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周幼维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周幼维
[导读]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的生存空间已经大大缩小。
        身份证号码:33042119860318XXXX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的生存空间已经大大缩小。为了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以BIM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首次出现在市场上。BIM可以在一个模型中容纳大量的建筑信息,有利于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发展,对提高建筑质量起到关键作用,使得项目各个阶段的数据共享、协作和沟通非常方便,提高了项目效率,降低了风险,给工程建设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BIM;三维表达方式
        引言
        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越来越深,对项目的整体控制和把握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所以可以用于实际管理的理论知识仍然非常有限。
        建设项目的有效控制决定了项目的成功与否。在我国,过去采用的方式没有将整个建设项目有机结合起来,难以对建设项目进行有效控制。然而,近年来,BIM技术的出现和实际应用给这个问题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由三维技术支持的建筑数据采集和显示平台,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流通性。由于BIM采用特殊的数据库形式,可以帮助建设项目管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规避建设项目中的风险,因此在我国建筑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1 BIM用于建设项目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对于一个建设项目,在其生命周期中会面临各种问题,BIM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风险。本文探讨了利用BIM信息技术解决建设项目风险的可能性,最后得出结论,灵活运用BIM技术确实可以提高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 BIM在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实际应用
        与其他单独的管理应用方式相比,BIM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最明显的特点是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成熟应用。BIM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决策工作,对控制建设项目的整体把握和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概念的提出,建筑公司开始将这一概念作为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的主要手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风险的增加,没有信息共享的生命周期风险管理难以实施。而BIM技术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
        2.1项目决策阶段的作用分析
        项目的决策阶段非常重要,其目的是探索项目的可行性和最佳投资方案。借助BIM技术,可以得到更满意、更可靠的研究结论。在项目决策过程中,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地形、环境和气候以及与周围建筑物的协调性都对项目的最终结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传统的现场分析模式存在信息有限、相关数据处理困难等缺点,会给项目的后期带来很大的风险。许多施工单位通过BIM技术和Revit的结合,保证了最满意的解决方案,避免了传统模式中的许多问题,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了不必要的风险。
        2.2分析编制勘察设计文件的作用
        勘察设计文件编制阶段是将拟建项目的功能需求转化为可实施的模式,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保证建设项目质量和控制建设项目成本的关键阶段。
        2.2.1碰撞检测
        设计工作由不同的专业人员独立完成。由于设计过程中不同专业人员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碰撞问题不可避免。我国长期采用的CAD图纸设计,由于其非直观性,很难发现设计中的隐患,增加了整个工程的风险。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通过三维模型的建立,为设计师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轻松快捷地解决了传统二维模式下不可避免的碰撞问题,提前反映了建筑设计问题,有效控制了设计风险。
        2.2.2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
        在一个建设项目的过程中,信息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高效进行,有必要加强信息管理。在传统的项目管理工作中,由于不同阶段的信息缺乏相关性,很容易丢失大量信息,这种情况对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没有帮助。然而,采用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可以快速高效地管理和修改信息,最终达到令人满意的信息更新速度,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后续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在项目勘察设计文件编制阶段,充分利用BIM技术可以有效避免空间碰撞,尽可能消除设计阶段的设计风险,避免后期返工;同时,BIM协同设计可以在设计阶段发挥巨大的作用,将相互专业设计工作的复杂过程简化为自身专业水平的可行工作。
        2.3建筑施工和安装阶段的作用
        分析所谓的施工阶段,即在工程设计文件的指导下,完成文件中要求的施工目标。由于系统化施工管理的需要,BIM技术的加入为施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2.3.1实现质量风险管理和控制
        传统的质量控制方式抽象,问题不细致,为后期施工埋下了质量隐患。但BIM技术可以通过三维表达实现过去二维表达无法准确表达的内容,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表达,最终降低工程质量风险。
        2.3.2认真安排时间表
        施工进度管理一直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严格的进度计划有利于充分发挥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在传统模式下,很难用描述项目进度的图表来清晰地推断实际的施工进度。将BIM与施工进度相结合,构建三维+时间进度需求的信息模型,模拟项目施工的动态过程,标记施工过程和时间。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按照模拟的施工进度,及时调整误差,实现施工进度的精确控制,降低工期延误的风险。
        2.3.3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复杂的市场中尽可能提高利润率,就必须提高内部成本控制水平。结合BIM技术,可以自动生成所需的材料订单,材料成本也不像过去那样难以控制。而且BIM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施工方案选择,进而为企业找到最合适、最经济的施工方案。
        2.4竣工验收交付阶段功能分析
        施工完成后,一般需要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是业主检查已建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整个工程能及时发挥作用的关键工作。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整体推广效果非常明显。BIM可以在项目验收前检查和测量指标,避免因不符合而增加成本和延误工期。
        2.4.1科学、人性化的检测
        工程竣工后,业主将在验收阶段对整个工程建筑的绿化面积/建筑的采光性能和保温性能进行测试和检查。对于大多数承包商来说,在竣工验收阶段很难满足建设项目的科学、人性化施工,需要继续完成相应的指标,达到标准后由业主验收。在BIM软件的应用下,承包商可以在工程验收前对建筑结构的绿化、保温、采光、保温性能等指标进行检查,避免因业主在验收阶段处理不合格而造成工期延误和额外损失。
        2.4.2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项目验收完成后,BIM收集的所有项目信息形成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为试验阶段后期管理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一手的建筑结构信息。
        结语
        本文着重探讨了建筑信息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以及数据库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BIM技术是可行的,已经在很多项目中进行了测试。虽然短期内可能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从长远来看,BIM技术将以其独特的优势改变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业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成.建筑信息模型与建筑设计无纸化[J].建筑学报,2009(11):100-101.
        [2] 魏亮华.基于BIM技术的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实践研究 [D].南昌:南昌大学,2013
        [3] 杨珊珊,刘勤.由Revit软件初体验到BIM三维模式的思 考[J].山西建筑,2011,37(18).
        [4] 孙悦.基于BIM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研究 [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5] 雷婧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 量,2015,12(51):70.
        [6] 刘波,刘薇.BIM在国内建筑业领域的应用现状与障碍研 究[J].建筑经济,2015(9):20-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