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第6期   作者:冯学松
[导读] 基于新时期的课程改革背景,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中的教学环节。
        冯学松
        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366000
        摘要:基于新时期的课程改革背景,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中的教学环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融合核心素养思想,通过其不同维度构建精彩化教学氛围,保障学生信息素养的不断提升。教师以核心素养思想为基调,彰显教学特色魅力,在考虑到学生能力、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设计教学环节,能够确保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变化,调动和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保障学生获取发展,让教学成效得到了凸显。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核心素养思想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分析
        前言: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针对新时期教学改革背景对课堂教学提出的不同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此外,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指引,让学生形成信心,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与信息技术融合核心思想思想的几率,让学生的信息意识得到提高;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完成知识学习,高效运用知识,弥补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压力较大的问题,让学生获取多维度的发展。
一、运用任务驱动形式,塑造学生形成信息意识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明确基本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教学中分配给学生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尝试,在不断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实践尝试中总结相关经验;巩固学生的信息意识,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能够在先进思想的认识过程中保障学生获取一定的学习经验,让教学目标得到加速实现。同时,让核心素养思想得到高效落实[1]。
        例如:在有关“信息的处理和表达”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任务驱动形式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思想。在教学开始之前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张有关多媒体的作品封面图,让学生了解多媒体内容中封面图的制作方式。合理展开相关知识教学,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认知。随后,教师颁发给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基本课堂知识运行的前提下,学会使用信息处理信息,同时善于结合多媒体制作不同的封面,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引下获取信息意识,主动参与课堂中的学习和互动。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巩固知识,强化自身的综合学习成果,其学习信息和信息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二、融合分层教学形式,塑造学生形成计算思维
        教师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和兴趣差异,真正做到课堂中的因材施教。教师基于不同能力、不同水平转变传统教学态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互动。采用不同方法,彰显出教学的独特魅力。

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需求,借助分层教学形式,强化学生的学习信心;把握学生的自尊心,践行有效方法,放慢知识讲解速度,让学生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2]。
        例如:在有关“输入数据”知识教学中,教师首先了解课堂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征,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鼓励。信息技术课堂的学困生教,师可以指引其向成绩优异的学生寻求帮助。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践行“1+1”的形式,让成绩优异学生与学困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成绩,以平均分的方式在课堂中呈现,教师予以简单的排名。此模式会让学生感受到互帮互助带来的优势,会调动成绩优异学生积极对学困生加以引导;通过相互帮助,让学生形成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思想促进学生发展。
三、多元化涉及课堂作业,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作业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内容,会让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形成实践意识。教师要基于新鲜模式,基于学生的创新思想,优化设计课堂中的作业,保证学生动力的形成。可以让学生在开放性作业的完成中形成互动意识和实践探索欲望。在个性化作业的完成中丰富想象力[3]。
        例如:针对“下载信息”的知识教学教师,设计多元化作业形式,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基础作业,学生需要完成基础知识的简单回顾,并通过基础知识习题填空题的回答,将成果以微课形式推送给教师,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作业二,可以设计开放型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形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在网络中下载不同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处理。在第二堂信息技术课教学开始之前,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以第一种作业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开放型作业过程中形成创新化指引,让学生的核心素养思想得到高效落实和形成。
结语:综上所述,基于新时期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尝试不同的模式和策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中获取发展。基于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的知识讲解,践行不同方法让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在核心思想上的多维度发展中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能够基于不同角度优化设计,不断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在切合发展需求、切合学生实际能力的角度上优化对学生的指引模式,使学生认真完成信息基础知识的学习,会在多元化的指引中为其日后的学习和综合成长塑造基础。转变学生在传统学习中的态度,增进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彭浩.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应用分析——以广东省高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为例[J].大众标准化,2021(03):149-153.
[2]夏仲文.专业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基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专业阅读[J].教育观察,2021,10(03):85-87+96.
[3]宋春香,陈俊.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以必修1:语句与程序结构小节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4):114-11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