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6期   作者:谢荻
[导读] 信息技术有着极强的教学优势,能够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谢荻
        四川省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   617000
        摘要:信息技术有着极强的教学优势,能够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篇文章围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构建展开了论述,首先分析了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随后则是探讨了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构建的具体策略,以此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构建研究
        引言
        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要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理念,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而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面向全体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切实做好数学课堂的教学改革工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初中数学教材的具体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充分把握数学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并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目前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况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虽然大部分教师都积极响应国家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但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现象,甚至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过分重视学生的数学成绩,忽略了学生的素质培养,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应是系统性的,教室应该有组织,有目的的围绕数学教材为学生构建对应的框架体系,帮助学生强化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是比较分散的,进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仍然存在满堂灌等不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比较压抑,长期下来学生会出现思维故障等情况,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向学生呈现的数学资源是有限的,无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以及创新思维,不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去理解数学知识点的内容。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虽然部分教室有引进信息化技术,但大部分都是形象工程,教师只是在多媒体课件上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再次叙述,并没有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知识点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更为高效的数学课堂,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1] 。


        二、在核心素养背景之下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初中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是存在紧密联系的,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凭理论叙述很难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性,应该借助信息技术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当中去挖掘数学知识,更加深刻的去理解数学理论,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的时候,其中就会涉及到许多的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以及点、线、角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生活当中常见的图形,然后运用看图分类的方法让学生根据不同图形的特点进行分类,这样既能让学生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对应起来,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实践运用能力,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在生活当中看见这些平面或者是立体图形时也能快速地联想到对应的知识点。
        (二)构建数学思维导图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知识是比较分散的,但是这些分散的数学知识之间是存在一定逻辑联系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数学思维导图,以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将各个数学知识点有效的串联起来。例如,教师在教学统计这一领域的时候,统计知识的学习贯穿初中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利用信息技术制定统计知识方面的思维导图,以思维导图为主展开对应的知识教学工作。在思维导图的作用之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学习和了解不同的统计类型、统计方法以及在统计方面的公式计算,这样学生在处理统计问题时的效率更高。
        (三)补充数学文化知识
        数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除了诞生许多的公式理论以外,还产生了大量的数学文化知识,而这些数学文化知识也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当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先人身上优秀的精神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而数学文化知识在数学教材上的板块比较少,此时教师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勾股定理》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普及勾股定理方面的文化知识,“勾三,股四,玄五”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由来,然后让学生根据历史文化知识去推算勾股定理的公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该知识的理解[2] 。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构建更为高效且高质量的初中数学课堂,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以此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钟敏. 核心素养视野下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24):114.
        [2] 蔡泽慧. 数学学习"微""观"奥妙——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微课辅助教学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