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李忠慧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李忠慧
[导读] 摘要:森林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受到我国重点保护与维护。
        虎林市七虎林林场  黑龙江虎林  158404
        摘要:森林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受到我国重点保护与维护。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世界环境加速恶化,环境保护是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树木是人们的环境卫士,能够帮助人们抵御风沙的侵袭,改善空气质量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林业工程成为现在重点建设的工程。保护好森林资源可以帮助人们持续建设更好的家园,现阶段人们通过营造林来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因此,有必要对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营造林质量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提高措施
        1建设营造林工程的意义
        营造林工程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更好地避免水土流失问题,维护水土平衡状态。当水分进入土地之后,会顺着树干进入地面,从而避免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其次,也可以更好地进行自然环境的空气净化工作。从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看,树木可以充当自然界的空气净化器,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更好地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转换工作。如果环境中存在一些放射性的有害物质,树木还能成为绿色屏障,避免这些有害物质侵蚀人们的日常生活。
        2影响营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
        2.1前期考察规划对营造林的影响
        影响营造林质量的一个较大因素就是树木的成活率。而自然气候条件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则是影响苗木成活率与质量的重大因素,这就要求在确定造林地时要注重对造林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因此,为了提升营造林整体质量,需要对造林地进行整体与格局设计,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土壤质量及当地气候条件。一般来说,春季是植树造林的最佳时期,但由于苗木对气候、土壤的要求较为苛刻,土壤过干或过湿,气候过冷或过热都会影响到苗木的成活率和造林质量。对于环境恶劣、土层薄、水土流失地及沙化耕地特殊地貌,也会严重影响苗木栽植后的成活率和健康生长。另外,苗木的品种选择、林木培育、施工具体安排、施工人员的分配,也是影响营造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种植前期的考察工作做得不够充分,前期规划与设计环节不够完善,定会诱发种植树种与种植年龄结构等多方面的问题,很难到达营造林建造的预期效果。
        2.2管理维护机制不完善
        随着林业工程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和树木栽种,但是树木生长周期很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发挥作用,因而要做好树木生长过程中的管理工作。目前,人们仅将树木栽种到土壤中,忽视了树木的管理工作,导致这些树木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病虫害时无人管理,最后树木成片死亡。这不仅浪费了植树造林的费用和时间,还为之后的植树造林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另外,很多地方在植树造林时加入经济树种,不仅能改善环境,还能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这些经济树种大多不适宜在当地种植,最终经济树种枯萎,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营造林技术对其质量的影响
        营造林的栽培技术是维护与保持营造林质量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如果技术人员在种植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种植标准与操作流程进行栽种,则会对苗木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与损伤,影响苗木整体质量。因此,要加强对营造林维护与种植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训,及时更新更换营造林维护设施设备。但从目前我国营造林建设与维护现状来看,营造林人员技术水平普遍不高,营造林团队建设与维护工作不相符。再加上种植人员流动性大、维护设施落后、维护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使得整个营造林质量严重受损。


        3林业工程中加强营造林质量的具体措施
        3.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认识到,为了更好地提升营造林工作的整体质量,需要了解不同区域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树木种类的选择工作。选择较为合适的树木,从而提升树木在该地区的适应性,也能提升树木在该地区的成活率。其次,从目前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林业工作人员在进行树木种类的选择时,通常会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从而确保这种树木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在进行树木种类选择的过程中,通常选择多样化的树木种类,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树种类型较为单一的问题。在进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选择多样化的树种,可以提升营造林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如林业工程工作人员在进行营造林工作的过程中,将针叶林和阔叶林进行融合种植,从而营造出针阔混交林,以提升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也可提升该地区地质的紧密性,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最后,在进行准备工作的过程中,也要针对营造林的成功率、林木的整体生产率、森林覆盖面积等情况,进行科学规范的分析运算工作。在制定好较为科学、合理的造林方案后,也要进行实际审批工作,了解方案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设计方案的调整工作。
        3.2加强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
        在树木的防护工作中,人们要提高对树木病虫害的认识程度,保护好树木的生长环境。一旦发现病虫害,应立即进行治理和保护。树木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叶斑病、黑斑病、炭疽病、锈病等,主要的虫病有蚜虫、线虫等。林业工作人员应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提高营造林的质量[10]。树木病虫害的防治一般采用树干涂白法,如杨树、柳树等栽植完成后应立即涂白,不仅可以预防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在树干上产卵,还可以预防腐烂病和溃疡病,延迟芽的萌动期,避免枝芽受冻害。此外,树干涂白还可以预防日灼。树木虫害的防治也可采用农药埋施法,即在树木根部土层挖坑、打孔,施入内吸性较强的颗粒剂,如氧化乐果、呋喃丹颗粒等,树木根部吸收后输送到地上部分的干、枝、叶中,害虫取食后中毒死亡。此方法可防治介壳虫、蚜虫、蛀干害虫等,且不受温度、降水、树高等因素的影响,药效持久。
        3.3健全造林管理制度
        在开展造林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并且健全管理制度,进行较为妥善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且提升可利用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还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况,进行管理工作的职责划分,确保每个工作岗位都有专人进行负责,当出现意外问题时,可以找到相关负责人进行核实。此外,在开展造林管理制度的健全工作时,也要提升监督管理的有效性,避免出现违法操作,如乱砍滥伐等。对于部分出现这类行为的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惩罚。相关管理部门还要做好网络平台的建设工作,从而进行智能化的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将有关的林业信息上传到门户网站上,进行统一化的实际管理工作。建设林业资源管理的网络信息平台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网络信息平台是虚拟平台,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问题,因此要做好防火墙技术的安装工作,这样才能提升网络数据平台的管理效率。在进行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中,也要做好较为充分的质量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实际工作。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要严格按照必要的工作程序,考虑到每个工作细节,避免工作效率低下。也要做好当地森林环境的调查工作,从而找到进行造林工作的入手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营造林工作的过程中,要更好地践行工作体系的完善工作,积极学习较为先进的管理方式,解决传统工作模式下所出现的问题,在完善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提升营造林工作的实际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瑞.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J].环境与发展,2020,32(8):192.
        [2]王永杰.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加强营林质量监管措施的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20,52(3):57-58.
        [3]张英,赵荣,陈绍志.集体林地造林潜力与造林模式研究[J].林业经济,2020,39(6):82-86.
        [4]李宏光.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20(07):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