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照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武利镇中心校 535427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包括多个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计算。日常生活中,计算在人际交往中随处可见,计算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密不可分,那么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就十分重要了。小学的计算学习更是为之后的数学学习生涯打基础的过程。然而,当今的计算教育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学生计算学习效果不尽人意。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注重针对性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手段,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励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本文以教师视角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教学;有效策略
前言:《新课标》中如是说,“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显而易见,计算作为一项基本能力,是一切与数学相关的所有活动的基石,可以说,缺少计算的数学就像没有地基的房子。如何在小学阶段使学生扎实的掌握计算技能并熟练运用是每一个教师的重要职责。在实际的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简算能力差、懒惰厌恶学习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引入计算小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
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完善,注意力发展品质不高,自制力差,好奇心旺盛,这样的特点使小学生们难以长时间的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事物上。在学习相对枯燥的数学计算时表现得尤为明显。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手机等电子产品吸引了学生们大部分的注意力,学生们对于学习更加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拘泥于传统课堂的单纯讲解式教学就不再适用于当今课堂教学了。因此,为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有趣的参与感强的小游戏可以引入到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采用模拟情景的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快乐学习。运用游戏对抗的方式增加学生紧张感,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对抗中,在竞争的氛围下学习。
例如在学习简单的乘法运算时,老师可以用在小卖铺买零食为例,一袋薯片三元钱,若要为爸爸妈妈和自己分别买一袋,你有十元钱,钱够吗,还剩多少钱?需要多少钱?让学生带入自己的亲身经历,增加体验感,情景模拟,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采用一对一对抗的方式,使两个学生同时计算一道题,又快又准的同学胜利,胜利后积一分。平时定期举行这样的活动,每月一结算,制作答题荣誉榜,积分靠前可上榜。当然,本文所说的游戏不限于一种,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多样运用,根据实际适当调整。
二、采取奖励措施,提升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一件事没有兴趣,那么学习一定是乏味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太好。反之,若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在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也就不值一提了,这样的学习效果也会远超于无兴趣的学习。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一个经典的教学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奖励的方法。小学生在心理上希望得到大人的夸奖,十分看重荣誉得失。教师采用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措施可以满足小学生追求荣誉的心理。在奖励方面,本文探讨的更多侧重于精神奖励,例如答题大王,优秀小组的荣誉称号。物质奖励作为辅助,教师要注意物质奖励的分寸,不可形成恶意攀比的风气。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荣誉象征的文具或者零食就是最好的奖励。
在奖励方面,教师可以将奖励与游戏相结合,游戏胜利的积分排行本身就是一种荣誉象征,对于在游戏环节有突出表现的同学可以采取一定的物质奖励。在奖励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奖励的公正公平,采取统一的标准,使同学信服;另外,除了教师个人的课堂设计之外,在学校开展的正式考试中,教室可以提前给学生说明奖励标准,对于考试成绩优异的同学给予奖励;还需要教师注意的是,观察了解所有学生的情况,对能力较差的同学给予关照,在保证公平的情况下,尽量照顾到大部分同学,避免一部分同学出现自卑心理。
三、加强专项训练,提升简算能力
数学学习比之其他学科,更加注重训练。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知识技能,发现问题,提高自身能力。教师应善于总结数学计算学习过程中的同类题型,为学生提供专项训练,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同时为避免学生出现厌烦心理,也要注意题量量的大小,切忌增加学生负担;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已有的算法,带领学生及时反思,梳理解题思路,发现更快速、简单的方法,提高解题效率。算法多样化不是教学的唯一追求,优化才是数学的本质[2]。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学习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后,为了更便利的进行计算,简算是必不和少的一部分学习内容。估算近似数,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特殊算式的记忆都是提升简算能力的手段。
比如,在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了运用运算定律这一部分后,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采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如计算56×25×4,大部分学生都能清楚地能看出运用乘法结合律得出56×(25×4)。它是最基本的教学要求,教师不应单纯满足于此。比如,五年级下学期教学最小公倍数这一部分内容时。计算16与20的最小公倍数是2×2×4×5时,虽然学生们可以运用简单的短除法得出正确的算式,但是部分学生容易在最后一部分计算积时发生错误,导致整道题的失败。再例如,4×4×5很多同学等90,学生出现这样令人惋惜的错误的原因在于教师教学时没有注重学生对于特殊算式的记忆和速算能力的培养。可见,教师一定要加强责任心,注重教学总结,发挥自己的作用尽全力培养学生。
结束语:总而言之,计算能力当之无愧的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能力,同时也是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学习的基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改变沉闷的课堂;增强责任感,致力于增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摒弃唯成绩论;注重提升与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将不同以往的教学形式运用在实践中,使学生更善于学习和计算,让学生朝着正确的计算道路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晨.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1(8):70-71.
[2]夏宏梅.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教育界,2021(3):76-77.
[3]陶小林,代万书.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法优化初探[J].进展:教学与科研,2021(1):146-147.
[4]易彦芳.巧用微课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J].读与写:上旬,2021(2):0145-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