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下)   作者:姚芳
[导读]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革新与发展

        姚芳
        大悟县礼山学校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革新与发展,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体制内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核心素养,通过这种方式,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以及生活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教育理念。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详细的探究,以供广大同行进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加强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教师应学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为基点,来开展多元化的语文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为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容易设置一些机械化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比较依赖于多媒体,从而使学生缺乏一定的思维逻辑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只要遇到问题就向教师求助,没有进行自主的思考意识,缺乏对问题的深度思考能力,最终只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不利于语文学科成绩的提高。同时,学校和教师以及家长比较看重学生的成绩,而不够注重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这样不利于学生构建出良好的价值观。同时,小学生对语文学科中的传统文化缺乏关注,反而更加喜爱西方迪士尼文化,完全没有体现出未来接班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同时也没有体现出华夏子孙坚强勇敢的品质。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开展情景化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学习语文课文时,没有进行深入化的理解,为了改变学生的这一弊端,教师应积极树立起正确的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将陈旧的教学方式尽快摒弃,深化对教材内容的详细讲解,通过将课程内容加入一些情景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住课文内容的真正含义,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望洞庭》这一古诗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构建出夜晚洞庭湖的画面,比如,让学生观看夜晚洞庭湖的天空和明月以及湖水的一些视频景象,然后让学生对其进行描述,有的同学会描述成风情月朗和皓月当空,也有的同学会说月明星稀等等,这样更能够提高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古诗中的作者范仲淹的人生事迹讲述给学生们听,这样更能够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教师也可以延伸出其他诗人描述洞庭湖美景的诗句,比如,唐代诗人元稹的《洞庭湖》,然后用多媒体软件展示出配乐诗朗诵的音频,以此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古诗,充分的感受到诗词的魅力所在,最终实现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文化底蕴和科学精神上的提高。
2.2开展生活教学
        很多语文知识都是从现实生活中不断的积累下来,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增加自己对语文的知识的积累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更要注重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运用,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讲解《肥皂泡》这节课时,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制作肥皂泡的工具,然后分发给每组同学,让学生们参与到制作肥皂泡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切身实际的感受和实际操作这些原料,使学生更能够加深对肥皂泡制作过程的深刻体验。同时,在学习这节课时,学生也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到作者,由玩吹泡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力,并能够营造出儿童世界无忧无虑,幸福畅想的欢快氛围。通过采取这种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上的发展。
2.3开展有序的读写活动和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欠缺认知能力,尤其是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比较明显,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加强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上的进步。教师应课堂中采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们能够深刻的体验到语言文字的可视化,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解《花的学校》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们准备好彩笔和绘画图纸,让学生们用各种颜色来绘制出个人想象中的花的校园是怎样的美景,学生在画完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绘画结果进行高度评价,然后教师再进行对本节课的课文讲解,随后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编写出花的学校的小短文,通过开展有序的读写活动,不仅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语文课程的感染力。教师也可以在学习《海滨小镇》时,播放一些海边小镇的图片,以及视频等,这样更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小学语文课程多姿多彩。譬如,在学习《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节后,教师可以组织和带领学生到周边的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同时让学生们更能够深刻体会到语文文化的博大精深。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在小学语文学科上的核心素养,不仅需要教师开展情景化教学模式,同时也要将生活中的场景合理的运用到小学课堂中来,通过在课堂有序的开展读写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为学生构建出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冯清锋.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1(36):13-14.?
[2]刘丽娟.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34):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