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李冉
山东翌纬公路工程有限公司,251500
摘 要: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不同环节施工都需要有施工技术支撑,而测量放线与精度控制也是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施工技术。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城市化程度逐渐提高,公路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公路工程中测量放线环节,对于保证公路工程施工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施工中必须把握好测量放线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同时严格控制测量放线精度,以此保证整体施工质量,建设出更多高质量的公路工程。本文首先对公路工程测量放线的具体内容进行概述,提出恢复和复测公路的控制点、中线复测和边线放样、校核与增设水准点、测量纵横断面等内容,然后对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精度控制进行归纳,指出测量误差原因有人为误差、地面控制产生的误差、其他误差等原因,对后方交汇法和导线全长单位闭合差和点位误差进行总结。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放线;精度控制
公路施工会涉及多个技术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会影响质量安全,影响施工进度与效率。测量放线,是为复测高程,实现对施工进度进行有效指导的目标。公路施工的测量放线环节,具体工作内容为,依照工程项目设计文件,依据控制点和控制桩的坐标位置,使用测量仪器设备标定出中心线和边桩的具体位置,同时针对其高程做反复的核查,以科学数据指导公路工程施工,对施工进度与安全起到促进作用。
1、公路工程测量放线的具体内容
1.1恢复和复测公路的控制点
公路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经过前期勘测后设置的转点桩、交点桩,有少量被破坏,可以通过测量放线工作恢复和复测工程中的公路控制点。比如说,公路等级比较高,一般均会沿顺路线放线设置出新的控制导线,还需要联合测量原有控制点和新导线,构成附和式道线。联合测量的目的是获得起始坐标数据,另外还能校核观测数据。假设图一中为工程实例,原来设置四个控制点分别是A、B、C、D,把第一个观测点放在B(1),放置全站仪,观测2点位置的坐标,然后全站仪移动到2点,观察3点坐标,得出C(n)点的坐标值。
可以看出在观测高程时需要选择全站仪,假设运用往返方式观测,必须将严格控制竖直观测误差,控制范围是±2mm,变长控制数值保持在2千米之下,这样才能确保达到四等水准差标准。所以,测量导线时,必须严格观测导线控制点三维坐标,准确控制高程,保证路线断面符合标准。
1.2中线复测和边线放样
中线复测和边线放样的具体工作中,必须严格依照下面施工过程进行:首先,测量人员必须保证每个交点间距离和交点方向与图纸设计内容相一致。如果工程施工项目类型为多个标段类,一定要保证闭合挨着的两个标段,其中心和中线的测量能够深入到相邻标段的100米或者50米。其次,科学合理地设置护桩。施工范围之外,受到破坏较轻的位置,设置出对应的木桩。借助护桩在作用,能够及时把原来设置的桩点做恢复。最后,合理设置里程桩。依据中线桩设置出历程桩。直线施工时需要着重注意,必须要设置合理横断面,必须保证其同百米桩处于同一水平。而曲线施工时,分析桩位密集区域,设置出曲线施工路段的起点、中点、终点。尽量避免其被破坏,保持路基边线与其有1m到2m之间的距离。如果有丢失或者破坏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内修补完整,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1.3校核与增设水准点
公路工程的校核工作的实施要在水准点应用之前,通常情况下要保证闭合差的范围处于合理范围之间。校准实施期间,如果发现有超出限额的情况,必须分析出现的原因,将具体情况上报到上级相关部门。实践施工之前,一般设计单位会提前设计出水准点,并交付使用。
而实际工程中,水准点会被破坏,因此需要通过测量放线增设水准点,复核水准点。
公路工程中的水准点一般控制到150m-200m范围内。如果工程项目是多个标段类型,必须闭合相邻路段水准点。并且合理控制闭合差,同时每个月都要严格复核一次。一般情况下,一些永久性的工程,设施水准点时要深埋木桩和混凝土木桩,并设置出明显的标识。
1.4测量纵横断面
公路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需要测量纵横断面,依照测量标准严格实施。测量纵横断面得到的数值,是极端土方量的依据标准。测量完成后,还需要严格和对测量结果,进度保证测量结果符合设计标准。
2、测量放线的精度控制
2.1测量误差原因
分析测量放线精度问题重点在于分析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以便能够从根本原因着手,更有效地降低测量误差,保证测量准确度。公路工程的测量误差原因很多,几乎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误差,总结分析精度控制的重点放在以下几点:
2.1.1人为误差
实施测量工作时工作人员由于疏忽、操作不规范、测量技术能力较低等一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测量误差,这种误差经过规范和管理是可以避免的一种误差。
2.1.2地面控制产生的误差
地面控制的测量误差,施工技术人员选择的测量方法不当,造成测量误差,这种误差在测量放线的实际工作中常见一种误差。
2.1.3其他误差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误差,在测量放线工作中还有中心坐标测量误差、地下导线测量误差、竖井联系误差、定位测量误差等等。测量工作人员一定要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避免测量误差存在,为公路工程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2.2后方交汇法
想要保证测量不出现误差,施工人员需要选用科学化程度较高的工作方法,后方交汇法就是其中一种。该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精度评定方法,其借助固定程度模块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放样地位的精度,从而实现精度评定,公路工程的精度分析过程中有着积极作用。后方精度评定方法分成两种类型:前者的具体过程为,计算出观测点原始坐标,计算坐标的变化差值,然后实施精度评定,通过对各种坐标点的计算,保证了有足够数量的控制点可以使用,从而大大提高精度;第二种具体过程为,使用最小乘法去求解直接观测数值,通过这种方式实施精度的估算,可以这种方式工作过程过于复杂,一定要严密评估,容易存在误差,因此一般使用在自由站点精度的评定工作中。
2.3导线全长单位闭合差和点位误差
这两种方法对于精度评定有着重要意义,能够很有效地进行精度评定,以此保证施工的精度。具体工作过程为,运用仪器标称精度实施测量,从而确保测量效果,未来更好地满足施工要求,应该保证导线布置的时候以实际测角和测距实施测量,同时依照相关技术参与和精度标准实施,针对测量角误差和起算点开展精度的分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各项建设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其中公路工程项目是典型代表,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测量放线工作得到了施工人员的重视。提高测量放线工作的质量,保证测量精度对于施工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分析测量放线的各个环节,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强化管理与控制,从而在实质上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控制到施工精度,逐渐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侯帅波.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测量放线及精度控制分析[J].交通世界,2018(Z1):38-39.
[2]张峰.房建工程施工中测量放线技术的应用要点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04):19-21.
[3]艾黑麦提·艾拉.浅谈公路施工中的测量技术及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5(20):133.
[4]杨杰,杨国倘.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测量放线[J].山东工业技术,2015(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