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如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产径小学,516223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入,数学学科变得越来越重要。数学计算是数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笔算、估算等计算方式的基础,学好口算,能提升小学生做题的准确率和速度。小学是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口算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口算;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与人们对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口算更是能帮助学生更好生活的重要能力。无论是日常买卖、还是经营交易,都离不了口算能力。在新出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对小学低年级的口算教学有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重视口算,并提倡数学算法的多样化。然而,有很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口算教学中出现了“重形式、轻能力”、“重数量、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因此,作为小学教师,要改善这些问题,对低年级学生开展更行之有效的口算训练,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小学生做数学题的效率和质量。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小学教师在低年级口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并分析实践案例。
一、存在的问题
(一)对小学口算题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有很多的小学数学教师队口算题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口算题比较简单,教师不将它作为教学重点。除此之外,有些数学教师受应试教育思维影响较深,没有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里提到的口算精神,偏见的认为口算不是丢分的一项,甚至让学生在考试时用笔算的方法进行口算题的计算。教师对口算题的不重视,就导致了学生的口算能力不强。
(二)重视口算结果,轻视口算过程和思维培养
有很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口算教学中,更重视口算结果,对于口算的过程一带而过。口算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其中也蕴含着数学思维和算理,对于口算教学,教师并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法,甚至偏见的认为只要结果是正确的就可以,不重视思考过程。这些教师经常让学生用接龙的方式解决数学书或者卷子上的口算题,对于口算方法和技巧教师的传授也是轻描淡写,导致学生对于口算中的学理一知半解、数学思维停滞不前。
(三)重视口算题数量,训练方法不合理
有一些数学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口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教学形式不能被小学生接受。这些教师在开展口算教学时,只重视口算题的数量,想利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到熟能生巧,进而提升口算题的准确率。然而,教师却忽略了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吸收能力。学生对于口算训练本就兴趣不高,枯燥乏味的口算训练更是很容易让小学生感到不耐烦,再加上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也不能长时间集中,这种高强度的、机械单一的训练方法会让小学生产生强烈的疲劳感。久而久之,小学生就会厌倦口算,甚至对数学产生排斥。
(四)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口算程度和水平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学生口算能力强;有的学生虽然口算速度快、但准确率不高;有的学生思考速度慢、口算能力较弱。教师在开展口算教学时,没有注意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在课堂中,经常出现口算基础好的学生率先昨晚口算题而无所事事,而口算能力差的学生一整堂课也不能完成口算任务的情况。
二、解决对策
(一)提高对口算的重视程度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对口算教学的重视程度。口算虽然是通过大脑直接得出结果,但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等都有着很大的锻炼。口算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步骤出错,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就要重视口算,不能把口算和笔算混为一谈,要通过系统的口算教学,提升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二)重视口算过程,注重技巧的传授
数学教师在低年级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口算结果,还要注重口算的过程。教师要对口算题进行细致的讲解,并且要注重技巧的传授,让学生了解算理,在口算题中提升思维。
(三)科学设计训练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让低年级口算教学更行之有效,就要科学设计训练方法。不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就盲目的开展题海训练不仅会适得其反,还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逃避心理。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心里特征,开展更具有趣味性的口算教学。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要想让学生愿意学习口算,就要把吸引小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在口算教学中适当的添加一些口算游戏,通过游戏,让小学生有更多的热情去参与口算课堂,提升小学生学习口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比如,教师可以将口算题写在卡片上,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随机抽出一张卡片,让学生抢答,答对速度最快的一组,教师可以为该小组加一分,最后,分数最多的小组获胜。教师还可以为该小组成员发放学习用品或者一些小礼品作为奖励,鼓励学生再接再厉。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提升自身的口算水平,让学生在掌握并巩固口算技巧的基础上,还能体验到游戏的愉悦感,也能因为小礼物的吸引而增强竞争意识,实现一举多得。
(四)实行梯度口算练习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开展口算教学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和基础,将学生分为不同的梯度。教师对于不同梯度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教学难度也要随着学生梯度的降低而有所下降。教师要为基础好的同学准备一些难度系数较高的口算题,以免出现学生昨晚题目而无所事事的情况;对于那些口算速度较快、但是准确率不高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多出一些易错题,以此来提升这些学生的做题准确率;对于那些思考速度较慢、口算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就要出一些难度系数较低的口算题,让这些同学在简单的口算题中找到口算题的规律、建立自信。这种更有针对性的口算教学方式,能大大提升口算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让口算教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三、案例实践分析
教师在进行低年级口算教学时,可以用扑克牌作为道具,让学生两两一组,进行口算游戏。教师可以将扑克牌中的大王小王以及J、Q、K去掉,让学生根据剩下的40张牌,进行凑十游戏,比如,一个学生拿出一张“2”时,另一名同学就要拿出一张“8”凑成“10”。通过扑克牌凑十游戏,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中,口算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通过口算,学生可以提升记忆能力和思维水平,因此,作为教师,也应该注重口算教学,在进行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时,要采取上述措施,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新花.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外交流,2018(49):300-301.
[2]汤永艳.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成功(教育版),2013(23):45.
[3]汤永艳.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成功(教育版),2013(12):45.
[4]匡云.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01):P.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