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明
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 511431
摘要:初中生物学课程是一门有趣、实验和实用的课程。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劳动初中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和对自然界的探索精神。结合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探讨发展初中生物学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初中生物学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有效策略
前言:初中生物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对生物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扩展,可以让学生在生物学学习与现实生活中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了解生物学与人的关系,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学生可以摆脱单调的教科书学习,调节紧张的学习氛围,放松与自然和实践活动的接触,并提高生物学习的兴趣。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意义
初中生物教学与劳动教育都具有明显的自主性。例如,在课后的家庭作业中,教师大多只是布置课程计划中的练习和课后测试题,让学生只是记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很少布置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之类的作业,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此外,大多数教师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模式,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是只关心作业问题和考试成绩,这意味着缺乏开放式的探究教学模式,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均无法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效率低下。作为初中生物的教育者,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状况,逐步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让学生的改变原有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老师需加快教学过程改革,按新的课程标准改变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和进步。即可以采用劳动教育的形式进行教育实践,根据实际情况解决生活中的生物问题,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和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为学生提供展现的舞台。教师需要从实际的学习情况出发,设计学生想了解和参与的知识学习活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生物学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当前教育的发展动向,从多方面考虑,全面提高初中生物学教学质量,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组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以生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感知能力,通过组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并感受生物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细菌和真菌”一章时,学生可以学习培养制作“蘑菇”的培养基并培养这种食用菌。蘑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一种食物,具有极好的口感和良好的营养价值。它具有高蛋白,无胆固醇,低脂肪,低糖,多种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的特征。教师可以尝试学习蘑菇栽培的全过程,然后教给学生蘑菇栽培作为“生物实践课”,使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真菌并非全部有害。如果人们能够合理地利用其价值,他们就可以给人类带来好处和便利。此外,酸奶还是需要添加某些菌株(例如乳酸菌)才能完成发酵的食品。酸奶富含钙,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它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素。酸奶也相对容易制造。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教学生“如何制作酸奶”,让学生品尝自己的“作品”,享受劳动成果,并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感受“细菌和真菌”的影响,发挥劳动教育相应的教育功能并体验自然界中物种的魔力。
(二)以动手操作为途径组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校园是学生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学生需要以动手操作为途径组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是开展生物实践活动的便利场所。校园中通常有生物园、小花园、小树林、草坪和其他绿色空间。在课堂上或课堂之外组织学生学习树木和花卉非常方便,教师组织也非常方便。例如,在学习“生物多样性”一章时,可以组织学生在学校的各个角落进行观察,记录和拍照,记录他们发现的动植物的种类,甚至包括微生物,并按以下方式对它们进行分类一。记录后,对植物进行分类,然后尝试按照“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对动物进行分类,然后进一步细分。“无脊椎动物”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当然,校园环境和种类也是有限的。对于学生尚未发现的生物物种,可以暂时将其保留为空白,并等待学生在其他环境或其他地方找到它们,然后再添加它们。通过实践生活中的收集和发现,组织和完善学生的生物学知识体系结构,培养学生将生物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以生活作为纽带组织总结实践活动
生物与生活息息相关,以生活作为纽带组织总结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教育在初中生物中的重要性,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劳动实践活动可以改变学生的价值观,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并养成尊重生物,敬畏自然的意识。劳动教育不可避免地与生物课程密不可分,生物研究的对象是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积极体验劳动教育,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宏伟。借助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学生可以学习生产和生活中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在学校中,校团委和后勤服务部门可以根据已设置的劳动技术课程配置相应的教室,并配备相应的劳动工具和设备,并将其用作日常教学工作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进行劳动教育实践,进行诸如蔬菜种植和木工之类的劳动实践,从而使他们能够走进大自然,现实体会生物的奥妙。例如,学校可以将学校的开放空间设置为“微型农场”和“生物园”。将其用作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展农业种植活动的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收获劳动教育成果,体会劳动的价值。还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室和草地为学生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劳动经验,并形成主动学习和积极劳动的心态。学校可以邀请熟练的工匠、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专门的培训。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与劳动有关的在线演讲比赛和与劳动有关的微型视频采集活动,使学生和家长可以参加,展示他们做家务的经历、结果和感受。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可以建立QQ群和微信群进行家校联系,定期宣传提倡劳动的内容,更新父母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教育观念,使父母可以对其子女进行劳动教育。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有利于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共同推进劳动教育,使劳动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并使学生努力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劳动者。
结束语
简而言之,初中生物学和劳动教育息息相关,并非与生活脱节,只有把握生活中的生物知识,从劳动实践中充分感受初中生物知识,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生物学习效率,并建立正确和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念。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和良好的储备,有利于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胡婷婷.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验课堂中的“实践”教学:以初中生物课为例[J].中小学电教(下),2017.
[2]付清源.寓素质教育于生物兴趣小组的活动中[J].关爱明天,2014,(3):65-65.
[3]张义,车亚平,张芳琴.开展生活兴趣小组活动对发展学生特长的意义[J].新一代(下半月),2010,(5):49.
[4]李宗臣,邢庆俐,包宏升.劳动主题活动对学生生物学习影响的研究[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20,(2):53.
[5]展鹤,靳思远,万航.以课外兴趣小组为核心的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探索与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35(10):79-82.
[6]蔡少琪.新形势下生活实践教学法在小学自然科学中的重要作用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7,(1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