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锋
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66000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实际价值,然后,主要探讨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其中包括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协助构件拆分工作、优化构件埋件布置、创建建筑信息数据库,最后,阐述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前景,以此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为设计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
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得到了迅猛提升,进而我国针对建筑行业提出一系列要求,并做出相应指示。在建筑工程中,需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整体水平,深化建筑设计,并采用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以此实现信息化管理。同时,加强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对建筑的整体进行充分的把握,合理选用建筑构件,继而提高建筑设计的精度。
1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实际价值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建筑物功能特性与物理实体的数字化表达,包含建筑项目全部的工程数据模型,主要是从建筑设计阶段到后期运营维护管理的各种相关信息,具备一致性、关联性、完备性的特征。实现了建筑信息在不同部门、不同阶段的信息共享和数据的传递。随着中国建筑行业和BIM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BIM技术逐渐展现出与建筑工程行业的适用性、高效性和先进性。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不断受到承包商与工程师的关注与认可。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逐渐增多,新型的建筑方式需要各方面紧密配合,各个阶段也需要紧密衔接,要求在管理方面也需要更加严格。而BIM技术为装配式建筑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平台,提高建筑工程的速度与效率,减少了工作中的失误,避免了建筑工程返工的情况,有效降低了工程的成本,推动了建筑行业科学高效的发展。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第一,改进预制构件库存检测和管理效率。BIM技术可以实现电子信息管理,减少了手工检测和统计中出现的误差,有效节省了人工成本。第二,提高工程质量,BIM技术可以为建筑工程提供有效的三维建筑模型,对施工周围环境和施工情况进行模拟,有效改善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 建立建筑信息模型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下,对其设计施工要求逐渐增多,在装配式建筑的深化设计中,通常会应用BIM技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可有效为设计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二维图纸的方式,促使设计人员针对较为细节的内容难以进行准确设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图纸存在较大偏差,继而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为此,在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对BIM技术进行充分研究,并使其应用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利用三维模型的方式,能够有效规划建筑的整体内容,明确各个环节的施工情况。并且,在模型的创建过程中,涉及了较多的专业,如水、暖、电及施工等,在三维模型中,有利于设计人员充分了解建筑施工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继而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修改。同时,在某一处修改时,需对整体进行重新修改设计,若采用传统的方法,则会增加大量的工作。然而,采用BIM技术则缩短修改的时间,各专业可以直接在模型中同步进行相应的修改,以此可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效率。同时,在模型的创建过程中,需根据具体的建筑数据参数,继而配置相应的模块,有利于系统能够根据参数进行自动分配,明确具体的安装步骤,以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并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2 协助构件拆分工作
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过程中,需使用相应构件,其中常用的构件为框架柱、阳台、楼梯等,通过各项构件继而能够完善整体的建筑内容,在构件的拆分过程中,也需采用BIM技术。在模型应用的基础上,需对其内部的构件进行合理拆分,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的连贯性,可以有效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同时,在构件拆分的过程中,有利于设计人员对建筑整体构件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充分掌握,有助于对各个节点进行全面观察。在实际的拆分过程中,需减少构件的数量,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相对复杂,在加工过程中,单个构件产生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需将构件的数量及种类进行不断的优化。例如,在叠合板拆分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结合板宽的不同情况,并利用BIM技术能够快速了解其具体的数量以及相关的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对板宽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此减少构件的类型。同时,在BIM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不断深化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理念,根据技术的应用效果,对设计方案其进行逐渐优化,完善工艺流程,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继而促使该技术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BIM技术的更广泛应用。
2.3 优化构件埋件布置
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构件拆分原则,并对构件埋件布置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充分应用BIM技术,以此可对埋件布置进行有效的优化。例如,在梁柱的埋件过程中,需采用内嵌式梁柱,该构件本身具有相应的埋件,然而,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针对钢筋吊钩环需进行单独的设计,该构件在设计过程中,需根据建筑整体结构展开有效的调整,才能够确保埋件的合理性。同时,在预制柱埋件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将该构件上墙与柱之间衔接的部位进行设置,使其与钢板高度保持一致,并为其设置具体的参数。在模型的创建过程中,可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实际结构进行科学调整,继而使其满足建筑模型的实际需求,充分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以此能够对建筑中的参数进行有效观察,确保建筑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促使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因此,当前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得到了有效利用。BIM模型的创建,也能够为施工人员在后续的施工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3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在各行各业中均得到了良好的普及,其中在建筑行业的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BIM技术,尤其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该技术可有效深化其设计内容,完善各项施工的细节。根据建筑实际的施工要求结合BIM技术,以此进行施工图设计,能够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确保设计方案的内容以及数据更加准确,有效防止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差错,对建筑工程的整体产生较大的影响,提高工程质量。因此,此项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现阶段,BIM技术在预制构件工作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在初期明确其预制率,使其符合我国的建筑要求,防止其与实际应用情况不相符。目前,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得到广泛使用,它能够有效整合各项专业内容,并在各个环节对构件提出相应的要求。在构件拆分的环节开始到工程的整体施工,均可对该技术进行应用,有助于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速度,确保设计的方案具有良好的适应性。BIM技术还能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内容,并对细节进行精细化,有利于在实际施工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能够对有关施工内容更加明确,全方位立体展现建筑结构,以及各个构件节点的安装方法,便于施工人员快速的投入工作中。
4 结语
总而言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建筑行业针对该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并且,该技术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具备较强的专业性,能够充分应用到实际的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中。通过创建模型,对建筑结构进行有效的模拟,能够有利于设计、施工人员对装配式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全面的观察,针对突出的问题可进行及时调整,从而确保建筑质量的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刘业金.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20,(15):54,56.
[2]杨博.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研究与实践[J].建筑·建材·装饰,2020,(2):19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