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王琪1 王茜2 邱丽2 计文利3 李晓宇3
[导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电子商务的飞快发展,支付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而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手段,正在取代传统的支付方式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并且随着4G的普及和5G的开发和逐步应用,第三方支付的接受度得到了空前提高。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唐山  0632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电子商务的飞快发展,支付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而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手段,正在取代传统的支付方式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并且随着4G的普及和5G的开发和逐步应用,第三方支付的接受度得到了空前提高。第三方支付的涉及面广泛,是融合了各行各业的新产业,具有极大地商机,但是也需要各行业之间的密切合作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链。于是我们要对第三方支付进行分析,剖析第三方支付的基本现状,与法律监管,从而把握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走向及形成的模式,分析第三方支付对银行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发展与模式;商业银行;影响与对策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获得了飞速发展,并且已经逐步渗透到了人们的日产生活中。而在电商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商业银行在网络支付上存在种种不足,导致了第三方支付应运而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出现了诸如支付宝、财付通等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他们的出现不仅是对商业银行在网络支方面不足的补充,也为第三方支付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经过多年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壮大,如此迅猛的发展应该引起商业银行的重视,而在第三方支付背后巨大的线上支付市场更是不容忽视。在2013年后第三方支付企业开始进军金融行业,掀起了一场金融革命,这不得不说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一次巨大冲击。所以,剖析第三方支付的基本现状,与法律监管,把握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走向及形成的模式,深入分析第三方支付对银行的影响,积极探讨商业银行面临的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的应对措施,实现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共赢。
        2.1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拥有最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最多的互联网使用人群,电子支付的需求在不断地渗透进日常生活。互联网的使用者对互联网的需求已经从最初的信息门户到后来的娱乐需求,发展到如今的对电子交易的需求飞速崛起。而相应地,互联网也从最初的以信息和娱乐为中心转到以电子支付为中心。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正是顺应了这样的发展规律,并且不断刺激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2.1.1  交易规模
        由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在不断扩大,增长速度因为基数扩大而放缓。根据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到2018年为止,人们已经基本养成移动支付的习惯,第三方支付的使用率相比来说很高,成倍增长的时代结束,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第三方支付平台将会在新的领域寻求发展,与更多的行业产生更密切的联系。
        ——2.1.2 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格局
        其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以54.3%和39.2%的占比,位居第一梯队,占有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支付宝在下半年持续发力,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势头。而像壹钱包和联动优势等处于第二梯队的企业,则是选择在各自的细分领域范畴内谋求发展。位居第三的壹钱包,向其他行业输出的成果显著,覆盖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商户。位居第四的联动优势靠着面向行业的支付+供应链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获得了交易规模的持续增长。位居第五的京东支付依靠的是京东电商平台以及金融业务,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增长。与京东并居第五的快钱依靠万达这样的线下实体商店,快速发展。
       
        图1 近六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图3 2018年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格局
        ——2.1.3  2018年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
        从数据来看,中国线下扫码支付交易额增长速度减缓,但是仍在稳步增长,同时扫码支付在整个移动支付市场的比率也在不断提高。扫码支付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的原因,应该是由于支付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扫码支付的不断推广,以及支付包内花呗和花呗红包的出现。对于行业参与者来说,利润空间的不断压缩,会导致盈利点向提供各类增值服务转移。
       
        2.2  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及存在的问题
        ——2.2.1  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
        目前,我国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被认定为非金融机构,收中国银行的监管,详细内容有2010年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在此之后颁布的实施细则和一系列规范文件,构成了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而2011年5月成立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协会,明确要求所有支付企业加入,形成了强制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格局。
        我国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严格主要体现在:1、准入门槛高。具体表现为:1)注册资本最低为一亿元人民币;2)主要出资人需要有至少连续两年及以上的为金融机构或者电商活动提供信息处理的支持服务的经验,并且在两年及以上的时间内连续盈利且没有因为利用第三方支付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记录。2、严格监管客户备付金。具体表现为,明确规定客户的备付金不属于机构,支付机构不能私自挪用,并且需要按照季度准备相应的风险准备金。3、会对支付机构进行持续性的动态监管。具体表现为,支付机构的一切活动都要接受国家的监管,要向国家定期提交报告;当支付机构出现重大风险,可能会影响社会经济,或者支付机构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时,国家有权叫停支付机构的经营活动;支付机构每五年必须重新办理一次经营许可证。
        ——2.2.2  第三方支付监管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在第三方支付方面并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制度,只有部门规章制度,与法律制度比较起来,法律确定性差,并且第三方支付涉及领域日渐增加,很多方面都有空白,很容易被钻空子。
        第二,市场准入门槛过高导致垄断的加剧。现在市面上占比最多的是支付宝和财付通,仅两家公司就占据九成以上的交易数额,过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导致难以有新鲜血液注入市场,于是就会导致现有的垄断现象更加严重。
        第三,监管的有效性不高。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极其迅速,行业和服务范围扩展速度很高,现有的监管制度不足以支撑如此快速的发展,五年一次的许可证更新周期过长,很可能导致问题的积累,从而埋下隐患,带来不可预想的严重后果。并且,现有的监管制度靠的是经营者的自觉性和中国人民银行有限的监管,无法做到真正的持续性的动态监管。
        2.3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3.1  对商业银行客流量的影响
        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推出的蚂蚁花呗这项服务,可以让消费者在资金不够的消费过程中直接免息小额借贷,快捷又方便。如此一来,商业银行的一大部分客源都被支付宝截走,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大重创。
        ——2.3.2  对商业银行借贷业务的影响
        以支付宝为例,支付宝推出的蚂蚁花呗,只要按时还款,就不需要支付利息。而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的存款利息高于商业银行利息,所以人们更倾向于将钱存在余额宝内,于是商业银行失去的很大一部分的资金来源。商业银行更注重大客户的借贷,将二八理论贯彻到底;而支付宝则侧重于中小型客户,则是将长尾理论进行了很好的实践。而事实证明,长尾理论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得了更多客户和更多的资金收入。
        ——2.3.3  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包括基金、转账等业务,但是第三方支付在业务领域不断扩展的尝试过程中已经开始涉及这些业务,与商业银行争夺市场份额,导致商业银行在这类业务中的份额不断缩水,收入更加减少。
        2.4  商业银行应对措施
        ——2.4.1  加大创新力度,完善电子支付服务
        商业银行网银的主要业务包括投资理财、转账汇款、缴费支付以及账户管理,但是他们都只停留在网上支付阶段,并没有像第三方支付平台一样对顾客的需求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提出个性化的服务,这也是为什么第三方支付能逐步取代传统的支付手段形成垄断。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客户信息,为客户提出个性化、差异化的方案,开拓新的服务业务,提高收益率和市场份额。
        ——2.4.2  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商业银行对于线上支付和个人业务的开发力度明显小于第三方支付平台,虽然不可否认第三方支付因为尚处于发展阶段故而存在很多隐患和漏洞,但是第三方支付也确实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如果商业银行能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那么银行就能更好的留住中小型客户,能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而对于第三方平台来说银行能提供一些基础设施,或者其它的帮助。所以,从各种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并不是绝对的对手,合作反而能实现双赢。
        ——2.4.3  构建起严密的风险防范体系
        第三方支付因为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漏洞,并且我国当前法律对第三方支付并没有完整的要求与规定,第三方支付尚且处于灰色地带。因此银行一方面要保护好客户的信息防止泄露,另一方面要做好对中间产业和资金流通的风险把控,形成行业标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要建立一个尽可能完整的行业机制,防止恶性竞争。而且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垄断的局面,有些小公司可能会面临破产等问题,那么这些面临破产的公司的客户的权益将得不到保障,所以要尽快制订出合理的退出机制。
        王琪(2000.5.1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西省阳泉市,学历:高中;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