限位装置,确认齐全、灵敏、可靠后方可作业。塔吊司机与指挥人员均须持证上岗,无证者不得操控和指挥塔吊,塔吊司机应做好工作记录,不得超载起吊。
③所有吊装使用的钩、索等要齐全、完好,并且合理使用,对于塔吊使用的配件,必须及时进行更换,以免引起安全事故。塔吊与输电线路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并且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在塔吊的驾驶室内应配备安全电压的照明灯具,两侧与后窗处应加装防护栏,要保持机窗明亮。当塔吊安装完毕后,应及时验收,确认达到安全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1.2中小型机具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中,除了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外,还需要使用一些中小型的机具,如钢筋加工机械、砂浆制备机械及木工机械等。在对上述机具进行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同时要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和维修,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2.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因为多数建筑工程当中真正参与到施工作业的人员都是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不是非常高的农民工,所以,有必要参考建筑工程的基本特征、施工环境的客观条件、安全管理制度当中的技术要求等加强针对性安全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同时配合一些技术考核验证接受培训的最终成果,确认作业人员满足施工要求之后才可以投入到施工工作当中。这一制度实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工程所在的技术领域进行针对性安全培训,这也是出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工的接受能力考量的,借助完善的培训,强化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对事故预防、风险自救技巧等方面的水平提升,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人员安全有关键性的作用。
2.3 加大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
为了全面推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稳定的进行,施工单位应该加大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第一,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与保养,结合机械设备使用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处于良好的状态。第二,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重视安全防护工作的开展,对洞口以及高空施工等进行多重防护,最大限度提高施工的安全。第三,配备齐全的救援器材,做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同时,施工单位应该对建筑工程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概率最大的施工环节。第四,施工现场应该合理设置安全警示牌。
2.4 安全管理规范制度
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具备较为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必须要立足于系统工程原理基础之上针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研究以及有效分析,同时参考国家出台的对应法律、标准等制定安全管理规范,借助规范化且程序性的管理流程提升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能。通常来说,安全管理规范制度涵盖生产例会、教育培训、风险评估、技术交底、审批论证、生产检查、事故报告等诸多方面的行为标准,会根据工程实际有所调整。对于该制度应用在实际工程当中是否科学合理,施工企业可通过组织专家论证的方式进行个性化完善。
2.5 建筑施工企业完善安全奖惩措施
施工企业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制定建立涵盖所有岗位、工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体系,明确企业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督促落实。同时在此基础上,组织对员工安全操作行为进行检查和考核,对管理规范、操作规范的团队和个人予以物质和精神等奖励,从正面引导员工遵章守纪。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施工单位应该结合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出发,保证施工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郭佳. 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研究[J]. 科技风,2020(36):119-120.
[2]朱子凌. 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J]. 居舍,2021(03):164-165.
[3]宋永伟. 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J]. 建材与装饰,2020(17):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