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教学在培智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应用尝试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6期   作者:隗成伟
[导读] 当前,特殊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隗成伟
        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 610200
        摘要:当前,特殊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作为接纳大部分患有中重度智障学生的培智学校一直在致力于让学生感受到社会文明的爱抚和素质教育的温暖,但因学员的特殊性,培智学校体育教师缺乏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笔者认为,为了让培智学校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身心健康得到发展,十分有必要对培智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协同教学。
        关键词:协同教学;弱智学生;体育课
        培智学校是智障儿童感受社会的良好环境,但由于自身智力和身体的多重缺陷,培智学校学生往往对体育课有着运动畏惧心理,如果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会让培智学校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冰冷和生硬,为了使智障儿童感受到社会文明的爱抚和素质教育的温暖,有必要对培智学校体育活动使用两名或多名教师进行共同教学。
        一、培智学校体育活动使用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培智学校生源逐渐从轻度智力缺陷儿童向中度、重度智力缺陷儿童过渡,这些儿童除智力低下外,往往伴随着身体的多重残疾,如果此时培智学校体育教师仍按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不仅不利于智障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会让智障儿童对体育运动产生畏惧心理,降低自信心。且培智学校教师在体育课堂中仅扮演“指挥者”身份,智障学生参与率低,主观能动性发挥不明显,课堂收效甚微,与创办培智学校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协同教学对培智学校体育活动的意义
        在新课标改革的教学要求下,对培智学校体育活动做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要求体育课堂把发展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相结合,提高智障儿童社会生存力,减少家庭经济负担。对智障学生而言,采用协同教学,由两名或多名教师共同教授体育课程,有效减少智障学生运动畏惧心理,树立自信心,增加了学生个体训练的机会;对培智学校体育教师而言,多名教师一同备课,一同教学,互补长短,相互学习,弥补自己的短板,增加交流机会,发挥自己的所长,为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制定对家的方案[1]。
        三、培智学校体育运动使用协同教学的方法
        (一)对智障学生进行分组,区分不同训练内容
        将全校所有体育教师资源整合起来一起参与协同教学,对智障学生采用循环训练的方式。依据学生智力程度和身体状况把所有智障学生进行分组,按照分组划分不同的训练内容,每周固定时间,同时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课一般可分为球类、投掷、跑跳等原地动作,教师按照自己的专长负责不同的体育项目,每组学生跟随不同教师进行不同的训练项目,在同一时间轮换,保证能够接受到各种项目的训练。以球类体育运动项目为例,每位教师负责一种,学生使用循环轮回训练方式。这样做能够消除智障学生的运动畏惧心理,避免个体差异化教育带来的自卑,改善分类活动带来的局限;教师教学备课从“门门通”向“一门精”发展,降低因项目繁琐杂乱带来的负担;教师能够根据每个学生不同项目的特性,制定适合智障学生的体育内容,训练更具有针对性[2]。
        (二)在体育活动中植入音乐,营造轻松环境
        尽管智障学生智力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项,但对音乐和舞蹈的感受与常人无异。研究表明:音乐能够使大脑细胞活跃,有助于激发大脑记忆力和创造力。因此可在培智学校体育活动中植入音乐科目,由音乐和舞蹈教师选定曲目和编制舞蹈,体育教师教授动作,让智障学生根据音乐节奏弯腰扭屁股,让智障学生在乐于接受的氛围下完成体育训练。以《兔子舞》为例,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生动,编制的舞蹈易学易会,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不自觉翩翩起舞,又笑又唱,百跳不厌。这样能够利用音乐舒缓智障儿童大脑压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增强参加体育训练的兴趣,掌握身体锻炼的方法,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用游戏代替体育项目,提高兴趣
        游戏使儿童的天性,使用游戏代替体育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替换方式,教师利用儿童的好奇、好问、爱玩的特性,根据智障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层次、年龄,以“所有的教育者为所有孩子而负责”的教育理念设计游戏。在设计游戏时应以集体游戏为主,但要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尽量使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智障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且集中时间不长,可对游戏内容进行变换,增加游戏多样性,使游戏不乏味,让学生保持新鲜感。例如可以让学生模仿鸭子走,鸟儿飞等小动物动作,既训练智障学生肢体协调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又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下展示自己,了解自然生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也可使用“打龙伟”、“打保龄球”、“老鹰捉小鸡”等团队协作游戏,培养智障学生集体荣誉感,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四、结束语
        协同教学含义不是每堂课都要协同,而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进行组合协同,是一种多元组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仔细关注学生心理、生理状况,灵活变换教学模式,使培智学校体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社会生存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不断迈进。
        参考资料:
[1]敖猛.巧用体育游戏,促进培智学校体育教学成效[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4):246-246.
[2]钟婷婷.如何提高培智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信息周刊,2019(12):287-2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