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佩骅1 徐丽丽2 王艳晓3
1.2.山东德州实验中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3.德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方式方法,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需求。创造是技术的本质,通用技术属于一门将创造作为核心的课程,无论是设计学习,还是操作学习,其基础教育课程的主要特征,在整个技术学习过程中,技术设计贯穿于整个过程。本文首先分析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现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提出时效措施,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推动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中教育;通用技术;创新能力
一、当前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思想陈旧
受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尽管在理论上强调了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依旧将工作重点放置在高考科目上,在普通高中教育中,通用技术类课程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在部分教师与学生的潜意识当中,认为通用技术并不是高考与会考的范围,没有在思想层面上给予其应有的重视,导致通用技术课程在中学阶段被弱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目标,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应尽可能选择贴近实际、联系生活的内容。明确开展通用技术这门学科的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革教学方式,提高人文素养,对于缓解学生焦虑心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着一定促进作用。
(二)缺乏硬件设施
与物理、化学、生物等传统的实验学科相比较,通用技术课程起步相对较晚,与其相关的专用教室、教学设施、技术工具等相对匮乏,为保证传统学科的顺利开展,为通用技术课程配置的经费十分有限,会严重影响学生操作、实验实践、合作学习的开展。受通用技术这门学科自身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于专用教室、仪器设备有着较高要求,无形中对资金的投入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部分发展速度较低的地区当中,技术实验室、设计室、操作室难以得到普及。教师在平日的授课过程中,若没有直观的技术试验演示,也缺乏专业的操作设备,没有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只能够借助一些网络资源为学生展示,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思维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促进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另外,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大力宣传与管理通用技术课程,并在思想层面上意识到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意义,以及对于国家长期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教师逐渐感受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责任感。除此之外,学校应根据外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实际需求,构建一支专业的通用技术学科教研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构建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中,可将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实施质量作为主要的内容,加强对通用技术教学的监督管理,在思想层面上明确开设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二)营造良好氛围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与发展历程中,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想象力,两者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创新能力养成的前提基础就是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平日的教学工作当中,应定期开展专业训练,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另外,开展实践课程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身观点看法,并不需要受到任何限制,无论是哪个层次或者哪个角度,在符合逻辑的前提下,只要提出新颖的观点就应得到肯定。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丰富学生想象力,其创新能力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三)借助生活产品
相比较而言,产品设计学习的途径相对较为多元,不再单纯均限于书本,对产品本身进行深入探究。对一件产品进行系统分析,其中不仅包含简单的使用功能,研发者的智慧也蕴含其中。技术的本质就是创造,在平日的通用技术课程当中,学生应深入挖掘更深层次的价值,学会简单的拆卸,是探索内部价值的基本方法。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借助生活产品,在设计的过程中必定具有已经成熟的经验,教师可带领学生共同探究,并分析其原理,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丰富教学设施
为满足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各项要求,学校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合理规划与建设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并构建专业的实验设备,提高学校现有硬件设备的利用率,对学校师生进行鼓励与引导,自主开发与利用技术类教学资源。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学校,若要建设相应数量的通用技术教室,存在较大的难度,也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当地教育行政部分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有计划性的开展各项工作,也可根据学校的布局情况,有机整合不同学校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资源,加大投资力度并实现资源共享。另外,教师还可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通用技术资源与使用方案,丰富教学设施弥补资源不足的情况。
(五)提高教师素养
课程实施与教育目标的直接落实者就是教师,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会直接影响通用技术课程的质量,以及价值的落实程度。学校应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构建完善的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专业培训工作、教学观摩、专业讲座等均应包含其中。对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对通用技术教师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提高通用技术教学的地位与影响力。除此之外,教育行政部分应积极组织培训工作,定期开展通用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保证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学习技术的过程,也是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平日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转变传统思想观念,紧跟时代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提高课程认知,将现有的教学资源作为基础,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对教学设置进行丰富。随着时间的推移,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切实感受创造的乐趣。在平日的通用技术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学习性评价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A]. 黄颖毅.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四)[C]. 2020
[2].打造“体验式”课堂——以山东诸城繁华中学通用技术新授课教学模式为例[A]. 李家国,张景生.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 2016
[3].基于劳动教育的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以《创意智造之制作自动浇水装置》为例[A]. 张元玉.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 2020
作者简介:由佩骅(1982-06-23),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莱州市,当前职务:备课组长,当前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高中通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