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探索及健康教育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李善凤
[导读] 单亲家庭学生在学生群体中占有相当数量。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学校的管理、家庭的幸福、孩子的健康成长等方面问题。
        李善凤
        南雄市全安中学  广东南雄  512426
        摘 要:单亲家庭学生在学生群体中占有相当数量。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学校的管理、家庭的幸福、孩子的健康成长等方面问题。因此,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共同重视和关爱。文章分析列举了单亲家庭学生的行为现象、心理特点及成因,并提出了如何加强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种途径和具体对策以及实施方法。
关键词:单亲家庭  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对策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婚姻观念也随之转变,离婚率已经逐年上升,加上各种伤亡事故,使这部分学生较早丧失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从而变成了单亲学生。他们大多经历过重大的创伤,喜欢封闭自我,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接受教育。这种特殊群体,引导教育不好,走出社会后,很容易误入歧途,葬送一生。因此,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当前心理教育极其重要的一个课题,必须进行认真研讨,并探寻解决的对策。
一、单亲学生的心理成因
        1.缺少家庭温暖。对于双亲学生来说,单亲学生少了一半的爱。生活上缺少问寒问暖,学习上缺少督促和鼓励,日常行为缺少指导和教育似乎不多人关心他们的存在、成长,他们享受不到家庭的乐趣看到别的孩子沉浸在父爱和母爱的幸福中,常常会有一种孤独感,甚至是被遗弃感。因此,在学校里,常常会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来,甚至是用违反纪律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导致了过错行为的发生。
        2.不良家庭教育。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既当爹来又当娘,工作繁忙,家务繁多,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孩子在家做什么都不行,言行放任自由。缺少约束和管理,缺少人生志向、奋斗目标的正确引导,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单亲学生思想不健康者占多数,如违反学校纪律,打架、骂人、不热爱学习、不爱劳动、不关心集体等行为。
        3.没有经济保障。单亲学生家庭劳动力少,负担重,生活一般较贫困。许多家长对子女的合理要求不能满足,甚至连子女的学习用品费、生活费也无法承担。子女的身体健康,学习需要没有物质保障,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有自卑心理。幼小的心灵承受过多的烦恼,使得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影响力学习成绩。有些甚至导致学生走上了盗窃的歧途。
        4.性格尊严受伤害。在同学中,有的学生会取消单亲学生家庭的不完整,使幼小的心灵蒙受伤害,久而久之,导致不愿与人交往,性格孤僻、缺少自尊自信,甚至性格怪癖,如怯懦,妒忌、顽固、冷酷、易怒、消极等。
        5.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溺爱。某些生活条件较好的单亲家长,往往通过无原则的溺爱来弥补子女失去的那一半爱,以求达到心理平衡,致使子女自我为中心意识过强,不懂得尊重他人,从不会为他人着想,对待困难缺乏意志,没有毅力,缺乏独立性。
        综上所述,单亲学生的主要特征是心理障碍严重,没有正确的引导,缺少爱的滋润。要教育好他们,必须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来纠正他们的过错行为,培养他们意志坚强,奋发向上的良好品质。
        1.用爱心弥补学生的情感空白。教师应用师长之爱,同学之爱给予补偿,达到心灵的沟通。比如,上学年,我班上有一位女生,行为怪异:上课时总是低着头,提问也一言不发,下课了,同学们高高兴兴地玩,她就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教室里,神情默然。我找他谈话,无论问什么,她都不吱声。

后来,我进行了几次家访才明白,原来该同学从出生到现在从未见过父母,母亲非婚生下她后放在外公外婆家寄养,母亲出去打工多年不回,随着时间的流逝,母亲也与家人失去了联系。所以,这位女生从小就是居住在外婆家,靠外公、外婆舅舅和舅母等亲人照顾抚养,看来她是属于孤儿。症结找到后,我开始关注她了。开学后的第三周起,每个周末我必须去该同学家中看望她,帮她温习功课、和她谈心,聊天;平时,我还特意交代两个女生主动找她玩、帮助她。这种做法一直坚持到第一个学期结束。渐渐地,这位女同学终于肯开口说话了,脸上绽开了笑容。本学期这位同学已经上九年级了,懂事多了,见到老师会主动打招呼,课后还会和同学一起玩,学习成绩也有所进步。从这位女同学身上我们知道,爱的力量是伟大而神奇的,身处逆境的人,往往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体贴安慰的言语,都足以使他们倍受感动,都足以让一个孩子从逆境中站起、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单亲学生是多么需要这种无私的师爱啊,愿所有的老师,都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那些不幸的孩子吧!
        2.加强单亲学生的心理辅导。单亲学生的情感较丰富、脆弱、心理较微妙、复杂,故心理辅导在教育单亲学生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例如学生黄永,他自幼丧父,性格顽固,冷酷、易怒、消极、常欺负小同学。后来,我通过家访和该同学邻居了解到,黄永上小学时候常受人欺负,加上成绩差,长期在同学和教师的歧视下得不到尊重,因此产生了较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于是,我常常关心他的学习、生活、思想,一改以前老师对他的态度,看到他冬天穿着一双烂鞋来学校,我特地买回一双白鞋送给他,看到他穿着单薄的衣服,我也把我没穿过的衣服送给他,让他自愿向我敞开心扉,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前提下,耐心疏导,指出小时候欺负他的大同学的错误和他一直以来思想上和行为上的错误。使他逐渐消除了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经过长期的心理辅导,黄永同学面貌焕然一新。
        3.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教师必须创造创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气氛,让单亲学生耳濡目染,收到影响和熏陶。2018年,我任的七(3)班,这个班的“五大金刚”是全校出了名的“大哥大”。据了解,他们当中有两位幼年丧父,还有一个是离异家庭。他们上课常常捣乱,顶撞老师,还有爬围墙逃课的现象,也是游戏机室的“常客”。若班里有某个同学说他们的半点不是,便大打出手,搅得班里一团糟。据调查,以前的老师总是板着面孔,开口就骂,闭口是训,缺乏感情教育。于是,我先走好“感情”这一步。先了解清楚这五个同学家庭状况和个人性格及心理特点。然后针对他们各自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情感教育法”。有启发,有指正,有鼓励,有引导。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尽量做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中窥见学生的内心世界变化,找到学生违纪厌学的真正根源。然后在此基础上,为每个学生制订守纪要求和学习目标,并适时跟进,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并要教育他们不要自卑,要自信,要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同学在班上的地位是一样的。同时还要教育班上其它同学要友好对待那些单亲家庭学生。
        4.促进和指导家庭教育。由于血缘、伦理的亲近性和权威性,学校教育并不能代替家庭教育,我们对单亲学生的教育同样要紧紧依靠家庭。比如,我校学生罗才华,家中只有父子两人,由于父亲长期参赌,导致儿子也染上了赌博。加上家境贫寒,罗才华并有盗窃行为,他父亲知道后,不但不制止,还为他辩解。解铃还需系铃人,罗才华的不良行为习惯,都是因为父亲不良教育所引起的。于是,我去找到了他的父亲,对他父亲进行劝说,让他紧密配合老师一起教育他的儿子。由于教育及时,在学校、家长的紧密配合下,终于使罗才华“浪子回头”。
        经过几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以上的途径对单亲学生的转化是行之有效的。在转化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法制教育,才能取得完美的效果。
        作者简介:李善凤(1974-12-),本科,初中语文一级教师。作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曾被评为市、县、镇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