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梅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七小学校,重庆 408400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口语交际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关注,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引言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尤其是低年级语文的重要内容,人教版教材1~4册一共编排了13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反映了口语交际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并针对第一学段(1~2年级)的口语交际提出了若干要求,包括“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等。低年级小学生普遍具有“喜新厌旧”的学习心理,单一的任务式口语交际教学无法调动其交际欲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实施多元化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1口语交际教学内涵
口语交际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其以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师生互动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科教师应首先对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建立准确的认知,全面把握其内涵的丰富特征。首先,口语交际主要集中练习听、说两方面的课程内容,通过双向或者多向的交流实践锻炼交际水平。其以口头语言为传输信息的主要方式,可顺利实现交际互动,从而完成交际者的信息和情感传递,让一方能够准确把握另一方的表述内容。因此实施口语训练时,双方并不仅存在单一的听与说的关系。其次,口语交际的过程主要通过口语表达完成,此处的口语从心理学层面分析,属于外部的言语形式,主要用于交际,包括对话和独白言语几种。其中对话言语的应用频率较高,是两个或者多个人进行交际的活动,如讨论等。而独白则指人独自实现的具有一定长度和连贯性的言语方式,如演讲等。该种言语表达要求表达者表述更为严谨,发音清晰,表述的文本也需具有高度的语法和修辞水平。
2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原因
一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语言环境不适应。一年级是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过渡阶段,很多小学生在开学初就表现出很明显的不适应性,在生活中对普通话的运用较少,对学校要求讲普通话有一些恐惧心理,学生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进入校园后很少讲普通话的学生,不敢大胆发挥语言交际的作用,缺少与教师、同学的语言交流。二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环境不适应。从儿童化的环境一下转变为比较单一的小学生活环境,导致部分学生一时无法适应,虽然我们在教室的布置上尽量向幼儿园的环境靠近,但是学习氛围是无法改变的。
3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3.1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是实物情境,体会语言魅力。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看、听、感觉。教低年级学生说话时,要教学生学会观察,而对象的直观形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观察,如创设接待客人情境,让学生按照迎客、待客、送客三个步骤来说。迎客说“谁”“请进”并问好;待客、让座、端茶、口答问话或要求改日再来;送客:送到门口,话别、挥手或说“再见”,这种说话可以让学生和同桌对练后上台表演。同时,还可以创设助人为乐情境,鼓励学生学会在借还物品、请人做事时学会讲文明用语。二是表演课本剧,善于质疑。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们用形象、颜色和声音思考。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动物故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学会质疑,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意见分歧,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矛盾的焦点进行讨论辨别,善于发现双方行为或言论的错误,搞清楚为什么错,错在什么地方,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最后提出改变的意见和要求。三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图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解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黄山奇山》时,由于学生对于黄山比较陌生,没有实际经验,缺少想象的实例,利用幻灯片,从网上下载了有关黄山奇石的图片与资料,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将“仙桃石”“猴子观海”等美景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感受文中语句带来的意境,把学生带到美的境界中。
3.2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多赏识学生
通过实践发现,适时的表扬与榜样的作用是教师的两件法宝,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思维活跃了,参与积极了,这就要求教师尊重低年级学生的表达意愿和认知规律,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亮点,在课堂主阵地开展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说说有关自己的一些简单自我介绍,比如姓名、性格、爱好和年级,最喜欢的人或事;介绍家庭状况,家住哪里,共有几口人。当他们说话的时候不要随便打断,可以一个接一个地接受训练,让学生完整地讲述出来,把学习和生活中看到的和听到的知识记录下来,有利于口语交际成为交流经验、丰富感情的练习活动。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如果说得不理想,也不要急于呵斥。教师可以先肯定,可以用委婉的话语“如果你能……就更好了”进行鼓励,不要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走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一起完成情景对话,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继而让他们爱上口语交际。
3.3师生互动,拓展交流空间
口语交际教学不等同于“演讲”,口语交际训练不能以学生的自说自话来进行,而应在对话式、互动式的教学中,让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进行广泛而自由的讨论、交流,营造良好的对话和互动氛围,让学生乐于说、敢于说,最终善于说。比如:二年级下册“注意说话的语气”的口语交际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语气在语言表达中所产生的效果,避免生硬和命令的口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互动对话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之间的口语交际来完成学习任务。师:“今天有个学生来找我问问题,他是这样说的:‘老师,教我做一下这道题,我不会做。’大家觉得他的表达恰当吗?为什么?”生:“不恰当。因为他是请别人帮助,应该用礼貌的、请求的语气,而不是用命令的语气,很不礼貌。”师:“那应该怎样说?”生1:“如果说‘老师,请教我做一下这道题’就好多了。”生2:“或者说,老师,您能不能教我做这道题?”师:“可见,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寻求别人帮助的时候,语气应该是怎样的?”生:“应该是诚恳的、请求的、客气的。”……随后,教师让同桌之间围绕教材中的三个情境进行生生互动。在对话中,同桌相互体会不同语气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表达效果,如果同桌用词和语气不正确,及时指正。教师让三组学生上台分别就三个对话场景进行口语交际演示。在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对话贯彻全程,口语交际氛围热烈而融洽。
4结语
总之,加强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结合教材,采取内、外结合的教学方式,深化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明珠.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课文语文(上旬刊),2020(7)
[2]曹存芳.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