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运动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7期   作者:杨斌
[导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显得尤为密切,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显得越发重要。
        杨斌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304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显得尤为密切,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显得越发重要。通过剖析现代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一些问题,从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定向运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可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进而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定向运动;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大学生在接触外来文化过程中,思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并且,随着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与形式上应进行创新,从而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与教学效果。
        1定向运动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意义
        1.1能够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意识
        定向运动比赛可以分为个人赛、接力赛、团队赛等,其中接力赛、团队赛要求动员互相信任、相互协作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训练和比赛。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即是指学生要有与别人进行协作的意识和能力,要与人充分进行合作。在定向接力、团队赛教学中要训练学生以团队为中心,根据团队成员的能力分配不同的任务,只有团队成员相互信任、积极协作,才能找到完成最终的目标。定向运动的接力赛、团队赛更加强调大学生要具备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个人为团队整体取得更好的成绩奋力拼搏,为团队总体目标贡献力量和智慧;同时,个人在团队取得团体荣誉的同时也获得社会、其他团体和自身团队人员的认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1.2能够培养大学生的顽强意志品质
        定向运动在训练和比赛时的距离均为几公里左右,线路选址多为丘陵、山地、林地、建筑群等起伏、曲折地形地貌,难度系数较大,这种较为艰苦和复杂的训练、比赛环境要求参赛者具备较强的识图用图能力和越野奔跑能力。定向运动要求运动员时刻把自己规划的路线规划正确,做到实地奔跑与地图路线相一致;当遇到体力不支或极点出现的时候,要有顽强的信念和拼搏的精神。因此,定向运动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在困难面前的心理抗压能力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2开发定向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出现的问题
        2.1场地与学生的安全问题
        定向运动对场地的要求不同于其他的体育训练场所,不需要正规的场馆、跑道,需要的是有明显的参照物、有一定高差且有一定遮蔽的地形、参赛者较为陌生,但却是能够让参赛者身心愉悦的公共场所,而这些公共场所并不是一所高校所能够同时具备的,定向运动活动的组织者需要在做好学生训练、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与校外机构、单位合作交流,寻找更多的更加适合的定向运动比赛场地,这样就对定向运动的指导教师与高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开展任何一项运动,都是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终生体育的思想,如果在教学和训练中发生了伤害事故,就会使学生对体育产生畏惧感。因此,确保学生的安全是任何一项教育活动都要首要思考的问题,在定向运动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伤害事故的预防。由于定向运动教学、比赛、训练场地的特殊性,学生比赛、在训练中随时存在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如膝关节、踝关节的扭伤、过度疲劳、肌肉痉挛、天气原因导致的学生中暑、晕厥等伤害,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自己掌握一定的应级急救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一定的应级伤害处理方法。
        2.2指导教师的思政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直接影响着参与定向运动的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体育教师一般偏重运动机能的提升而忽略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缺乏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指导、示范作用不强等问题。在国家大力提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时期,对高校定向运动教师的思政能力和水平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广大定向运动指导教师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党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自身在体育教学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能力水平,逐步改善和提高定向运动指导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2.3课程评价体系的缺失
        定向运动自上世纪80年代经香港传入内地高校以来,在我国高校逐渐发展起来,而且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总书记提出的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号召,定向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逐渐被认识、挖掘。由于是在定向运动课中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评价的原则、对象、内容、类型、指标、程序、方法等七个方面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缺失影响了教师对教育效果与价值的判断;不能有效地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准掌控,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薄弱环节;不能够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提高教育质量。因此,亟需引起定向运动相关从业者的高度重视,要熟悉并掌握其思政教育规律,做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
        3高校定向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议
        3.1充分认识和发掘定向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日常定向运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在定向课程大纲、教学计划中适当安排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内容,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定期总结定向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增强定向运动课的思想性、技能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组织召开并积极参加定向运动思政教育功能相关领域研讨会、培训班,提炼归纳定向运动思政教育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应用、完善、推广和普及。
        3.2进一步提升定向运动指导教师的思想政治学习能力和教育教学应用水平。
        高校是新时代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主战场;而教师是学生成长和思想成熟的领路人,只有提升教学质量第一负责人的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体育教师在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技能能力的同时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必须要时刻更新知识机构,保持理论的高度,时刻学习、弄通国家的相关思政教育文件、政策、法规,才能更好地向学生宣传讲解,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指导教师坚持不懈的正向引导、正确引导才能让广大学生在参加定向运动过程中既获得健康、快乐又获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
        3.3提高学校面重视程度,将定向运动正式纳入更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中。
        利用课堂、课外等多种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并作为长期、固定的活动在学校定期开展。组织成立定向运动协会或定向运动爱好者社团,广泛吸纳大学生定向运动爱好者,注重定向运动精英运动员的发现和培养。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定向运动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定向运动比赛。
        3.4加强定向运动知识普及和活动宣传力度,拓宽定向运动思政教育作用正向宣传覆盖面。
        充分利用世界定向日等节日有组织地开展定向运动比赛活动,联合旅游城市,特别是红色旅游城市、红色旅游景点、定向运动主题公园等开展定向运动比赛(活动),联合各级各界新闻媒体跟踪宣传报道,加大定向运动中思政教育作用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学生和群众都充分认识到定向运动既健身健脑又能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巨大作用。
        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的根本性任务,切实落实定向运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的必要责任,本文从定向运动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出发,说明了党中央对高校定向运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并分析了当前定向运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目前高校存在的问题,并从现状入手,逐个提出高校定向运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解决办法与改革措施,为定向运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韩有桧.浅谈“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1:94-96.
        [2]孙士博.浅析定向运动在培养高校大学生身心素质中的作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2012,5:145-147.
        [3]周秀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5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