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摘要: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交通压力日益增大,为了缓解城市目前的交通的拥堵状况,需要加强对地铁轨道的修建。当前地铁轨道工程建设中需要注重地铁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如何控制地铁轨道运输中的难点项目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在质量、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需要着重解决技术上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的解决策略。本文对城市地铁轨道施工重难点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地铁轨道;施工难点;措施
1地铁轨道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用于在城市中人们出行的过程中,轨道时列车的运行必备条件,“轨通”意味着地铁路线成功地开通,施工工作已完成验收。由于地铁轨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影响着整个地铁轨道工程,因此有必要合理、有效地管理工期,提高地铁轨道工程的质量。
2地铁轨道施工中的重大难点问题
2.1基标的定义和保护
在地铁轨道施工过程中,基标的准确性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也是地铁轨道铺设的依据。基标的定义和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基标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测量的准确性和测量数据的汇总上。在很多工程项目中,由于基标测量的准确度不高,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地铁轨道铺设的偏差。在地铁轨道的建设中,如何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2.2交叉渡线的定位问题
交叉渡线是城市地铁轨道中不可避免的施工技术,在当前的施工过程中,通常使用钢弹簧浮置床的方法来降低交叉渡线轨道的噪音和振动。由于交叉渡线和道岔的结构相当复杂,所以在这一部分中会涉及很多的部件,因此在铺设过程中定位就成了重要且困难的工作。一旦定位不当,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铺设质量,同时也会延长施工的工期。
3地铁轨道施工应对措施
3.1做好基标的复测和保护工作
为了保证地铁轨道基标的准确度,就必需要改进现场测量的技术,并对其进行精准的复测。在组织安排基标的重新测试工作时,要组建一支平均专业水平比较高的团队来进行测量。在进行测量之前,要保证测量的精准度是否符合地铁轨道项目的特点及其施工方法,并同时根据测量的距离合理安排路线和工作。在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初始控制点是中心控制点的重中之重,通过中线控制点铺设联络线结网等,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3.2设置辅助铺轨基地
由于在实际的项目构建过程中,经常会见到缩短铺轨工期的现象,因此必须要调整原始设计的铺轨筹划方案,以增加铺轨作业面。基地的长度通常≥200m,宽度通常≥25m(特殊情况除外)。铺设辅助轨道的基地通常是长方形的,并且必须包括生产办公区、25m长的钢轨堆放场、轨枕堆放场、钢筋的堆放以及加工区域、钢轨的组装区域等。辅助铺轨基地的设置必须在合适的地点进行。一般来说,铁路铺设基地主要位于汽车仓库和停车场等可以进行大面积作业的地方,辅助铁路铺设基地的安装较为灵活,可设置在高架区域部分,也可以安装在明挖车站或埋深较浅的明挖区间,位置可以选择在直线的开放相交区域中,可以选择直线的起点、中间或终点的位置。进行设置时,请确保其处于相对平坦的环境中,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周围道路的畅通度,以及水、电气系统能够有效的使用。
3.3做好地质探测工作
全面收集有关地铁沿线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下管线以及障碍物和土壤的特性等信息,以确保每个局部的结构都可以严格符合相关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区间的施工方法有很多,暗挖、盾构是最常见的,其存在的共同问题就是地面沉降,因建筑物调查不清楚导致倔进中遇到不明物体,掌子面加固不充分导致塌方、涌水,盾构常见有掌子面多元地层导致倔进速度不一致,偏位较大,常压换刀较困难、孤石、溶洞等难以倔进等问题。关于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这些可能影响周边地区居民的居住、生产、生活以及环境污染等的地质问题,在交通运输的工作量大的前提下,影响周围建筑物、各种不同信号线、煤气的勘察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对容易出现水管破裂、停水停电等事故采取预防措施,对噪声污染采取防治的方法。此外,我们需要保护不同的环境,例如施工现场附近的土壤条件、水等,要避免出现坍塌和渗水等不安全问题的发生。
3.4铺设道床
道床位于轨枕和底层地板之间,可以对轨枕起支撑作用,可以转移列车的重量、轨枕的重量以及列车运行的动荷载给路基。那么要开始铺轨,首先得要有个起始位置的,总要有个老窝,这个老窝就是铺轨基地。轨基地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组装轨排并且运送到隧道里去,所以我们看到的铺轨基地大都是中间一个从地面直接到隧道里的下料口、坑边上那个一个大大的龙门吊(用于把轨排吊运进隧道)、旁边还有一些空地(用于堆放材料、组装轨排)、道路(人员、车辆进出),基本上把这些东西安排好,就是一个合格的铺轨基地。而轨排是地铁的铺轨里的基本单元,就是把两根钢轨(各25m)和轨枕通过扣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框架,以方便运输和安装。而所谓铺轨,就是在隧道里或者桥上铺轨,铺轨的单位从修隧道的单位手里把隧道的管辖权接过来。一般要先散铺一小段轨道,就是把轨枕、钢轨一样样运下来然后打混凝土道床、连接钢轨,简单点说就是不用做轨排直接铺,这么做的特点是很慢而且质量不大好控制,好处是什么都不用依赖,一般下料口下面都是散铺的,铺上一小段之后再把轨道车、施工设备、材料等运下来进行机铺。由于立柱的横向净空距离一般为1.2m,距纵向中心的距离通常为1.4m,一般使用50kg/m的钢制导轨,整体道床具有一定的弊端,如果在浇注混凝土时为整体道床预留的空间的位置不正确,则整体结构不均匀沉降就可能会导致导轨床破裂。当搭建或拆除脚手架时,如果其与钢轨发生碰撞,则整体结构有可能会变形,从而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应对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统一的规划检查预留的空间和隧道结构的接缝是否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采用分台阶浇筑进行浇筑,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
3.5加强各专业配合与环境保护
在施工中,各专业间密切合作可以更好地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因此要加强各部门配合,做好沟通和交流工作,提高资源共享率。施工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尽量减轻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噪音污染,实现文明施工;施工完毕后,要将工程垃圾及时、合理清理,可以回收的垃圾分类存放,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另外,还要做好拆除工作,分类回收利用相关材料,不可对不同的材料集中处理。除此之外,在竣工后,要根据市政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围栏等设施拆除;施工中产生的污水要排入临时设置的沉淀池,不可以随便排放影响环境。
3.5严格遵守基标测设程序和方法
在地铁轨道施工中,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就是测量基础控制网。当前比较常用的技术就是CPIII技术,其测量精度较高。在进行施工前应先建立起高精度的精密平面、高程控制测量网(CPIII控制网),以此为基准对精调测量车和相关配件进行精准测量。在测量中,要注意对控制点布设的控制,包括其位置和相关内容,也要合理规划其控制点埋设,如果埋设不当,就会加大后续施工复杂度;在测量平面位置时,要确定平面具体位置和高程位置,便于轨道施工顺利进行;标定位工作中,要严格把控测量放线复测工作,对道床位置等进行分析,以便合理调整测量方法,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施工地段。
结束语
城市地铁轨道工程在缓解城市交通状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安全性和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其质量和技术的管控非常重要。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方案,以提高地铁轨道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永雷.分析城市地铁轨道施工重难点及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48):233-234.
[2]林乐涛.分析城市地铁轨道施工重难点及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17):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