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敏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726300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培养,是新一轮基础课改下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培养成效近年来也由此收到了各界高度关注。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就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培养策略展开了深入剖析,以便于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推动学生全面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有效性培养策
引言:“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不同于城镇地区,农村区域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由于社会认可度低、区域经济条件限制以及教师专业能力孱弱化等问题的普遍存在,在影响课程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化发展,就目前来讲为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农村信息技术教师需在秉承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以此来确保高质量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合理化选择教学素材,丰富课程教育教学内容
在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的传统化、落后性在削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不利于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调动。现阶段在课程教学中农村教师需选择契合学生实况的教学素材来补充课程教学内容,并通过设置趣味性的教学任务,在营造一种轻松愉悦教学氛围的前提下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进而在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认知和理解程度。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需从根本上摒弃传统化的教学理念,通过立足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况,从学生兴趣出发设置趣味性教学任务在引导学生全员参与的前提下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进而来逐步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在《网络知识》单元授课时,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任务设置时可将传统应试化教学中“下载信息”转为其它趣味性的内容,如“某省份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有哪些?”,之后通过要求学生从网络中下载相关的图片和文字,并将下载信息进行整合,以此在确保自身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下,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采取“小组合作”模式,帮助学生共同进步
学生个体化差异的存在,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对学生全面化发展而言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为此要想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教育工作者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通过依据学生实况对他们进行合理分层、分组,在保证小组均衡性的前提下通过小组内部之间组员合作交流,以此在缩短学生之间差异的同时为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创造良好条件。
在《安排作息时间》授课时,由于学生个体化差异的存在,信息操作水平孱弱化学生制作的时间表内容不仅过于简单,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培养。在课程教学前教育工作者可根据学生实况对他们进行合理分组,之后通过为学生安排特定任务—— 目前来讲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作息时间,之后根据设计主题完成幻灯片制作,最后通过要求每个小组讲述作品制作思路和过程,并就学生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优势给予肯定,存在的不足给予指导,由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目前而言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合作交流中完成表格的制作,以此在不断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强化他们合作能力的前提下帮助他们不断地提高自身核心素养。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意识
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于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部分理念传统化、模式老套化等问题的存在,教学工作形式化问题严重性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培养。就目前来讲教育工作者需立足学生实况,通过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作用,在合理化安排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学习成果反馈作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使其在充分感受成功喜悦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在《“Flash”软件》课程内容讲解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为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教师可从上交的作品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表扬,之后在课程教学内容讲解后,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一个简单任务(告之其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范例),以便于在自主探索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最终为高质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创造良好条件。
四、结语
总的来说,初中信息技术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村地区由于某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并不乐观,为此要想确保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不仅需秉承现代化教学理念,同时还要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调整,以此来促进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友群,李锋,王吉庆.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6,(07):56-61.
[2]许军,张文华,李志涛.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2(06):144-147.
[3]于洋,徐海湖,张建平.中小学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与体系建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2(12):166-169.
[4]孙建辉,李薇薇,徐瑞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键在实践落实———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J].中国教师,2016,12(09):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