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6期(下)   作者:杨明星
[导读] 语文学习的是我们母语的升华,我们对于母语的认识不能只是会交流、会说话这么简单

        杨明星
        沧州市南皮县实验小学
        摘要:语文学习的是我们母语的升华,我们对于母语的认识不能只是会交流、会说话这么简单,我国的文化发展了5000年,才孕育出我们这一代人,所以学好语文知识是对文明的传承和接待。语文知识对我们的未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方向指引,文字既能传达思想,还能寄托感情,重要的是你怎样使用文字。因此,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文化意蕴深厚,值得深思,需要研究。本文分析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习作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问题;对策;
        作文能力是小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而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件殊为不易的事情。如何更好的开展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历来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广大的教学工作者在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然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小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并没有太大的提高。小学作为学生作文的启蒙阶段,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以下,笔者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实践,从几个方面,谈一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期待能和各位一线语文教师共同学习与借鉴。
        一、小学高年段语文习作教学现状
         (一)教学实践不足,教学理念僵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它能指引教师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但现阶段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学理念存在着僵化陈旧、缺乏创新的问题。这集中体现在教师的习作教学还停留在教学生堆砌美词佳句的层次上,而忽略了习作中最为重要的表达真情实感的问题。
        (二)学生缺乏习作兴趣
        在小学高年段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习作兴趣。有部分学生可谓谈习作色变,对习作有着深刻的厌恶情绪。试想,教师的习作教学怎么可能对厌恶习作的学生产生积极的效果呢?因此,教师与家长都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找到学生的习作兴趣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三)习作教学过于模式化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习作教学策略过于古板,使得习作教学模式化、枯燥化,这会导致学生的习作兴趣及能力都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积极改革现有的习作教学模式,例如在评 价学生习作时,尽量运用新颖、生动、亲切的评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四)评价体系过于封闭
        习作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评价体系过于封闭。传统的习作评改仅限于教师一人的评价与整改,习作评改的主体单一、范围狭窄,学生也不能面 对面地与教师沟通习作方面的具体问题,对自己的习作水平很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对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是极其不利的。
        (五)教学情境单一
        在提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阻碍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学情境过于单一。这集中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面,在课堂上,教师仍然过于依赖填鸭式教学方法,这样落后的教学方式会使课堂氛围不够生动,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如此,过于单一的教学情境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难以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教学情 境的营造,让学生能在情境中完成习作。
        二、习作教学的意义
         (一)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在小学阶段,语文作为最基础的语言启蒙学科, 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思想的培育也意义重大。学生自主习作可以获得灵感,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切实体验情感的波动,从而提升学生的个人文学修养,体悟文学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语文学科素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在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对 学生的思维以及行为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写——锻炼学生习作能力
        习作环节,对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在习作教学中,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习作实践对学生整体习作能力的提升更有意义。因此,重视习作环节是锻炼学生习作能力 的最好途径。
        (三)评——提升学生鉴赏品位
        在互动评改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作品产生清晰的认知与定位,这将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习作鉴赏品位,并对其日后的习作产生影响。
        (四)改——明晰学生自身疏漏
        在自主评改的过程中,学生接触他人作品的机会多了,看到的问题与特点也会随之增多,于学生而言,这样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问题出在哪里,有什么不同,应该做出怎样的取舍。客观的评改会促使学生以客观的视角看待事物,并正视自身的疏漏与不足。
         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开展个性化的习作教学
        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应该积极开 展个性化的习作教学,摆脱形式主义的影响,尽可能的只划定写作 范围而不命题,重视学生在写作中的表达方式而并非文体,虽然 “龙头、猪肚、凤尾”的确可以让文章丰富且完整,但是千篇一律 的格式不异于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发挥空间,使得学生丧失对写作的 兴趣,同时,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面较为狭窄,缺乏素材的积累,使 得写作难以进行,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以及阅读中不断积累素材,以丰富自身的阅读量,提高习作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较为优秀的作文,培养其阅读的兴趣,在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设置为阅读课,指导学生将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仿 好词好句练习写出较为优美的句子,并应用于写作中,提高学生对 语文的掌握能力。
        (二)结合习作和阅读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该将习作和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在教授课文的时候,融入习作教学指导,让学生找出课文与实际的共同点,并借鉴文中的写作方式融入自身的写作当中。
        例如,在进行《珍珠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中有关珍珠鸟的描写语句让学生仿照描述其他动物,让学生能活学活用课文中的知识,不断汲取课文里的精华,以提高其文章的文采。再者,除了借鉴课文中的精华之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其创造力,例如在进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课程教学中,里面有关苗苗的成长作者并没有完全的交代清楚,因此教师可以以此让学生开展想象力自行构思苗苗今后的成长情况,并以作文的方式写出来,在加强学生写作训练的时候,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习作的热情。
        (三)重视文章的评改
        由于学生的文章水平往往反映了学生对语 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文章的评改,对于评改的方式上不一定非要使用教师评改的形式,可以选择教师批而学生改、小组互批和互改或者同桌间的互批和互改等,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的同时,让学生更能直观的了解自身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对于学生文章中的错误语句,教师应该尽量避免直接大删大改,而是划上红线之后让学生自行找出自身段落中的不足之处,学会自行修改。
        例如笔者曾经批改过一篇文章,学生文中这样写道:“我的妈妈有灯泡一样的眼睛,黑黑的,亮亮的......”,当时笔者并未直接删除,而是划上红线让学生学会找出句子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提供几篇较为优秀的文章给学生参考,第二天学生上交的文章中不仅将不足的地方改了过来,同时借鉴了优秀文章中的句子,丰富了其文章的语言。
        综上所述,写作连接的不只是书本世界,还有我们的精神世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探寻有效的写作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被唤醒、被激发、被点燃。我们要用写作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发学生对生命、成长、梦想、友谊、世界等一系列的思考,而这种思考终将沉淀在孩子的生命中,并指引每个孩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冯恺.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新乡: 河南师范大学,2016.
        [2]王爱军,陆依洁.细读文本·拎关键词·敲定论题·习作论文——高师文科生论文习作与个性化人才培养新途径[J].现 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11).
        [3]徐丹英.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