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航瑞
怀集县第一中学 广东 肇庆526400
摘要:健美操是以学习者身心特性为参考,结合健美锻炼的要求,将体操、舞蹈以及其他健美项目融为一体,构建成动作简单、韵律十足、特色鲜明的运动动作,同时借助音乐伴奏为依托,实现对参与者健康锻炼、体形塑造、体态培养的体育项目。而且,健美操还有助于参与者审美情操、意志品质、艺术修养的提升。而对于正处于身心成长、发展期的初中学生而言,由于其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加之平时体育锻炼机会的匮乏,以致将健美操渗透至初中体育教学,有着显著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健美操属于有氧运动,其可以促进青春期初中生的新陈代谢与心肺功能,对学生身心健康也会带来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时,应切实加强对健美操作用的发挥,并结合预设教学目标与学生身心现状,科学引入健美操项目。并借助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途径的变革,为每一个初中生近距离接触健美操、深层次感知健美操提供助力。让学生在针对性训练与科学化指导中切实领悟健美操之特色、价值、魅力,以获得身心状态的调适与审美潜质的开掘。在健美操的作用下,全面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能,切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健美操;初中体育;体育教学;作用;分析
与传统初中体育教学项目相比,健美操的特色更为显著,且可以有效克服场地、环境、器材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提供助力。同时,健美操还可以在兼容健美、运动、锻炼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引领下,实现对学生审美情趣、运动潜质的激活。让学生在针对性、循序式锻炼中逐步提升其体育兴趣与锻炼意识,使体育教学的开展更为轻松、愉悦、丰富,为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夯实基础。因此,为了使初中体育教学更具生命力、感染力、吸引力,以实现从不同领域对初中学生体育素养的塑造,教师应加强对健美操教学的渗透与融合。通过对健美操资源的开掘、项目的引入、活动的开展,使其深度迁移至初中体育教学领域,并组织学生在参与、锻炼、实践中获得身心发展需要的满足。通过健美操作用的发挥,将初中体育教学推向全新高度与纵深视域。
一、健美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健美操对初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塑造,坚韧意志的形成,审美情操的培育,心肺功能的改善,全面发展的促进都会产生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其可以让初中学生在锻炼与运动、体验与实践中获得完备意识的形成与健全人格的塑造。更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满足。
1.有助于初中生身体形态的塑造
适度的健美操锻炼,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让学生在有氧呼吸中获得心肺功能的发展。尤其可以使学生在体重不会出现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实现净体重、总脂量、脂肪百分比的显著下降。并在长时间的训练中增强其肺部的弹性和促进呼吸肌的锻炼。帮助其合理化解学习、成长压力,进行身心状态调适。更为重要的是,其可以提升学生的气质与修养,使学生肌肉的纤维变粗、有力,强化蛋白质、糖元等物质的储存量,丰富血管,有效改善血液的循环和强化新陈代谢能力。获得良好体形、体态的塑造。
2.有助于初中生坚强意志的形成
健美操是以健身、健美为目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只有在长期坚持中促进学生身体养料的供给,达到提升体质,促进发展的目的。尤其对一些体形偏胖的学生,可以调节其脂肪平衡,帮助其在持久性训练、针对性实践中获得塑形。而学生在坚持锻炼、持续参与的过程中,其意志力、自信心、想象力、创造力、节奏感等也会得到充分锻炼,更利于对学生坚强意志、良好意识、健全人格的锤炼。让初中生在感知美、体验美、认识美中获得良好思想意识、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
二、健美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措施
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健美操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时,必须以学生实际为基础,科学创设教学情境,切实落实教学指导,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与参与的机会,借助针对性、实效性、延展性指导,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对学生各方面能力与意识的调适。
1.科学创设教学情境,开展针对性健美操锻炼
健美操运动项目在生活中的创造与延展,其只有在音乐伴奏下方可切实凸显其韵律感,让学生在有节奏的锻炼与参与获得认知提升。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诸如生活情境、语言情境、音乐情境、媒介情境等各类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以情境为辅助,将学生引入其中,组织学生在参与、实践、感知、锻炼中获得美的陶冶与洗礼,以切实提升教学的针对性。而且,在初次开展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教育与指导方式,尽量采用一些形象化语言来描述不同动作、规范、要求、要领等,借助语速、语调、语气、表情、神态、肢体语言的变换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音乐元素的筛选,并尽量以视频、图画等方式来开展指导,以切实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实现对学生健美操认知潜能的开掘。
2.切实创新课程内容,落实实效性健美操指导
实现对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创新与优化,并设计出精巧、科学、深入的教学项目,是切实提升其效能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实施健美操教学前,应加强对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的了解与调研,并结合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参与学习兴趣等,来落实课程教学。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先从培养基本能力、基本意识入手,和学生一起构建符合其认知特性的课程体系,并分阶段、分层次落实。同时,还需要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借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协作,组织学生互相之间纠正动作等偏差,并在反复、多次训练中实现对动作规范性的巩固,在新旧更替、创新创造中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3.即时落实有效评价,实施多元性健美操引领
针对不同学生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表现与反映,并以此为参考,来实施对学生学习现状的评价。借助评价路径的延展,切实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以帮助学生在回查、反馈、互评中不断提升动作的规范性。而且,还可以通过对信息化手段的借助,在学生开展展演时,就学生的完成情况录制成视频,待到整套动作项目结束后,由学生自主进行对比分析,在慢放、快进中纠错,改进不足。通过多元化、针对性、延展性评价的实施,来提升学生健美操教学的效能。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点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等评价措施的实施,以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论
总之,健美操本身所蕴含的艺术性、韵律性、节奏性、审美性特质,使得其更易被初中学生所接受,且可以切实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生命力、实效性。而且,在健美操的作用下,很多初中学生的运动需要也会得到充分满足,其审美意识、意志品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均会得到充分增强,更利于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塑造。因此,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特性与发展现状,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对健美操的应用与实践,并科学设定教学目标,适时调控教学安排。本着动作由易到难、幅度由小到大、强度由低到高的原则,使诸多美观大方、造型新颖、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健美操项目即时进入学生视域,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更多实践与应用的机会,以全面促进学生认知发展,让学生在健美操的引领与感知下,渐渐爱上体育活动,积极投身体育锻炼,逐步增强体育技能,使健美操切实服务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与塑造提升,以逐步达成初中体育的育人目标与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娜,朱桐辉.健美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9(05):142.
[2]张艳芹.浅谈健美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导学,2016(15):20.
[3]陈燕.健美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知识文库,2016(08):154.
[4]梁晓秋.试论健美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4(3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