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92319890830XXXX
摘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该要加强造价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做好造价控制能够有效避免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建筑生态效益。施工超预算问题会直接影响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效果,也会影响建筑整体质量与施工效率。但是在正确的决策条件下,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可能会超过75%。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进行剖析,提出恰当防范措施,确保工程造价管理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概算;原因;控制措施
引言
在实际工程造价中,管理人员无法对施工造价管理进行全面分析与调整,很容易因为多种因素影响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导致施工成本浪费,引发超预算的情况,不利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计划、生产技术、技术设备的初步设计以及确定的结构形式、建筑标准和使用功能,形成造价概算。高度重视对造价管理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增强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可靠性,为后续施工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保证超预算施工控制整体效果。
1建筑工程造价概算的作用分析
项目成本的确定和管理贯穿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造价概算工作是项目确定并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后项目成本的确定和管理。预算工作应包括造价概算准备和预算审查两部分。在典型的工业和土木建设项目设计中,可以采用称为“两阶段设计”的初步设计和建筑图纸设计。对于技术复杂且缺乏设计经验的项目,还可以使用初步设计、扩展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建筑图纸设计。这被称为“三阶段设计”。设计报价是指根据设计意图,在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包括技术设计)制作项目报价(修订报价),并事先预估的项目成本。估计成本比估计成本更准确,但由估计成本控制。成本估算的水平非常明显,分为建设项目估算的总成本、各个项目估算的综合成本以及各个单元项目的成本。如果设计采用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报价必须在技术设计阶段进行修改和调整。修改后的估算成本比估算成本更准确,但由估算成本控制。在项目决策阶段,将对产品、生产规模、建设标准、建设地点、技术、设备等主要技术和经济问题做出决策。一旦项目由决策决定,设计就是项目的关键。建设和项目成本管理。虽然设计成本只占项目终身成本的不到1%。
2建筑工程造价超概算的原因
2.1工程造价概算人员综合能力不足
预算编制人员没有进行实地调查,而是按照以往经验,对造价预算进行模糊编制,导致漏项缺项的问题十分明显,无法对整个工程项目所需的费用和成本进行准确评估。预算编制不科学,缺乏对工程项目施工的科学指导。工程项目前期施工设计环节出现问题,致使后续施工与设计方案存在明显的差距,设计单位自身并没有对项目进行深入调查。
2.2建筑工程造价概算编制不合理
根据建设单位的主观意愿进行理论化设计,致使设计图和客观施工环境存在比较大的矛盾,导致边施工边改进的问题。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没有做好交底工作,致使对设计图纸理解不到位使得施工中变更问题十分频繁。
2.3工程造价控制不到位
一部分建设单位为了获得施工资格,在报批材料中随意更改投资金额,或者在招投标管理中搞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标准支持,设计变更非常明显。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开展中,监理出现问题而导致超预算的问题非常明显。
2.4原材料物价上调
监理人员在对施工方案审查时,应该尽可能减少机械和人力消耗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去除无效管理和无效劳动。很多工程项目施工工序非常多,施工周期比较长,在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也会造成实际施工的结果,没有得到准确控制。
2.5忽略了工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建筑施工中还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也会造成工程项目预算增加。
地质资料没有准确反映局部地质情况,在实际开挖后发现地质条件不符合施工要求,都会导致后续的施工无法准确编制。
3建筑工程造价超概算的控制措施
3.1强化工程造价概算人员的专业培训
在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提前做好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案。编制人员需要提前到工程项目现场,对整个施工概况全面了解,还要与其他的部门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对施工组织特点进行分析,明确预算编制的要点内容,要注意对建筑工程勘察报告、施工设计图、地形测量等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归纳总结,明确工程项目施工的主要特点。
3.2合理控制概算编制
在施工中需要根据现场的预算定额材料价格取费标准进行统一管理,选择正确的计算规则,对施工项目的施工图纸定额套用以及工程量精准计算。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对价格因素充分考察,对市场上的价格波动趋势准确预判针对材料设备的性能性格以及品种等全面了解,尽量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
3.3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都需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三个阶段。在施工规划中项目设计出现变更问题,很容易对后期的施工产生影响。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需要及时针对客观条件设计缺陷等各种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引发后期的质量变更。
3.4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控制要点全面分析,对工程项目质量、工期、资金以及建设环境市场和建筑企业等相关因素准确判断,第一时间检查图纸设计合理性,发现图纸设计存在不合理或者缺陷等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尽可能对工程项目造价修正减少,项目实施后出现的变更问题,出现施工变更应该对该部分进行技术论证,明确项目变更的可行性,将设计变更所产生造价降至最低。
3.5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一般用于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这种定额按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的要求,以一定产品单位来规定劳动力、材料和机械的消耗数量,是以建筑物或构筑物各个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定额。在工程项目施工中,资金投入比较大,需要加强施工合同的有效管理,避免出现造价失控的问题。
3.6提高原材料价格风险调控意识
在施工之前,应该对社会动荡自然灾害等不可控领域或者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合同变更、技术限制以及施工组织失误等人为因素进行充分考量,加强对控制阶段的施工管理控制,提前做好组织规划。对所有施工费用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按照预先制定的管理目标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监督,确保预算管理编制达到预期要求。
结语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造价预算编制非常关键,但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超预算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要高度重视对工程项目造价的严格控制与管理,做好动态化的预算编制,避免因为不可预见的因素而造成工程项目超预算,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水平,确保造价预算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为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范雪琴.建筑工程造价超概算原因及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7,43(17):208-210.
[2]胥义钊.建筑工程造价超概算原因及控制途径研究[J].居舍,2017(29):136.
[3]李金斗,刘敏利.建筑工程造价超概算原因及控制途径研究[J].河南建材,2018(01):82-83.
[4]赵亮.建筑工程造价超概算问题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38.
[5]张萌萌,王庆学.建筑施工企业造价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19,31(12):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