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日益迈进,城市人口的密度不断增加,使得交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并呈现出了迫切的优化需求。在此背景下,政府、交通等相关部门虽然推出了一系列的限号、疏导等调整方案,仍然很难实现交通隐患的高水平处理。由此,轨道交通以其运输效率高、承载能力强、资源占用少等优势,逐渐演化成了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首选,进而为轨道运输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由此,轨道车辆制造企业要想获取到更多的订单数量,并做到按时按质交付产品,就必须要登上“供应链管理”的大船,通过供应商、合作企业、服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实现市场环境要求的充分顺应。
关键词:轨道车辆;制造业;供应链管理
1引言
地铁、轻轨等轨道运输对车辆运营安全和运营质量要求更高。一旦轨道运输发生事故问题,很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轨道车辆制造企业必须严格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可靠性与应用安全性。在供应链管理的应用背景下,轨道车辆制造相关的各方企业同处于一个经营网络当中,可实现产品质量在采购、生产、运输等环节中的透明化、整合化控制,从而推动轨道车辆产品向着质量更高、性能更强的方向发展,对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安全稳定运行作出基础性保障。
2轨道车辆制造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意义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轨道车辆产品的原料供应、制造加工、物流运输等企业存在“各自为阵”的工作问题,其并未达成实时化、协调化的生产配合与信息沟通,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相比之下,供应链管理在加强采购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3轨道车辆制造的供应链管理途径
3.1做好供应链下轨道车辆制造的价值管理
在包括轨道车辆制造在内的传统制造业生产模式当中,供应链实现价值创造、产品服务的过程,就是由原料供应到产品产出的生产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客户既是订单下达者也是产品的终端消费者,但并未主动参与到供应链管理的运行体系当中,进而长期处在接受服务的被动角色地位当中。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制造业供应链价值管理便体现出了以下三个特点:
(1)价值焦点比较模糊
在传统领域中,企业为了保证供应链管理的实施价值,往往会将价值焦点放置在产品本身上,即通过提高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实现经营效益的获取。
(2)创造方式趋于固化
传统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创造方式固化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知识固化。在传统制造业中,企业往往在产品设计方案阶段就确定了轨道车辆等产品与其知识属性之间的联系。而在其后的供应链运行当中,这一知识属性将长期处于闭环状态之内,难以进行明显的升级和优化。这样一来,便会导致产品知识属性仅达到满足客户订单要求的程度,无法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相比市场环境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3)生产主体相对单一
在传统的供应链运行当中,企业在产品质量的生产控制上具有大部分主导权,其主要基于单方面的市场调研、经验分析等行为,对客户的订单要求进行分析,进而将主观性的价值目标赋予到产品生产当中,并围绕这一价值目标展开全程化的供应链管理。由此,客户虽然保有产品价值的决定权与使用权,但很难参与到实际的产品生产当中,使得产品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向企业一方偏重的问题。
显而易见,传统制造业供应链价值管理的三个特点,最终都指向了同一问题——缺乏客户参与度。拿轨道车辆来讲,受制于轨道车辆生产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的特点,若客户并未实现供应链生产管理的有效参与,将很可能导致最终产出的轨道车辆产品仅匹配于几年前的轨道运输工作,且无法保证轨道车辆运行期间开发的新技术、新功能。这样一来,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轨道车辆产品的实际价值,无法达成高水平的实际应用效果。由此,新形势下的轨道车辆制造供应链价值管理,应重视产品服务方式的优化转型,将产品价值推向“顾企共创”的服务导向新领域。在轨道车辆制造的服务导向型供应链下,客户将全程参与到信息流、产品流、服务流、资金流的运行监督当中,通过与核心企业、节点企业及供应商之间网络化的交流协作,实现产品性能、产品价值的优化管理,最终达成企业、客户、产品相互连接的功能性网链结构。基于这一结构,产品的生产价值、知识价值、使用价值都将处在客户视野之下,客户可经由方案调整、技术创新、功能加置等手段,与企业之间达成相互反馈,从而提升轨道车辆产品与实际运输环境、实际服务需求之间的衔接性,实现轨道车辆产品制造供应链价值管理效果的最大化。
3.2物资采购管理
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物资采购管理是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项目,其中原材料的采购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计划的效率和资金流的运转稳定运转,在供应链管理模块中,应用先进的ERP管理程序和ASP管理模式用于构建合理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可以保障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对网络信息的集中处理,以及各项远程协同服务的可靠性。在制订专业的采购计划前,企业管理层先要确定订单内容,并根据订单数量,制订出专业的物资采购计划和供应链管理方案,并模拟整个生产流程中,资金和信息流的控制和走向。这也是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运作基础。在采购管理过程中,首先与各大主要供应商和资金链企业做好沟通,实现做好最优化的物资供应通道。在运输调度方面,由于轨道交通生产企业的采购量较大,保障物资原料运输的稳定和快速进行,是调度管理的基本需求,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各供应渠道中能够及时实现供应链的对应关系,将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构建完善而灵活地采购运输渠道,是供应链管理的突破口。管理人员应当寻求库存与物资采购之间的平衡点,积极调整运输结构模式,做好库存分析;加强内部资源共享,发挥规模优势,与各主要供应商建立稳定可靠的对接关系。使物资的采购成本和时间成本在新模式下得到显著降低,实现企业效益的集中化提升。
4总结
随着轨道车辆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各主要轨道车辆制造单位加紧在技术和管理模式上寻求突破,以加快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对轨道车辆制造企业而言,供应链管理是降低采购成本,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应当做好战略定位,明确市场采购思路,做好与供应商之间的协调工作,构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才能有效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望本文研究内容得到相关企业的重视,积极推动管理模式创新,引进先进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使轨道车辆制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实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雯馨.新技术产业发展驱动下大型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优化研究[J].消费导刊,2016,18(9):00050-00051.
[2]王彬.轨道装备制造业供方管理解决方案[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24(6):00130-00130.
[3]那敬.固定资产GIS可视化管理[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27(5):00182-00182.
[4]张令超.轨道交通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创新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6(18):18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