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及其实践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5期(中)   作者:石铁飞
[导读] 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的优劣决定该建筑物智能化服务功能的发挥,
        石铁飞
        杭州中进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的优劣决定该建筑物智能化服务功能的发挥,现阶段我国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存在一些通病,影响了建筑质量。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控制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智能技术;工程管理;应用措施
引言
        纵观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实际可以发现,物联网技术和信息科技的持续发展,为智能化建筑项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推动了城市服务和物质生产的发展,让物品流通的安全性和速度得到了稳步提升,同时,也强调了智能化建筑项目设计的功能性和连接性,推动了智能化时代的进程。在智能化背景下,怎样推动建筑产业的发展,让建筑设计的质量和层次得到提升,已经成为相关单位和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1智能化建筑工程的概述
        智能化建筑工程的概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建设项目的需求持续增加,所以说,建筑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会面对一些挑战。挑战主要来源于人们对建筑质量和功能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相应的先进科学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占有重要地位。建筑智能工程的产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当前的建筑工程中智能技术使用也比较普遍,如建筑工程的火灾警报装置。这些智能技术在使用时对建筑工程的功能性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既能有效改善为实用建筑,又能完全满足如今人们对建设项目的需要。建筑智能化工程意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将工程结构设计和功能以及智能化技术联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建筑工程本身的功能、有效性的延伸,基本功能实现过程的进步提高了建设项目本身的附加值。在这种更方便、更高效的前提下展示附加功能,不断满足人们对建设项目各个方面的需求,充分提高建设项目本身的效益。
2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
        为强化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成效,规避施工风险,消除施工问题,施工企业需要组织人员,认真做好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的系统化探讨,旨在理顺施工思路,为后续施工优化活动提供方向性引导。(1)电气智能化工程管理体系不健全。与美国、德国等国家相比,我国建筑电气智能工程施工起步相对较晚,在电气智能化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缺乏相关经验,没有能够打造成熟的管理制度体系。制度的缺失无疑影响了整个施工项目的成效与水平。例如,没有想出完备、细致的分工机制,在电气智能化工程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出科学的配置,难以将责任细分到个人,这种情况的出现,无疑限制了相关人员参与电气智能化工程设计、施工的主动性,无形中对整个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产生了消极影响。(2)电气智能化工程人员配备不完善。现阶段,部分施工企业处于施工成本以及利润空间的考量,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在整个电气智能化工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观念认知的缺失,使得施工企业在人员聘用的过程中,缺乏对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以及相关资质的核查,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环节,只能凭借过往经验开展施工活动,对于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周期的管控带来极大不便,甚至增加了后续管理活动压力与成本投入。
3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的具体应用
        3.1电子信息射频技术的有效应用射频技术对于施工管理整体效果和质量影响重大,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快速提高,电子信息射频技术的应用也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价值。针对施工管理行业中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物流运输部分,电子信息射频技术有效提升了其运输水平和运作效果。比如,在进行施工设备与施工材料的物流运输过程中,对于大量的运输数据,电子信息射频技术能够实现快速的信息选择和识取,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管理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效率,为企业节省了经济成本。同时,电子信息射频技术能够有效保障施工管理数据的安全性,其庞大的数据信息存储空间也为繁琐的数据分类和检索工作提供了帮助。


        3.2对建筑进行全面监控建筑工程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如果在管理过程中发生了安全事故,且缺乏相应的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会对后期的问题解决带来更大的难度。如果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中采用智能化监控系统,能够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内进行数据上报,帮助工作人员充分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并融合后台的计算机技术,制定出更加有效地解决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
4提高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效果的措施分析
        4.1设备自动化设计
        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通过自动化系统可以让建筑的多种需求得到切实满足。以建筑设备为例,通常情况下,可以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展开对建筑设备的监控,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包含多种形式的节能程序和管理软件,既可以实现对于建筑物设施的有效管控,也可以结合设备的使用需求展开对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以实现节能管理的目标。可以将安全防范系统视作人们生命财产的保护机制,在系统中包含有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和电视监控系统等,也可以结合建筑物标准及用户需求确定完善的安全防范机制,让安全防范机制的作用得以充分彰显,以降低人们的生命及财产损失。火灾是一种非常恐怖的灾难,为了预防火灾的风险需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而火灾报警和联动系统中包含了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报警联动系统,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规避火灾的风险。
        4.2开展系统化的管道安装铺设相关工作
        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环节,工作人员在管道敷设施工中,需要做好技术交底等工作,掌握管道铺设的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做好管道质量验收、管槽开挖以及回填等相关工作。尤其在开挖施工阶段,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土方开发的位置以及深度,开挖后,组织人员进行管槽的清理,使用的管线其单根长度不应当超过1.2米,以免长度过长,影响施工质量。
        4.3安全管理的工作
        建筑智能化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与一般的建筑工程施工是有所差异的。两者之间存在的安全隐患点也是不同的,因此建筑智能化施工中要根据其实际情况来编制一些针对性的施工操作规范,保证施工安全。此外,在施工的工程中,需要在现场配备安全员,检查、预防一切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降低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与施工建筑安全。
        4.4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培养
        智能化技术在施工管理的应用过程要求较高,需要施工人员具有专业的信息知识和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针对相关人才培养机构来说,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智能技术相关技能的培训,同时,增设实际操作的施工课程,帮助其提升实际施工问题地解决能力。除此以外,相关建筑企业提高对于智能化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在企业内部开展应用讲座,提高员工的智能化技术水平。并在企业外部进行专业人员的选拔和招聘,帮助企业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施工是建筑行业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而产生的全新工程概念。而在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建筑企业根据工程效能、品质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且结合当前的管理问题展开相应探究。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积极改善管理技术,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工作效能,并且在施工管理中对管理技术进行革新,提高施工人员所具备的相关业务水平及专业知识,逐步发展成为具备自主智能化的建筑施工,为人们创造更加优良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及其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152.
[2]肖奎.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9(05):78-79.
[3]秦帅.概述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及其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9):78.
[4]魏守军.探析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管理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8(16):74-75.
[5]刘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及其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8(03):191.
[6]高航.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风,2015(04):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