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特点的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张健
[导读] 摘要:简要介绍了建筑结构基础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设计现状,重点介绍了其设计要点,包括基础设计、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等。
        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南兴路107号1-3-4  117000
        摘要:简要介绍了建筑结构基础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设计现状,重点介绍了其设计要点,包括基础设计、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等。旨在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缩短工期,节约施工成本,增强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建筑物倒塌,促进土木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
        在土木工程中,建筑结构基础的设计极其重要。如果这个环节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建筑质量,造成严重损失。然而,目前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证建筑的稳定性,设计师应该纠正这些问题。
        1.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现状
        1.1基础设计
        由于设计人员对基础质量不够重视,基础质量和承载力不符合施工的相关要求,会对建筑质量产生影响。设计斜坡建筑时,设计人员会忽略地基的稳定性,导致返工等问题频繁发生,降低施工进度。此外,在设计基础薄弱的建筑物时,设计人员往往会忽略基础的承载力和沉降,设计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利于正常施工,影响施工质量。
        1.2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
        在设计承重柱的截面高度时,设计人员会忽略建筑的抗震能力,容易出现截面面积小的问题,影响建筑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当地震烈度为6度时,许多设计人员不在6度区域进行设防,导致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弱,使建筑物的承载力达不到相关要求,建筑结构容易出现裂缝,影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不利于顺利施工,增加施工成本。
        1.3悬臂梁的设计
        由于设计人员忽略了挠度的验算,出现了悬臂梁高度设计不合理,影响截面承载力,导致建筑开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质量。而且,设计人员在计算截面面积时往往会出错,从而影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性能。当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建筑物会因缺乏稳定性而倒塌,造成严重损失。
        1.4构造柱和承重柱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结构柱和承重柱的区别不明确,使得设计缺乏合理性,会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产生影响,导致建筑结构的作用和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1.5连续梁设计
        在连续梁的设计中,设计师缺乏大局意识,只按照单梁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会对建筑质量产生影响。一般来说,连续梁的承载力较小,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性质、功能和使用标准,防止钢筋短缺。
        1.6地下室设计
        在建筑结构基础设计过程中,基础设计非常重要,地下室设计离不开基础设计。在基础设计中,墙体厚度和设计结构往往不符合标准,影响建筑质量。
        2.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要点
        2.1基础设计
        在土木工程中,基础设计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的施工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地基压实的密实度。如果建筑物建在斜坡、斜坡等地形上,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地形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计算基础的稳定性。如果地基较软,应仔细计算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指标,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促进施工顺利进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许多高层建筑,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但对建筑结构基础的设计有更高的要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因其质量高、承载力强而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设计基础时,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沉降。如果基础设计不符合相关标准,建筑物将倒塌,造成严重损失。
        设计重要部位时,设计师要有整体概念,充分考虑建筑的性能和相关要求,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既要注重基础设计,也要更加注重上部设计,基础设计与上部设计相结合,这是上部设计的前提。设计人员应树立整体观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基础设计满足相关要求,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和稳定性,加快施工进度。
        2.2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辽阔,在地震多发地区,承重柱高度的设计非常重要。例如,在5.12 汶川地震中,房屋承重柱高度不符合相关标准,造成严重损失。一般来说,我国建筑物的抗震强度为6级。因此,在建筑基础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更加重视承重柱,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抗震能力,增强建筑的安全性,防止承重柱截面面积过小,减少结构断裂、房屋倒塌等问题。
        2.3悬臂梁的设计
        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计算挠度和强度,将计算数据与实际信息进行比较,确定后进行设计,有利于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实际需要,增强连续梁的承载力,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性,防止悬臂梁使用中出现裂缝等情况,减少损失。此外,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悬臂梁的截面,降低悬臂梁的断裂率,提高悬臂梁的承载力,为建筑物的稳定性提供保证。
        2.4构造柱和承重柱的设计
        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明确结构柱和承重柱的区别,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设计,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在设计构造柱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保证梁与构造柱能够紧密连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剪能力;在设计承重柱时,要充分了解与承载力相关的知识,控制轴压比,提高其抗震能力和承载力,为建筑物的抗震奠定基础,防止因截面设计面积小而导致建筑物抗震能力弱,提高建筑物质量。因此,设计人员应更加重视截面面积,减少梁柱弯矩的影响,避免建筑结构裂缝等问题,降低损失概率。在土木工程建筑基础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高强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等材料,有利于提高抗震能力和建筑质量。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明确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确保其安全稳定,使其符合相关施工标准,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施工质量,为建筑物的安全提供保障[2]。
        2.5连续梁设计
        设计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对连续梁进行设计,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设计人员要充分了解连续梁的相关标准,防止出现只按照单梁标准进行设计的情况,有利于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安全问题发生。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要对梁数、配筋数等计算数据进行仔细分析,确保梁和钢筋的稳定性与牢固性,防止出现裂开、收缩等情况,提高建筑的建设质量。
        2.6地下室设计
        在很多高层建筑中常会设置地下室,为保证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设计人员要树立安全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测算,若测算结果偏差不大,则可以增加基础厚度和地下室顶板,采取满足相关要求的抵抗浮措施,增强地下室的安全性。另外,设计人员也可以使用增加配重的方法对其进行调整,并且选择抗浮措施要基于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使其符合建筑的相关要求。
        结论:
        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是至关重要的,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统筹全局,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增强建筑的稳定性,提高工程的质量,促进土木工程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浅析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要点[J].当代化工研究,2019,(10):185-186.
        [2]谢雷雷.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要点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3):1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